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xx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7969193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月中旬xx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十月中旬xx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十月中旬xx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十月中旬xx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十月中旬xx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月中旬xx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月中旬xx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月中旬XX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着眼于东海县文化现状,我们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应以文化领域的扩展为方向,以文化载体的创新为依托,加快实施公益性重点文化工程,推动城乡文化市场一体化发展,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的城乡公共文化体系服务格局。一、东海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根据东海县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按照发展城市公共文化功能、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具体思路,全力推进文化工作。我们以

2、“四大工程”重点项目为着力点,实施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村文化特色品牌工程”、“文化创作工程”和“文艺人才培育工程”,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少儿版画创作基地”等称号。不断缩短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差距,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具雏形,在新起点上实现东海文化工作的大发展、大繁荣。近几年我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1、加快完善城区文化设施功能配套。近年来,我县共投入1亿余元用于城乡文化建设。先后投入4600万元,新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和少儿版画活动中心;投入1500万元建设晶都文化广场,将其打造成全县文化产业聚集区;投入近1000万元兴建了文化馆综合楼,成为

3、全县美术、书法、音乐、舞蹈培训中心,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一级馆;投入500万元(xx )建成4000平方米图书馆,是全市的国家一级馆,实现了文化资源县乡村三级共享;投资近200万元对影剧院进行了改建;投资近20万元改建了博物馆展厅,作为对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适时对群众开放;总投资亿元的体育中心已经投入使用,新体育中心建设新的“四个一”;目前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筹建工作正在推进中。2、全面完成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对有省、市资金补助的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县财政补助3万元,对未列入省市补助的乡镇文化站建设补助10万元,县财政对改扩建的补助6万元,对新建的文化站补助10万元,县财

4、政共为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补助160万元。我县已实现所有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部达标的目标,有力地促进了乡镇文化阵地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和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在20XX年召开的全省农村文化工作会议上,我县作了乡镇文化站建设经验做法交流发言,并被评为全省农村文化建设先进单位。3、积极推进村级文化活动工程。我县采取县乡村三级联办的方法,积极筹措资金,推进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并实现所有行政村文化室全覆盖。购置141个书橱和28000余册图书支持农家书屋建设,目前已建成25个藏书量不低于1000册的农家书屋,为知识兴农、科技兴农提供了便捷服务,丰富了农村农民的文化精神生活,农村“农家书屋”经验在全省推广;加强了全

5、民健身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万村体育健身工程”,不断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健身条件。目前,全县共有全民健身工程4个,晨锻炼点541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县366个行政村安装了由中国体育彩票资助的篮球架368副、736张乒乓球台。4、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不断凸显。围绕每年重大节日,举办一系列声势大、内容新的大型文化活动。连续成功组织了十届中国东海水晶节文化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分别举办了全国少儿版画展、全国楹联大赛、全国水晶雕刻大赛等一系列有影响的文化活动。每年举办县乡村三级大中小型各类广场文化活动700余场。积极开展送图书、送戏、送电影下乡“三送”工程,每年县乡送电影5000多场,送科普图

6、书下乡3万多册,全年送戏下乡200多场,为乡镇送戏100多场。同时,全县所有乡镇都成立了一支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走街串巷进行演出,深受群众喜爱。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我县农业人口占多数,除主城区和一些大的中心城镇建有文体广场和活动场馆外,在大部分镇街和广大农村,原有的文化设施有的陈旧落后,有的挪作它用,新建文化设施寥寥无几,群众很难找到文艺活动场地。虽然已经开展乡镇文化站建设,但与日益增长的群众文化需求还有差距。我县还没有制定过明确具体的文化设施管理制度,文化设施管理成为管理“盲区”,直接导致文化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困难,造成文化设施

7、建设资金浪费费,也直接影响我县文化设施的使用寿命。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建管机制不畅。文化站管理“人、财、物、事”四权下放到乡镇后,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站管理和指导的难度不断加大,难以对人、财、物进行合理调配和有效管理,对乡镇文化人才队伍的管理缺乏机制保障。甚至有少数乡镇对文化工作认识不到位,对文化工作无人管、不愿管。公共文化活动人才大量缺失。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乡镇文化站和文化专干起着关键性作用。部分乡镇文化站人员随意安排从事其他工作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乡镇文化站专干不专、职责不明,业务工作没人干、干不好,造成活动策划、活动组织和文艺创作、文艺表演人才的流失与缺乏,直接导致文化活动上不了档次

8、、文艺作品出不了。公共文化建设资金十分缺乏。我县目前尚未建立文化发展专项基金,政府对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文化业务活动经费十分紧张。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更是缺乏资金保障,已建成的文化设施也存在着维护与管理资金缺乏的问题。三、关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县乡财政要统筹规划,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系。上级公共财政要向农村配套延伸,明确界定政府责任和支付力度,落实和完善财政对村级的补助政策,提高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水平。设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专项补助资金。制定乡镇

9、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等的软硬件建设标准,并纳入当地的发展规划,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公共财政是其主要经费,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对重要项目和文化产品采取财政补贴,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村流动图书”和“送书下乡”工程专项资金等。成立农村公共文化投入的效益评估机构。县、乡级的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予以大力扶持,坚决制止挤占、变卖文化设施的行为。要形成一套具体的评估细则,对社会效益好、群众满意度高的农民自主文艺活动,公共财政要以奖代补,集中优势资源,抓典型,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动的良性发展机制。以加大政府转移支付为重点,实现基本文化权益均等化

10、。缩小城乡差异和地域差异、保证基本文化权益均等化的关键是资金投入。我国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能力比较强,县乡政府财政因税改政策调整县乡收支缺口呈持续刚性增长的态势,且越来越大,县乡财力比较薄弱的格局在相当一段时期难以改变,仅仅依靠县乡财政投入很难实现基本文化权益均等化,政府转移支付在相当一段时期仍然是实现均等化的主要手段。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财政对经济薄弱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差距,区别对待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薄弱地区,发挥中央和省财政在消除城乡、区域文化建设差距中的积极作用,逐步使中央和省成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主体,支持经济薄弱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完善公共

11、文化供给长效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将公益性文化事业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加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保障标准,落实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保障问题,建立各类文化人才、文艺专家和文艺团队数据库,并制定有利于长期发现、培养与奖励优秀文化人才的政策与措施,不断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进一步促进文艺的创作与繁荣,实现公共文化的全方位发展;建立公益性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和改造投入长效机制和文化设备、体育器材、娱乐设施、图书更新长效机制;以政府文化投入为主力,积极引导并扩大社会各类资金对公共文化的投入,不断加强全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重大文化项目建设,逐步拓展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与作用,实现公共文化对社会闲置资金的合理吸收与有效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