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强化训练9(岳麓版)(,含解析):中外近代历史上的改革)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18698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强化训练9(岳麓版)(,含解析):中外近代历史上的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强化训练9(岳麓版)(,含解析):中外近代历史上的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强化训练9(岳麓版)(,含解析):中外近代历史上的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强化训练9(岳麓版)(,含解析):中外近代历史上的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强化训练9(岳麓版)(,含解析):中外近代历史上的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强化训练9(岳麓版)(,含解析):中外近代历史上的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强化训练9(岳麓版)(,含解析):中外近代历史上的改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麓版,含解析):中外近代历史上的改革1、改革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改革就是要彻底地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 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和平的方式 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与理解能力。A、C、D三项都是商鞅变法的局限性,B项是商鞅变法的特点和作用,是商鞅变法的进步性,故选B。2、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 解放劳动力 扩大国内市场 扩张领土 防止国家分裂 A B C D

2、【答案】A3、下列关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论述,不准确的是( ) A早期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本国确立 B改革是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形式之一 C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的推动力是生产力的巨大变革 D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不可能使半殖民地国家发生重大改变【答案】D【解析】A、B、C三项表述正确,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反过来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又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进一步调整生产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半殖民地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促使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

3、民主革命运动,亚洲进入觉醒时期。所以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使半殖民地国家发生了重大转变。4、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的影响主要是()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废除包税制,在经济上掠夺埃及人民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A.B.C.D.【答案】A【解析】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这种统治客观上一定程度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5、1882年3月, 日本政府为制定一部满足帝国统治需要的宪法, 专门派出以伊藤博文为首的“宪法考察团”去欧美考察, 最终他们决定以哪国宪法为蓝本制定日

4、本宪法?(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答案】B6、下列对埃及宗教长老阶层表述不正确的是A. 埃及的特权阶层,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B.后来演变为封建主,成为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C.1808年其掌握的宗教地产享有免税权 D.阿里利用人民的不满,打击其宗教势力【答案】B【解析】宗教长老阶层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但后来随着其势力的发展,成为阿里政权的威胁;1809年阿里规定宗教地产不再享有免税权。因此B项是错误的7、对戊戌变法的表述准确的有 ( ) 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成功尝试A B C D【答案】D【解析】采用排除法, 错在“

5、成功尝试”, 由于戊戌变法失败8、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共同的, 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以下有关表述, 不准确的是( )A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B.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 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 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 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答案】B9、在百日维新中, 除湖南以外各省官员均持观望态度, 这充分说明( )A光绪皇帝没有实权B绝大多数官员很顽固C封建保守势力强大D改良主义道路行不通【答案】C【解析】持观望态度说明不支持新政。10、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后,埃及()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确立了议会民

6、主制建立了近代工业建立了中央集权制A.B.C.D.【答案】B【解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封建统治者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它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使埃及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建立了中央集权制,但没有确立议会民主制。11、以下有关日本德川幕府统治时的说法有误的是( )A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属统治阶级B幕府与藩国并存C士、农、工、商属被统治阶级D强化统治, 巩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德川幕府统治时阶级结构理解能力。士包括将军、大名、武士, 而它们属统治阶级。12、农奴制改革文件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该规定反

7、映了这次改革 A结束了沙皇统治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权利【答案】B【解析】尊重材料从材料出发,是做历史试题的唯一原则。“地主监督、地主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足以证明保留了封建残余。13、阅读下列材料: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日本社会正处于转变之中,它正经历着深刻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而这又酿成了政治上的紧张局势;这种紧张局势在海军准将佩里迫使日本打开贸易大门时达到极限。日本人之所以很乐于在西方的影响下改造他们的社会,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充分认识到这个社会需要改造。请完成:(1)结合史实说明,当时日本社会发生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2)“

8、许多人已充分认识到这个社会需要改造”,在明治维新前,这些人为改造日本社会进行了哪些活动?【答案】(1)经济变化:日本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社会变化: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2)尊王攘夷:以高杉晋作等为代表的尊攘派主张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倒幕运动:尊攘派的实践失败后,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的倒幕派以天皇的名义进行了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统治。14、列宁在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中指出:“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

9、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知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C西方殖民统治的加强 D农奴的反抗斗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的理解和辨析。C项不符合史实。15、穆罕默德.阿里崛起的最深刻的社会意识因素是( )A.在反抗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民族独立意识B.英法的殖民侵略C.马木鲁克的暴政D.奥斯曼帝国的支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

10、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社会意识因素”。B、C两项是社会现实,A项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社会意识,D项不符合史实。16、农奴制改革后,莫斯科农民卡瓦廖夫可以( )自由结婚、经商和打官司以优惠价格购买地主的土地自由外出打工和游历购买土地,经营资本主义农业A.B.C.D.【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以及再现再认的能力。农奴制改革后的农民需要以较高的赎金购买份地,还受到地主把持的村社的管理,故不符合当时的史实。17、一位宗教领袖论教堂:“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祂如不在那里说话,就

11、说明祂不住那里。”他强调: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这最可能是何人的观点?A.罗马教宗乌尔班二世 B.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 C.英国国王亨利八世 D.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安东尼【答案】B18、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旁边有一座宏伟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尼古拉二世 D亚历山大二世【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关键词是“解放千百万奴隶”和“改革落后社会制度”。伊凡四世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实行独裁统治,对内政策的方针是反对大贵族分立主义,具体表现在15

12、65年建立了沙皇特辖地区制,给贵族势力很大的打击。打破了领主政体对沙皇的一切权力限制,而以前的大公权力很小,受领主们很多限制,伊凡四世消除了领主政体,建立沙皇专制政体,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俄罗斯,建立了中央集权;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改革军事,加强国防,夺取出海口。第二、改革和健全国家行政机构。第三、实行宗教改革,加强皇权。第四、改革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第五、兴办近代工业,改变俄国经济落后面貌。第六、扶植商业,发展贸易,提高商人地位;尼古拉二世是俄国末代皇帝,1905年10月签署整顿国家秩序宣言宣布俄国实行君主立宪;确保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力不受侵犯;立即举行代议制机构国家杜马的选举;

13、任何法律未经国家杜马认可不得生效。上述三位皇帝改革都没涉及解放千百万奴隶的内容,均不符合题意。 在俄国历史上进行废除农奴制的就是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考查:此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点评:本题难度较低,掌握课文基础知识就可以作答。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全面掌握上述四次改革的相关内容难度很大,不作统一要求。学生要立足于课文基础知识,能掌握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内容、性质、影响等知识点就可以了。19、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

14、民解放。”材料中的“战争”是指()。A.克里米亚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十月革命【答案】A【解析】回答本题首先需明确“农民解放”指俄国进行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结合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可知这场战争指克里木战争,即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成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导火索,推动了亚历山大二世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20、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发端于A瑞士B德意志C法国D英国【答案】B【解析】马丁路德首先在德意志掀起宗教改革运动.21、阅读下面材料:在“百日维新”短短的103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180余条。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减冗员,“将现在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中又采取了一些强行封查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光绪帝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100万,被突然中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