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完整版)-不含word当代科学技术发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15634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PPT 页数:732 大小:50.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完整版)-不含word当代科学技术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32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完整版)-不含word当代科学技术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32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完整版)-不含word当代科学技术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32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完整版)-不含word当代科学技术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32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完整版)-不含word当代科学技术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完整版)-不含word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完整版)-不含word当代科学技术发展(7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导 论,主讲人:黄岭峻,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三、用当代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与世界 四、本课程的教学基本安排,一、进入21世纪的人类社会,1、20世纪的历史遗产:成就与问题 2、21世纪人类社会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20世纪的历史遗产:成就与问题,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异常复杂的矛盾冲突,前所未有的世纪风云变幻,“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

2、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英狄更斯,20世纪人类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巨大发展 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重大进展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 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 人类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空前提高,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巨大发展,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巨大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 20世纪上半叶,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新兴产业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利用、航天技术、生命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为

3、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及质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观念和对世界的认识,改变并继续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二十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电视 尼龙 塑料 青霉素,人造卫星,飞机,计算机,二十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互联网,激光,基因工程,器官移植,试管婴儿,克 隆,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重大进展,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模式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但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并没有因此中断,而是在曲折中

4、顽强地继续前进。,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以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20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一些国家经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始自主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使19世纪末20世纪建立起来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也是人类社会打破资本主义统治体系的重大进步。,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空前浩劫,冷战、核军备竞赛、霸权主义横行肆虐,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巨

5、大威胁。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追求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20世纪8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央对世界形势做出了战略性判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或两大问题。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人类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空前提高,20世纪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明加快发展的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公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公平正义意识、和谐包容意识普遍提高,文明多样

6、性获得广泛承认;国民教育、医疗保障、居住条件、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20世纪人类社会的矛盾危机,政治冲突不断 经济危机加深 生态破坏加剧,政治冲突不断,民族宗教冲突,恐怖主义,全球化进程为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也使区域性利益冲突和矛盾上升为世界性问题,各种力量的冲突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恐怖主义危害上升。,经济危机加深,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拓展、经济全球化的加剧,都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经济大萧条、亚洲金融危机、世界金融危机的相继出现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越来

7、越脆弱,而全球性问题和“蝴蝶效应”更是使这种危机的潜在危险不断增大。,生态破坏加剧,科学技术的后果具有双重性,它在带来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生存条件的改善的同时,也包含着深层的危险;它在极大增强人类创造能力的同时,也加剧了人类的破坏力量。,2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全球化”、“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进入21世纪,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数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 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上升, 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增大。虽然冷战后形成的以美、日、欧等传统大国为骨架的“一超多强”格局看似依旧, 但国际力量多元化的发展趋

8、势明显, 国际力量的分布更加均衡, 初步显示出多层次的梯队型格局。,“全球化”在以更加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世界的方方面面和各个地区, 国际金融危机没有改变和阻挡全球化的发展。以前可能是国内事务范畴的问题, 现在也因会影响其他国家的利益而成为需要其他国家共同参与的国际问题。,全球化时代的开启,马克思恩格斯在工业文明尚未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发展充分展开的时代,就已经通过工业文明的力量和资本的逻辑深刻地预见到了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他们指出,资本主义工业化运动结束了各个孤立的、彼此分离的民族历史,开辟了“世界历史进程”,“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

9、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马克思,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给更多的民族国家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全球性风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胡锦涛)。,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政治上:随着冷战时代的终结、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世界大局总体保持稳定,国际安全合作日趋加强。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旧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问题,而且还有新发展新表现,国际力量对比依旧呈现不平等的基本态势,局部冲突和区域性战争不断,经济利益争夺和宗教文化冲突

10、交织,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一些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经济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兴产业和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全球化的市场体系和经济交往不断加强,世界生产力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但是,“资本的逻辑”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使全球性经济发展失衡更加严重,发达和不发达之间的差距加大,矛盾加深。,如何能够充分地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发展机遇,又能够清醒地防范全球化风险,既是每一个民族生死攸关的选择,又是全人类生死与共的命运。,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文化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加强,相互的认同感有所增强,文化的多样性开始得到尊重,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日益拓展;但是世界

11、范围内的思想文化交锋也异常深刻复杂,西方一些政治势力通过大众传媒、文化产品等途径加紧向全世界推销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以“资本的逻辑”为依托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自己的文化霸权。,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在20世纪的历史风云中,马克思主义一直受到世界思想界的关注和重视,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西方文明的产物。然而,它却在20世纪的东方引

12、发了一场伟大的变革。随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1949年中国革命的成功,马克思主义率先在东方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和世界体系的东方社会主义,引领了整个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潮流。,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经历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无论世界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世界思想界难以回避的强大“磁场”。 “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德里达,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从根本上

13、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也是由中国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恩格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中国化马克

14、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民族化、大众化。 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 民族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解决实际问题。 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阐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创新成果,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历史

15、新时期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的独创性的理论成果,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6、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理论内涵:,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来武装全党,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思维。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积极倡导一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世界和平与社会进步的发展理念,即共同发展和包容性发展的全球理念。,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最集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