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的兴亡2016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15572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汉的兴亡2016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东汉的兴亡2016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东汉的兴亡2016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东汉的兴亡2016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东汉的兴亡2016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汉的兴亡2016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汉的兴亡2016人教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汉铜奔马,第13课,东汉的兴亡,西汉在汉武帝之后,国势开始逐步下降,在汉昭帝和汉宣帝之后,西汉统治阶级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最终被外戚王莽夺取了统治大权,建国号新,西汉灭亡。,西汉后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阶级矛盾也不断激化,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但王莽政权很快又被农民起义军推翻。,王莽画像,一、东汉的建立,2、建立者:,刘秀(光武帝),1、时 间:,公元25年,3、都 城:,洛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南阳蔡阳人,西汉宗室后代。王莽篡汉后,刘秀兄弟在家乡组织民众发动起义,在战斗中刘秀的势力逐步壮大,并先后平定了各地的割据势

2、力,于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称光武帝,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史称“光武中兴”。,速读课文回答: 光武初年,社会状况怎样?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又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其措施具有什么特征?,三十税一,释放奴婢,精兵简政,废除苛法,整顿吏治,社会安定 经济好转,依据课本图片说一说,汉光武帝采取的上述措施,有何作用?,东汉集市画像砖,弋射收获画像砖,东汉庭院画像砖,光武帝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增长的局面。 史称“光武中兴”,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提示:可从两个盛世局面出现的背景、内 容、结果三个方面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3、 相同点:从背景上看,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从内容上看,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如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减轻或废除刑罚;提倡节俭等。 从结果上看,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 不同点:统治思想不同。文帝和景帝奉行“无为而治”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光武帝注重文治,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内容不同。光武帝刘秀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这是文景之治没有的。,议一议,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小组讨论: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1)统治者都善于吸取前

4、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3)统治者善于用人; (4)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 一, 行之有效的政策长期坚持等。,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东汉自汉章帝之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土地兼并日益严重,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最为跋扈的外戚当属梁冀,他一个人独揽大权达20年之久,曾经立过3个皇帝。当时8岁的汉质帝当着大臣的面说了句“梁冀是跋扈将军”,就被梁冀残忍的用有毒的馅饼毒死了。统治的黑暗加剧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的爆发。,跋扈将军,外戚宦官专权,1、土地兼并严重,2、著名官僚宗族世代把持政权,3、大地主

5、富有、并拥有私人武装,原因:皇权衰弱、朝政混乱,4、农民起义爆发(黄巾大起义),表现,这件陶城堡模型反映了东汉时期南方小型庄园建城堡自卫的情况。从模型上看四周有高墙,四角建有角楼,可以了望和防卫。,东汉庄园中普遍出现大型的藏粮仓库,都开有风窗,保持通风,但风窗都开在高层,防止粮食被窃,而地层还有围墙、阙形门等以便防御。,汉代庄园中常见的望楼,高坐的顶楼上悬挂大鼓,并有武士巡视了望,一有敌情,实行防御。从这件望楼模型可以了解当时豪强地主称霸一方、拥兵自保的情景。,黄巾大起义,四、黄巾起义,1、原因:政治腐败, 租税严重,灾荒连年,2、时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军预言,你能解释这则语言预言是含义吗?如不明白可问同学老师。,1。张角利用“太平道”宣传组织群众。 2。黄巾军提出预言,明确了斗争目标“黄天当立”,起义时间“岁在甲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