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游戏论19春在线作业12

上传人:lyj****12 文档编号:88013087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游戏论19春在线作业1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游戏论19春在线作业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游戏论19春在线作业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游戏论19春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以带孔眼的金属片为主要建筑材料,用螺丝结合,建造成各种车辆及建筑物的模型的游戏是:A、积铁构造游戏B、拼棒游戏C、结构游戏D、拼图游戏正确答案:A第2题,角色游戏的中心是:A、角色B、情景C、材料D、场地正确答案:A第3题,创办的“幼儿之家”,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游戏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皮亚杰B、福禄培尔C、陈鹤琴D、蒙台梭利正确答案:D第4题,属于游戏物质条件的是:A、伙伴B、家庭C、玩具D、媒体正确答案:C第5题,关于国外儿童游戏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阿普利登B、弗洛伊

2、德的人格理论奠定了他的游戏说的基础C、生活预备说的代表人物是拉察鲁斯D、感知运动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形式正确答案:B第6题,两岁前的婴幼儿进行游戏的主要形式是: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正确答案:A第7题,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A、象征性游戏B、感觉运动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正确答案:A第8题,教师用言语描述儿童的行为,使儿童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的意义有更明确的意识的言语方法是:A、询问B、描述C、建议D、提问正确答案:B第9题,教师采用问题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儿童探索、思考与表达的言语方法是:A、说明B、描述C、建议D、提问正确答案:D第10题,规则游戏的

3、核心因素是:A、任务B、玩法C、规则D、结果正确答案:C第11题,游戏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A、建立师幼之间的和谐关系B、购买昂贵的游戏玩具C、给予儿童游戏的充分自由D、积极肯定儿童的游戏表现和游戏成果E、建立儿童之间的和谐关系正确答案:A,C,D,E第12题,按照游戏与教育的关系可以将游戏分为:A、本体性游戏B、工具性游戏C、体育游戏D、音乐游戏E、娱乐游戏正确答案:A,B第13题,皮亚杰划分的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是:A、运动前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前运算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E、形式运算阶段正确答案:B,C,D,E第14题,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贡献有:A、强调象征的发展是儿童与成人

4、相互作用的结果B、强调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C、赋予游戏以更为积极的重要价值D、对于前苏联学前教育实践有重要影响E、强调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正确答案:A,C,D第15题,人类游戏与高等动物游戏的区别是:A、只有人类进行游戏B、高等动物的游戏更多是生存和适应环境的本能行为,人类的游戏则更多是学习行为C、人类拥有想象游戏这种高级的游戏形式D、人类创造了玩具这种独特的游戏工具E、动物的游戏是学习行为正确答案:B,C,D第16题,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的局限性是:A、过于强调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B、忽视了游戏作为儿童自由、自主活动的基本属性C、过分强调成人与教育在游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D、将儿童游戏

5、本质的界定停留在与动物游戏相同的认识水平E、游戏异化为成人掌控和影响下的活动正确答案:B,C,E第17题,教师可采取的游戏指导方式分为:A、以游戏场地媒介B、以自身为媒介C、以材料为媒介D、以儿童伙伴为媒介E、以游戏的时间为媒介正确答案:B,C,D第18题,按照游戏的关键特性可以将游戏分为:A、本体性游戏B、创造性游戏C、有规则游戏D、音乐游戏E、娱乐游戏正确答案:B,C第19题,学前儿童游戏形式的发展趋势是:A、游戏动作的渐次连贯B、游戏语言的准确化C、游戏持续时间的推延D、游戏规则的明朗化E、游戏活动的社会化正确答案:A,B,C,D,E第20题,游戏的觉醒理论的主要观点有:A、当缺乏刺激时

6、机体采取游戏方式来提高觉醒水平B、儿童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精力之外还有剩余精力C、机体具有维持体内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D、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E、当有新异刺激时机体采取探究的方式来降低觉醒水平正确答案:A,C,D,E第21题,儿童只能用一种物品替代一种物品。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22题,结构游戏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23题,受专制型教育态度影响的儿童不能独自游戏。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24题,松弛说认为儿童由于难以适应复杂的外部世界容易产生疲劳。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25题,规则游戏中游戏者不一定要遵守规则。A、错误B、正确正确

7、答案:A第26题,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严肃地思考并解释了儿童游戏的原因与意义。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27题,建构物功能的实现往往是与表演游戏相关联的。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28题,游戏语言是反映游戏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29题,提问是指教师采用问题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儿童探索、思考与表达。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30题,我国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践是在19世纪中期,我国建立第一所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游戏进入幼儿园教育领域之后展开的。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31题,乌申斯基为学前儿童制作了一套专门发展感知觉的游戏体系。A、错误

8、B、正确正确答案:A第32题,20世纪20年代开始,陈鹤琴在幼儿园进行了实践研究,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重要活动。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33题,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促进游戏治疗技术和人格研究方法的发展。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34题,游戏觉醒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贝特森。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35题,按照游戏的教育作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 、体育游戏、感觉运动游戏。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36题,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是指学前儿童游戏的人的要素或条件,即人以及人际关系。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37题,游戏的规则是指关于动作顺序以及在游戏中被允许的或被禁止的活动的规定。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38题,5岁的儿童不能提出游戏的主题,游戏只停留在动作的模仿上。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39题,4岁以后儿童游戏的主题更具有社会意义,并增加了较难的智力活动,游戏主题的意识性、灵活性、社会性和深刻性渐趋增强。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40题,规则游戏必须有两个以上儿童参加。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