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4 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练习题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6664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4 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4 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4 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4 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4 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4 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4 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8-2019 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14.1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练习 题 一、单选题 1.下面的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持生态环境最有利?( ) A. 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B. 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藻类 死亡 C. 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D. 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2.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下列叙述中,不利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 A. 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害虫的方法,减少环境的污染 B. 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C. 上学上班时可以骑电瓶车代替自行车,省力又快速 D.

2、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可以就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酸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大,被称为“空中死神”,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火山爆发 B. 农药污染 C. 大气中二氧化硫过多 D. 二氧化碳污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我国减少了煤和石油的燃烧,就不会有酸雨的危害 B. 人类的一些活动已经造成资源紧缺、环境破坏,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害 C.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环境污染的问题自然会解决 D. 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可以采取“先发展后治理”的措施 5.我们都应该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下列做法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是( ) A. 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 B. 农田

3、作物秸秆还田再利用 C. 不浪费水电资源和生活物品 D. 随意丟弃使用过的废旧电池 6.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那一天?( ) 2 A. 2 月 2 日 B. 3 月 12 日 C. 4 月 12 日 D. 5 月 1 日 7.阅读以下材料: 苏州某县地处水乡,水稻种植、畜渔养殖和栽桑养蚕是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在生产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 该县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生态环境如图是该县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有关该县生态农业主要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结构合理,合理种养 B. 资源彻底开发 C. 具有良好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D. 资源高效利用 8.下列是垃圾分类的几种方法,你

4、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 A. 生活垃圾类、建筑垃圾类、工业垃圾类、其他类 B. 金属类、纸张类、竹木类、玻璃类、塑料类 C. 玩具类、包装类、食品类、其他类 D. 生物类、非生物类 9.某校科学小组的同学想要了解工厂排放的废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图中表示了 7 个可能的水样采集点(箭 头表示水流方向),其中最重要的采集点是( ) A. B. C. D. 3 10.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的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 目标是( ) A. 开展生态旅游 B. 发展畜牧业 C. 增加木材产量 D. 改善生态环境 11.下面的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持生态环境最有利?(

5、 ) A. 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B. 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C. 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D. 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那些有毒藻类死亡 12.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花费巨资建造的封闭实验基地是( ) A. 生物圈号 B. 绿色长城 C. 生物圈号 D. 罗斯福生态工程 13.酸雨可对生物造成极大的危害,与酸雨形成有关的主要气体是 ( )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 D. 氟利昂 二、填空题 14.仔细阅读下文,并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作答: 人类活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由此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科学家发现,近 200 年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6、 已经上升 30%经分析推测,各类极端气候都与此有关基如此,一股“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风潮在我 国许多城市悄然掀起“低碳生活”是指一种“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目的是尽量减少二 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轻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部分冰川熔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 低碳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于每一生活细节中做好节约能源,节约 资源,和资源回收三方面的工作 (1)提倡“低碳生活”对保护环境有哪些重要意义?(答两点)_ ;_ (2)作为一个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实践“低碳生活”?(答两点)_ ;_ (3)为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拟

7、一句口号:_ 4 15.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小麦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和步骤】采集重金属污染液 500mL,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 10、102、103、104倍,获得 4 种不 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取 4 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 润纱布 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小麦种子 200 粒随机均分成 4 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 4 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将 4 只培养皿置于 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小麦种子的_ ,进行比较 【预测结

8、果】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_ 【反思与评价】 (1)在步骤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 50 粒小麦种子,而不是 1 粒的原因是_ (2)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以作比较,得出结论你的设计是_ 16.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污染是_和_。 三、解答题 17.世界水日: 1993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 3 月 22 日为“世界水日”,为地球水资源的日 益短缺和不断加重的水污染敲响警钟 作为一名地球公民,你将如何去做呢? 四、综合题 18.在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中,玉米、鸡、猪、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 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

9、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做肥料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5 (1)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玉米的_作用开始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_ , 所以 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 (2)此生态系统中,人、猪、鸡和玉米之间通过_关系形成食物链请写出一条食物链(至少包含三 个环节):_。 (3)在此生态系统中能将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的微生物是腐生的 _ , 它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 (4)若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如铅、汞等进入此生态系统,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_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 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最后进入人们的餐桌。 19.工业和生活污水是

10、我市长江污染的重要来源,污水处理是水浴保护的重要措施,如图所示我市污水处理厂 将污水我市污水处理厂将污水引入曝气池中,利用”(由多种微生物聚合而成的絮状团块,主要是细菌)净 化污水的方法试分析回答问题: (1)污水中含有的大量有机污染物可引发细菌等微生物的迅速繁殖;细菌通过_ 作用获得生命活动所 需的能量,同时将有机物分解成_ 等无机物,从而使水得以净化这一反应过程与“细菌造成食物和 动植物遗体的腐败”的原理一样,因此,从生物圈的角度来看,多数细菌作为_ 参与了生物圈的 (2)污水引入曝气池后,需要向曝气池中持续不断地通入空气,其作用是_ 6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2.【答

11、案】C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A 13.【答案】A 二、填空题 14.【答案】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减少资源消耗;增进人体健康(任答两点) ;捡拾、回收垃圾 ;办“低碳生活”主题的手抄报;节约用电;少用空调、冰箱(任答两点,合理即可) ;为低碳生活节约用电!少开车,利于低碳生活等(合理即可) 15.【答案】萌发率;随着重金属污染液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降低;防止实验出现偶然性;设计 5 号培养 皿,用等量的蒸馏水培养小麦种子,观察种子的萌发率 7 16.【答案】温室效应;酸雨 三、解答题 17.【答案】积极宣传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打开水龙头用水时,水龙 头不要一下子拧得很大,出水量要适度,够用即可;用完后拧紧水龙头,不要让“细水长流”;洗澡多用淋 浴,比用浴缸洗澡可以节约好多水;努力做到重复使用水,洗完菜、米的水可以浇花,洗衣服后的水可以拖 地板、冲厕所等 四、综合题 18.【答案】(1)光合;递减;人 (2)吃与被吃;玉米猪人 (3)细菌(真菌、甲烷菌);分解者 (4)食物链(食物网) 19.【答案】(1)呼吸 ;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分解者 (2)为细菌提供氧气,彻底分解有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