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三章血液(4学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7976044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4学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4学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4学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4学时)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4学时)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4学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第三章血液(4学时)(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血 液 CHAPTER 3 BLOOD,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第三节 生 理 性 止 血,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第二节 血 细 胞 生 理,生理教研室,体液 (60),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细胞内液 (40),细胞外液 (20),血浆(血管内液) (1/4),组织液(血管外液) (3/4),一、血液的组成 Blood Components,血浆Plasma 血细胞Blood Cells 红细胞Red Blood Cells or Erythrocytes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 or Leucocytes 血小板Platelets or Thromb

2、ocytes,二、血量: 约占体重的78 7080ml/kg,50Kg,35004000ml,少量失血 10% 无明显临床症状,中等失血 20% 休克症状,大量失血 30% 危及生命,输血200ml,以50kg体重来计算,大约占血量5%, 对机体无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 健康公民献血的最高年龄为: A.55岁 B.60岁 C.69岁,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血细胞比容,血浆蛋白 白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胶体渗透压),(参与免疫),(生理性止血),血细胞比容HCT,概 念: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百分比,正常值: 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变 化: 血浆量

3、与红细胞数量发生改变时, 都可使红细胞比容改变。,(二)血液的粘度 Viscosity,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Blood,(一)血液的比重 Specific Gravity,(三)血浆渗透压 Osmotic Pressure,(四)血浆的pH值 Plasma pH 7.357.45 NaHCO3/H2CO3,全血比重为1.0501.060,主要决定于红细胞。 血浆比重为1.0251.030,主要决定于血浆蛋白。 红细胞比重为1.090,主要决定于血红蛋白。,半透膜,渗透压 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多少,高,低,水,渗透,指溶液具有

4、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三)血浆渗透压 300mmol/L或770KPa 分类: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组成 压力 特点 意义,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主要为白蛋白),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主要为NaCl),大(300mmol/L或770KPa),小(1.3mmol/L或3.3KPa),不易通过细胞膜, 易通过毛细血管壁,易通过细胞膜, 不易通过毛细血管壁,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 和维持正常血浆容量,应用,等渗溶液 低渗溶液 高渗溶液,血管,组织,水 肿(组织液增多) 如:营养不良性水肿 肝病(肝功能障碍),如:高渗性脱水,RBC,一、红

5、细胞生理 Physiology of Erythrocytes,(一)红细胞的数量、形态 正常成年人红细胞数 男性为 4.05.51012/L 女性为 3.55.01012/L 血红蛋白 男性为 120 160g /L 女性为 110150g/L,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进行短时间大强度快速运动比进行长时间耐力运动红细胞增加得更明显。在同样时间的运动中,运动量越大,红细胞增加越多。 运动后即刻观察到的红细胞数增多,主要是由于血液重新分布的变化所引起。 长时间运动时,排汗和不感蒸发的亢进引起血液浓缩。 短时间的静力性或动力性运动中,肌肉持续紧张收缩使静脉受到压迫,血液流

6、向毛细血管增多,并贮留在那儿使毛细血管内压升高,血浆中的水分渗出,也使血液出现浓缩。,长期运动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力性训练的运动员在安静时,其红细胞数并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 由于运动员血容量增加与红细胞量增加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增加血浆量为前提,所以血细胞容量的相应指标如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等比一般人有降低的趋势。虽然单位体积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不高,但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总量较高。,二、血红蛋白与运动训练,(一)对运动员血红蛋白正常值评定 血红蛋白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低于正常值,即出现贫

7、血,氧和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必然导致工作能力下降。Hb值过高时,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压积也必然增多。,5.Hb指标主要用于评定某个训练周期或阶段,如根据1-2周时间内运动员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反应来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等,而不能用于评定每次训练课的情况。在观察分析Hb指标变化时,应结合其他指标(如无氧阈、尿蛋白、心率等),以及运动员的自我感觉和运动能力进行综合分析。 6.Hb指标的应用主要针对有氧工作为主的项目。其他项日只能以此作为参考指标。,(二)用Hb指标进行运动员选材,实践证明,按每名运动员的Hb平均值,可将Hb值的个体差异分为三个类型,即偏高型、正常型和偏低型。每一个基本类型中又可分为两个

8、亚型,即:按标准差(SD)大于1克%为波动大者,小于1克%为波动小者。因此,理论上可以把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分为六个类型。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只有四个类型:即偏高波动小者、正常波动大者、正常波动小者和偏低波动小者。运动训练实践证明,以血红蛋白值高、波动小者为最佳。这种类型运动员能耐受大负荷运动训练,从事耐力性项目运动较好。而以血红蛋白值偏低波动小者为较差。,贫血,在末梢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红细胞形状改变:镰刀形红细胞,(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生理特征 1)膜的通透性 2)可塑变形性 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病人 正常人

9、ESR RBC + 血浆 血浆 + RBC ,特征: 血沉快慢与红细胞无关, 与血浆的成分有关。,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血沉: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 男 ESR为015mm,女 020mm,意义: 一些疾病的辅助诊断: 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等,血沉加快,(3) 渗透脆性,概念: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渗透压与溶液的关系: 等渗溶液:由于0.9NaCl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近称为等渗溶液。,、功能,运输氧和二氧化碳(Hb) 缓冲作用,(三)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红细胞的生成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四)红细胞的破坏,1.红细胞的生成,生成部位,胚胎期为肝、脾和骨

10、髓;,出生后主要在骨髓,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造血原料:,蛋白质和铁,铁:,来源,内源性铁红细胞破裂 外源性铁食物,存在形式与铁蛋白结合聚集成铁黄素颗粒 转运形式与转运蛋白结合 利用形式Fe2+,孕妇,儿童营养不足 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大量失血,长期慢性出血,蛋白质:主要从食物中来。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 远远满足红细胞生成需要。,必要的成熟因子:合成DNA所需的重要辅酶 叶酸 VitB12 :+内因子(胃内),胃大部分切除,先天性内因子缺乏内因子减少 B12吸收障碍;叶酸缺乏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2.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2)性激素 雄激素

11、 3)其他激素 T3、生长素,1) EPO,缺氧、RBC或Hb,肾,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肾病、肾功能障碍,肾性贫血,(四) 红细胞的破坏 平均寿命120天 血管外破坏:肝,脾 脾功能亢进脾性贫血 血管内破坏:机械损伤,溶血,胆色素 黄疸出现 +触珠蛋白肝 铁铁黄素 Hb 经肾排出,尿Hb,PO2 RBC Hb,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 (主),肝细胞(次),雄激素 T3 生长素,二、白细胞生理 Physiology of Leucocytes,(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数值 白细胞 绝对值(109/L) %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 2.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osi

12、nophils 00.5 15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s 00.1 01 单核细胞Monocytes 0.10.8 38 淋巴细胞Lyphocytes 0.84.0 2040,白细胞总数 (4.010.0) 109/L,(二)白细胞的功能 1.中性粒细胞: 吞噬病原体(特别是化脓性细菌),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 2.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组织 巨噬细胞 吞噬力 3.嗜酸性粒细胞: 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 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4.嗜碱性粒细胞: 参与过敏反应 5.淋巴细胞: 免疫,三、血小板生理 Physiology of Thrombocytes,(一)数量与功能:

13、1.数量:正常成人为100300109/L 2.功能: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 参与生理性止血过程,(二)生理特性: 粘附 释放 聚集 ADP 收缩 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血块回缩,血清 吸附,血清,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Hemostasis,生理止血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会自行停止 出血时间 min,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1、血管收缩 2、血小板血栓的形成松软止血栓 3、血液凝固坚固止血栓,二、血液凝固 血凝: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凝胶状态的过程 (一)凝血因子,凝血因子特点:,除F外,都是蛋白质;,正常情况下以酶原形式存在,不具活性, 被激活时 F Fa;,除F外,都是血浆

14、中;,F、在肝内合成,需要维生素参与, 缺乏维生素或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倾向;,F是重要的辅助因子,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也 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二)血液凝固的过程,凝血过程的“瀑布学说”: 血液凝固的基本反应过程: 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X Xa) (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 2、凝血酶原的激活(II IIa) 3、纤维蛋白的生成(I Ia), 分 类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凝血过程 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 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 凝血因子分布 参与酶数量 凝血时间,凝 血 小 结,(形成凝血块),网罗血细胞及血小板吸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凝血酶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

15、成, 凝血因子-复合物,激活因子,因子X,激活因子 结合因子,激活因子,启动,全在血中,启动,组织和血中,多,少,慢、约数分钟,快、约十几秒钟,(三)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凝血时间与凝血因子种类是否齐备及浓度有关 1.加速凝血 (1)加钙 (2)增加血液接触粗糙面 (3)应用促凝剂 (4)局部适宜加温 2.延缓凝血 (1)除钙剂:柠檬酸钠草酸铵或草酸钾 (2)保证血液接触面光滑。 (3)应用抗凝剂 (4)降低血液温度。,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溶系统,A physiological balance,血液中的抗凝血物质 Intravascular Anticoagulants,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主要:抗凝血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