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7974914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护理学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儿科护理学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儿科护理学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儿科护理学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儿科护理学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学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学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医学院护理学院,教学目标,掌 握,熟 悉,了 解,1.小儿神经系统的特征和检查。 2.化脓性脑膜炎的实验室检查和 治疗原则。,1.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2.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诊断。 3.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特征及检查,(一)一般检查 (二)颅神经检查 (三)运动检查 (四)反射检查,一般检查,1.意识与精神状态 2.头颅和脊柱,颅神经检查,1.视神经 2.嗅神经 3.面神经 4.舌,运动检查,1.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发展,肌力情况,运动检查,2.观察精细动作的完成,判断运动是否协调。,运动检查,3.

2、对姿势和步态的观察,了解小脑、前庭功能。,反射检查,1.出生时已存在、终身不消失的反射 角膜反射 瞳孔反射 结膜反射 吞咽反射,反射检查,2.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觅食反射 拥抱反射 握持反射 吸吮反射 颈肢反射,反射检查,3.出生时不存在、以后出现并终身不消失的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反射检查,4.病理反射 Gordon征 Oppenheim征 Babinski征 脑膜刺激征:颈强直、Kering征、 Brudzninski征,病例介绍,病史:患儿,男性,2个月,因发热(T38-40.3)、咳嗽6天,精神软、思睡、呕吐1天,惊厥2次入院。 查体:T39.2(肛),R40次/分,W

3、t4.5kg,头围38.5cm,嗜睡,咽充血,听诊心肺(-),神经系统:前囟隆起、紧张,颈抵抗(),Brudzinski sign(),Kerning sing(+),四肢肌张力偏高,Babinski sign(+)。,临床分析,婴儿,表现发热、咳嗽,精神软、呕吐、惊厥。查体:高热,嗜睡,前囟隆起、紧张,脑膜刺激征(),四肢肌张力偏高,Babinski sign(+)。 考虑该儿患“颅内感染”的可能,予以查血象和脑脊液。 血象:WBC:19.00109/L,N 0.83。 脑脊液: 压力,混浊、WBC: 780X106/L,N 0.72。糖含量0.6mmol/L(),氯化物113mmol/L(

4、) ,蛋白定量3.98g/L()。 脑脊液培养:肺炎链球菌。,头颅CT(7.29):两侧额部硬膜下见弧形低密度影,所见脑沟、脑池及脑室增宽。提示:1.两侧硬膜下积液,2.脑萎缩,诊 断,化脓性脑膜炎,问题提出,化脓性脑膜炎是什么样的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概 述,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有较高的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病 因(1),病原菌,80以上由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脑膜炎双球菌 引起,不到20%由 其他化脓细菌

5、 引起,病 因(2),病 原 菌 与 年 龄 有 关,新生儿及2个月的婴儿以 G-杆菌(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为主,2个月至3岁小儿以流感嗜血 杆菌致病为主,12岁以后多见由脑膜炎双球 菌、肺炎链球菌致病,病 因(3),病原菌与季节等有关,肺炎链球菌及脑膜炎双 球菌性脑膜炎好发于晚 冬及早春,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好发于晚秋及早冬,病 因(4),机体免疫力低下:与IgG为例,屏障功能差: 如BBB 生后3月发育,1岁才接近成人。,入侵途径,经呼吸道、皮肤、粘膜或新生儿 脐部侵入,经血循环到达脑膜,血 行,中耳和乳突炎、皮肤窦道(pic1) 、脑脊膜膨出(pic2)或头颅骨折 时,细菌直

6、接蔓延到脑膜所致,直接 蔓延,流行病学,发病年龄:1个月5岁占90%以上 传播:主要经呼吸道分泌物或飞沫 脑膜炎双球菌:多在秋、春季发病 流感嗜血杆菌:多在秋、春季发病 肺炎链球菌:多见于冬春季发病,脑和脊髓的侧面模式图,病 理,脑膜炎性渗出 (pic3),脑室膜炎,脑积水(pic4),颅N、运动和感觉N可累及,有广泛的血管痉挛,脑梗塞,硬膜下积液 (pic5),脑脓肿,临床表现,前驱症状 感染中毒症状 神经系统表现 新生儿脑膜炎,上呼吸道炎症或胃肠道症状,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高热、头痛、精神萎靡;小 婴儿表现易激惹、烦躁不安 、双目凝视等,临床表现(2),感染中毒症状,临床表现(3),

7、脑膜刺激症,颅内压 增高征,惊 厥,颅神经受压 肢体瘫痪,神经系统表现,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表现(4),新生儿脑膜炎,并发症,硬脑膜下积液 发生率约1545%,其中85%90%可无症状 1岁以内较多见 临床表现 1.化脑在治疗过程中体温不退,或热退数日后复升 2.病程中出现进行性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头围增 大、呕吐、惊厥、意识障碍等,并发症,脑室管膜炎 脑积水(pic2) 其他:各种神经功能障碍、脑实质病变产生的瘫痪、智力低下和癫痫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数增高、分类中性增高。 脑脊液(确诊):压力、外观混浊、WBC1000X106/L以上,中性为主。 糖和氯化物含量显著下降;蛋白明显升

8、高。 脑脊液常规涂片检查和培养可进一步明确病因。,治 疗,抗生素治疗:敏感、可通过BBB、毒性低的抗生素,联合用药,早期、足量、足疗程给药。 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 并发症治疗 对症和支持治疗,并发症的治疗,1.硬脑膜下积液:颅内高压时,硬膜下反复穿刺放液 2.脑室管膜炎:侧脑室穿刺引流+抗生素脑室注入 3.脑积水:手术治疗,护理评估,1.健康史 2.身体情况 3.心理社会状况,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2.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3.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发作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不足、机体消耗增多有关,预期目标,1.体温正常 2.颅内高压症状得到及时救治

9、3.没有受伤 4.摄入足够营养,维持正常体重,护理措施,1.维持正常体温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防止外伤、意外 4.保证足够营养供应 5.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病情观察,评估病儿的意识水平、行为、烦躁程度 检查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对声音的反应,肌张力等 评估生命体征 床旁备抢救物品及药物 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避免声、光刺激,护理措施健康指导,鼓励病儿及家长讲出内心的感受和疑问 解释病情及治疗护理方案 指导家属对病儿恢复期的护理及病情的观察 讲解所用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副作用 评估家属对上述情况掌握的程度,护理措施腰穿护理,穿刺前作好解释 穿刺后让患儿去枕平卧 4-6小时 对并发硬脑膜下

10、积液的患儿家长解释穿刺放液的意义及安全性,强调穿刺后以无菌纱布覆盖穿刺部位以防感染,患儿平卧1小时,并观察术后反应。,护理评价,病儿体温何时降至正常 病儿营养需要,水、电解质平衡是否得到保证 是否发生脑疝,病儿感、知觉的恢复情况 有无继发感染及褥疮发生,有无舌咬伤等 病儿及家长的焦虑心情是否减轻,家长是否掌握康复护理方法,小儿惊厥 Convulsion in Children,主要授课内容,惊厥的定义 惊厥的病因 惊厥的临床表现 惊厥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惊厥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概 念,惊厥(convulsions)俗称抽风,制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多伴有意识障碍。是儿科常见急症,

11、发生率是成人的1015倍,尤以婴幼儿多见。,分 类,惊厥发作可作为多种急性疾病的一个症状出现,如热性惊厥、脑膜炎时伴发的惊厥,随原发病的好转而消失,即“急性惊厥”发作。 癫痫患者也常有惊厥性发作,如癫痫的强直-阵挛性发作,但具有慢性反复发作基本特征,为“惊厥性癫痫样”发作。,癫痫发作 皮层神经元异常放电,惊厥性痫性发作 涉及中央前回的异常放电,非惊厥性痫性发作 仅涉及其它脑区如颞叶的异常放电,因此,惊厥只是一个症状。,病 因,临床表现1,突然发作,双眼凝视、斜视或上翻,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持续数秒或数分钟,可反复发作或呈持续状态,可伴有喉痉挛、呼吸暂停、大

12、小便失禁,发作后昏迷。,临床表现2,临床表现不典型,新生儿及婴儿惊厥,临床表现3,多见于6月-3岁小儿;常发生于急 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初 期,体温骤然升高;持续时间短,较 少连续发作;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无 神经系统异常体征;约半数患儿会在 以后疾病发热时再次或多次发作。,高热惊厥(最常见),临床表现4,惊厥持续状态 一次惊厥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反复发作而间歇意识不能恢复者,为惊厥的危重型。,治疗原则,1.控制惊厥:地西泮(安定)-首选 苯巴比妥新生儿惊厥首选 10%水合氯醛 苯妥英钠 2.对症治疗:降低体温、防止脑水肿、降颅压。 3.病因治疗,护理诊断,1.有窒息的危险 与惊厥发作、意识障碍、吼痉挛或误吸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 与抽搐、意识丧失有关。 3.体温过高 与感染或惊厥持续状态有关。 4.潜在并发症 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护理措施,1.迅速控制惊厥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防止外伤 4.降温 5.氧气吸入 6.病情观察 7.健康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护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