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和运用 3实词虚词专练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73365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和运用 3实词虚词专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和运用 3实词虚词专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和运用 3实词虚词专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和运用 3实词虚词专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和运用 3实词虚词专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和运用 3实词虚词专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和运用 3实词虚词专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词虚词专练1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 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 ,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 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这将 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A坦陈场所必须必然 B坦陈场合必需必定 C坦承场合必需必然 D坦承场所必须必定答案D 此题考查近义词辨析。一是要注意不同语素

2、的理解,二要注意语境,三要用好排除法。“坦陈”与“坦承”区别在“陈”和“承”,“陈”是陈述,“承”是承认,根据语境,应该是承认,故“坦承”更合适,先排除A、B项。“场合”指由一定的时间、地点、人员等构成的某种环境,“场所”指供活动的处所,一定的地方,根据语境,应选“场所”。再排除C项,故选D项。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全国多家报纸电视台记者_到上海采访了驾车载人“钓鱼”事件的当事人孙中界。一道银光灿烂的天河,横贯在深蓝的天空,好像今晚的光色_鲜明,牛郎星织女星也格外耀眼。大家_地伸直了腰肢,在无言中,似乎又都感到彼此的坚忍倔强的精神,还看见重新萌芽的将来的希望。A专程特

3、别不约而同 B专诚尤其不谋而合C专程尤其不谋而合 D专诚特别不约而同答案A专诚:特地。专程:专为某事而到某地。“特别”与“尤其”:“特别”,可表示与众不同或程度超过一般,相当于“格外”或“非常”。“尤其”没有这种用法。“特别”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是专门为某一目的或对象而发生的,意思相当于“特地”“特意”或“着重”,多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尤其”没有这种用法。“特别”除做副词外,还可作形容词,在句中充当定语或谓语。“尤其”仅是副词,只能在句子中充当状语。“不谋而合”偏重在相谋,“不约而同”偏重在相约;“不谋而合”的“合”多指见解、意见、计划、理想等的相同,决不能表示不同人的相同动作,“不约而同”

4、的“同”多指不同的人身体各部分活动的相同;“不谋而合”常用做谓语,很少用做状语,“不约而同”常用作状语,很少用作谓语。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开放性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 于网络的“情绪性言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2)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中国民众自发组织的登上钓鱼岛 主权的行动是完全正当的。(3)在日本律师尾山宏身上,人们看到了 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 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唯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A漫延 宣示 超越

5、 启示 B蔓延 宣示 跨越 启示C蔓延 宣布 超越 昭示 D漫延 宣布 跨越 昭示答案B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四周扩展。漫延:连绵不断的意思。句中指信息扩散的情形,宜用“蔓延”。宣布:正式告诉大家;宣示:公开表示,宣布。应当用“宣示”。 跨越:越过地区或时期的界限。超越:超出,超过。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昭示:明白地表示。4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阅读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_作品的语言,感受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不仅可以_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还可以激发我们_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A品味体味珍爱 B品评体验珍惜C品评体验珍爱 D品味体味珍惜答案A“品味”指

6、深入体会,玩味;“品评”指辨别评议优劣、好坏。从文句来看,阅读对象是“优秀作品”,不存在让读者辨别、评议优劣、好坏,而是让读者体会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因而应选“品味”。再看“体味”和“体验”这组近义词。“体味”是仔细体会,“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从搭配对象来看,“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应搭配“体味”。“珍惜”和“珍爱”都有“看重”“重视”的意思。“珍惜”侧重“爱惜”,“珍爱”强调爱护的程度。“自然”和“珍爱”搭配,突出了十分热爱自然的情感。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水为天地至柔之物,却_着不尽的力量,河中圆圆的鹅卵石就是明证。治水,不二法门是_,不违

7、其本性,不悖大自然的规律。同样是征服,鲧_以刚治之,终究大业未成,_送了自己身家性命;而禹以柔治之,最终降伏洪魔,造福苍生。A孕育因地制宜妄想反而B蕴含 因势利导 希望 却C蕴含 因势利导 妄想 反而D孕育 因地制宜 希望 却答案C蕴含:包含。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因势利导: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方法。妄想:狂妄的打算。希望: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某种情况。“反而”含有反面递进的意思,“却”仅仅是转折。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国务院发表声明称,必须采取更为严格、更为有力的措施,认真落实中央制定

8、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_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去年九月份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水电资源告急,国家媒体报道,贵州水电站日均发电量_90%。经过全体抢险人员8天8夜的艰苦奋战,山西王家岭矿难抢险救灾工作创造了中国_世界矿难史上抢险救灾的生命奇迹。A遏止锐减乃至 B遏制骤降甚至C遏止骤降甚至 D遏制锐减乃至答案D遏止,极力阻止;遏制,制止,控制;据语境当选“遏制”。锐减,急剧减少;骤降,突然下降,忽然下降;据语境当选“锐减”。甚至,提出突出问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乃至,甚至,多用于范围依次扩大的语境,据此当选“乃至”。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历史上

9、的反动统治者,曾经在我们各民族中间制造种种 ,使得民族纠纷不断。 制定本法第四章法律责任的指导思想是:对 本法规定者应该由有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了,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它。 A隔阂 违犯 颁布 B隔膜 违反 公布 C隔阂 违反 颁布 D隔膜 违犯 公布 答案C“隔膜”指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或不通晓,外行;“隔阂”指情意不通,多指民族间的。违反:指不符合(法则、规程等);违犯:指违背和触犯(国法等)。颁布:公布,通常指公布法令、条例等;公布:公开发布。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各界人士有的手捧鲜花,有的抬着花篮,每个人胸前都佩带着小

10、白花,缓缓地走到王选院士的遗像前,鞠躬_,许多人忍不住流下了热泪。他的男高音是出了名的,这次艺术节,大家一致推举他代表班级表演,但他_身体不好,说什么也不肯出场。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掌握实词的常用义和用法,还要注意去掌握实词的运用情况_基本规律。课文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环节,适当创新也没错,但是,如何改,改什么,却需要慎之又慎。一味迎合学生趣味,_从事,甚至搞“另类”课改,却未必符合教育的目的与规律。A志哀推托及其轻率B致哀推脱以及草率C志哀推脱以及草率D致哀推托及其轻率答案D志哀,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致哀,对死者表示哀悼。推托,借故拒绝;推脱,不肯承担责任。“及其”中的“其”有指代

11、的作用。轻率,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常形容处理问题不认真、不严肃;草率,用于办事态度,句指行为方面的随意,用“轻率”较佳。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A提出产生适合B提出引发合适C提醒产生合适 D提醒引发适合答案C“提出”是(用言语或文字把自己的意愿、想法、建议等)表示出来,而“提醒”是“从旁指点,促使注意”。此处从语境看,是专家指出问题,意在促使

12、人注意,故应用“提醒”。“产生”指“由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或“出现”;而“引发”是指“引起,触发”。此处强调久坐的结果,故应用“产生”。“适合”是指“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是动词;“合适”意义与“适合”基本相同而词性是形容词。此处修饰“高度”,故用“合适”。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诸多的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认真地加以_,以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当公安人员向他了解犯罪分子情况时,他说话显得很_,但最后在正义的感召下,说出了犯罪分子犯罪的全过程。祥林嫂讲起阿毛的故事,打动了许多妇女的心,她们_伤感,落泪。A疏通隐晦无不B疏导隐晦不

13、无C疏通隐讳不无 D疏导隐讳无不答案D疏通:沟通双方的意思,调解争执。疏导:引导使畅通。隐晦:(意思)不明显。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不无:不是没有,多少有一些。无不:没有一个不,全都。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电视剧蜗居里这句台词,道出了都市无房族的_与无奈。足球界的混乱无序,根植于大的社会背景,社会上的浮躁情绪早已_到了足坛的各个领域。在这惜别时刻,_无一处不是友谊的诗,感人的诗。人们编成许多诗歌来赞颂这珍贵的友谊。A困惑侵蚀简直 B困惑侵袭简直C疑惑侵蚀似乎 D疑惑侵袭似乎答案A“困惑”强调不知道怎么办,“疑惑”强调不明白;“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侵袭”侵入并袭击;“简直”是表语气的副词,“似乎”是表估量的副词,从句子的语气上用“简直”更适当。12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九一八”事变之后,为避劫难,国民政府决定“国宝”南迁。一批有爱国之心的文物工作者承接了这项_的文物大迁徙工程。1939年2月,他们将部分“国宝”_于贵州安顺严华洞,虽然贵州曾遭敌机轰炸,所幸文物安然无恙。一位当事人说:“事后回想,心有余悸。_,在万里辗转中,我们一行人的脊梁_愈挺愈直了!”A史无前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