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10791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课件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课件人教新课标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地位和作用:,本章教材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二章,是在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学习我国的地形、气候和河湖知识,它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中国地理其它章节的重要知识基础。 本章教材内容多,难度大,在全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习以后各章节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二、教材分析:,本章内容主要学习我国地形、气候和河湖,共三节。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本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主要学习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和山区面积广大等内容,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

2、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教材分析:,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本节主要突出中国的气候特征,气候特征通过其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反映出来,要了解气候特征首先应了解气温和降水,而且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理解各区域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上的差异。,二、教材分析:,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本节分为三部分,一、众多的河湖,二、黄河的治理,三、长江的开发,三部分都与水资源有关,水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在当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地区、城市都存在着严重的水危机,水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河流、湖泊是人

3、类重要的水源地。所以了解我国河流的分布情况,认识河流、湖泊的水文特征,对抵御各类自然灾害,实现人地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课标要求:,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联系生活经验并运用有关资料,讨论季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四、重点:,1、我国地势三阶梯的分布特征和地形特征, 2、地势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3、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季风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河流和湖泊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5、黄河各河段环境问题及治理方案。 6、

4、长江的开发及治理。,1、我国地形和地势的分布特点。 2、地势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 3、影响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的原因。 4、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5、黄河各河段环境问题及治理方案。 6、综合分析长江洪灾频发的原因。,难点:,五、教法建议:,本章内容知识点多,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需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特别是读图、识图、用图、绘图能力,把纷繁复杂的知识点落实到图上,归纳出知识结构,形成网络体系。,五、教法建议:,在“地势和地形”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注意,不要过分注重学生对具体地形名称的记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学会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另一

5、重点在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五、教法建议:,学习“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这部分内容时,首先从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图上分析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分布,再从我国等温线图和等降水量分布图上了解我国的气温和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因素,以及气温和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五、教法建议:,3、学习“河流和湖泊”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引导学生从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上掌握我国河湖的分布,联系地形和气候知识分析河湖的水文特征。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应抓住黄河和长江各河段的特征、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黄河治理的措施及长江的开发。,第一节

6、:,地势和地形,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让学生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时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二、教学重点:,1、我国地势的总特征及三级阶梯的划分。 2、我国地势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教学难点:,我国地势特

7、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三、教法设计 :,1本节课应注重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2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生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三、教法设计 :,3整个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两个特点。 (1)参与性:参与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体现的一种方式,在本设计中,我尽量提供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参与、表现。 (2)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设计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小组合作来完成预设的学习目标。(体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歌词引入: 刘欢的好

8、汉歌中有句歌词:“大河向东流呀,天上的星星参北斗”思考为什么大河向东流?,四、教学流程:,2、自主学习,查阅课本、资料,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P19“主干知识”部分 。,3、合作展示,(1)地形和地势有何不同? (2)我国地形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3)我国地势的分布有什么特点?,3、合作展示,(4)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三阶梯的位置分布特点及划分依据是什么? 各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3、合作展示,(5)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这种分布对气候和河流流向有什么影响? 河流从高一阶梯向低一阶梯时,落差有什么变化?有什么利用价值? 我国地势对东西部的交通来往有什么影响?,4、拓展应用,A

9、 B 家住上海的王小华利用暑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A图,在A图中的甲、乙、丙、丁四条游览线路,能体会B图地形剖面示意图的是哪条线路?,1.我国西部的主要地形是 ( ) A山地、平原、高原 B.山地、高原、盆地 C平原、高原、盆地 D.丘陵、平原、高原 2. 下列地势变化示意图中,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 ) 3.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地形类型 B山脉走向 C平均海拔高度 D相对高度 4.位于我国第二、三级阶梯交界线上的山脉是 ( ) A.昆仑山 B.祁连山 C.横断山脉 D.巫山 5.水能蕴藏量较大的地带一般为 ( ) A.某一级阶梯内部 B.两级阶梯交界

10、处 C.南方低山丘陵区 D.平原河道上 6.下列关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高东低,使高山高原平均分布在东部 B地势向海洋倾斜,利于形成降水 C呈阶梯状分布,利于东西交通 D大河流向,沟通南北交通,促进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一、选择题:,巩固练习,7. 读沿北纬32N纬线所作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分析回答: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_ _ _ _ _ _(海域) (2)图中是我国地势的第_级阶梯,平均海拔_米以上;是第二级阶梯,这里是一系列宽广的_和巨大的_,海拔高度下降到1 000米到2 000米之间;是第_级阶梯,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 (3)从图中看出,我国地势特征是_,呈阶梯状分布。这一特征使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为由_向_流,方便了东西交通,也使许多大河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产生了丰富的_资源。,二、综合题:,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交流评价,1、本课所学到的知识: 2、指出本课难以理解掌握的知识:,板书设计:,再见,我国东西(北纬36)地形剖面图,中国地势三阶梯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