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共40张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27789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7.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共40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共40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共40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共40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共40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共40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共40张ppt)(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元朝加强对琉球的管辖,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复台湾,追根溯源、同属中华,1949年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台湾与祖国在历史上有哪几次分离与回归?,台湾在历史上与祖国有三次分离与两次回归.,1.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2.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1945年抗日战争

2、的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3.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退台湾,导致两岸分离。,香港问题 澳门问题 台湾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主权问题,中国内政,思考: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有什么不同?,台湾问题是内战的历史遗留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港澳问题是西方殖民者侵华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国家主权与外交问题。,台湾问题的形成,(1)内战遗留问题:,(2)反华势力介入:,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国民党军队逃往台湾,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政府,国民党败逃盘踞台湾,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武装解放台湾,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八项主张(

3、1995年),重申反对主张四点意见(2005)、反分裂国家法,“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党和政府对待台湾问题的政策,六点意见(2015),胡锦涛就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谈了四点意见:一是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二是要大力促进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三是要深入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四是要团结两岸同胞共同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05年,胡锦涛会见连战,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2015年,习近平对台工作的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第二,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第三,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第四,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今年是全民族

4、抗战胜利70周年,这是付出巨大民族牺牲才赢得的胜利。两岸双方应该支持鼓励两岸史学界携起手来,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共同弘扬抗战精神,共同捍卫民族尊严和荣誉。两岸同胞应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团结一心,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哪些事件密切了两 岸交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197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台湾同胞 回大陆探亲,哪些事件密切了两 岸交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分离52年的母女再次相逢,手牵手,什么也别说

5、,(3)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各简称什么?),(4)1992年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3年“ 汪辜会谈”,哪些事件密切了两 岸交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汪辜会谈历史性突破,“九二共识”,1990年,台湾“海基会 ”成立,会长辜振甫,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 ”,会长汪道涵,海峡两岸,(5)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

6、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胡锦涛会见连战,哪些事件密切了两 岸交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7)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哪些事件密切了两 岸交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是如何发展的?,1.1979年,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马祖。 2.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逐步开放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3.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1993年,举行“汪辜会谈

7、”,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5.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6.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7.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知 识 抢 答,连线题,海峡两岸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2005年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和平之旅,九二共识,八项主张,1990.9 李登辉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1994.4 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鼓吹“两国论”。,分

8、子 李登辉(右)陈水扁(左),说一说:两岸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说一说:两岸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一是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二是台湾分子的分裂活动。,二、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1.原因,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2.表现,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两岸人员往来(交往),经济交流,台湾水果卖到大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经济合作 1992年至1995年达560多亿美元, 截至2005年底4957亿,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随处可见的台湾餐厅,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9、文化交往频繁,台湾、香港、广州历史教学研讨会,文化交流,刘谦做客央视春晚,两岸帆船友谊赛,去台湾的四川卧龙大熊猫“团团”“圆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事例,三通:通邮通航通商,三通:通邮通航通商,两岸直航包机,基础落实 能力培养,分离52年的母女再次相逢,2010年春晚 台湾组合“小虎队”,06年赠台熊猫“团团”“圆圆”,09年海协会、海基会 南京举办台商座谈会,512地震后 台湾红十字救援队进入四川绵竹市汉旺镇展开搜救,两岸合拍的电视剧,你好,台湾!,台湾群众支持北京奥运,课堂小结,对台方针,“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成立,海基会、海协会,历史性进展,启动“三通”,打破隔

10、绝,台湾调整 “三不”政策,达成共识,“九二共识”,海峡两岸的交往,马英九表示,两岸和解是必走的路,只要双方多来往、多了解,两岸自然降低敌意;马英九坚信,两岸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不在主权争议,而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2008.5.20马英九就任台湾领导人,聚焦台湾,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多次表示,对大陆“善意不变,也不会屈服于压力”。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16日发表评论说,所谓不会屈服于压力,至少是指无论大陆怎么坚持“九二共识”,她都不会改变自己否定“九二共识”的立场。那么两岸关系不会再回到此前和平发展的正轨,就可预见,并且令台湾各界与国际各方担心。,2016年蔡英文就任台湾领导人,现在台湾,特朗

11、普签署“台湾旅行法” 台当局领导人、行政部门负责人、外事部门负责人、军事部门负责人访美成为可能。而且美国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高层访问台湾也将被合法化。,美国国防部当地时间2010年1月6日宣布将向台湾出售“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 爱国者是同级武器中最精良的导弹之一,可以击落中国大陆的短程与中程导弹。 今天仍有巴拉圭等26个国家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承认其独立地位。,美国出售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当前影响两岸关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依据材料,结合你的认识,谈谈为发展两岸关系我们应该做哪些努力?,原因:,我国政府应继续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青少年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贡献。,国外反华势力 、 分子,努力:,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的人数明显增多,01,02,03,两岸间接贸易增加,实现了“三通”(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交流蓬勃发展的表现有哪些?请你任举两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