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6614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77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8 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隐隐作痛。 B. 她总是希望和别人比品牌、比档次,这种攀比心理把她害得很苦。 C. 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 D. 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答案】D 【解析】A“荒芜”指因无人管理田地杂草丛生;无人耕种。根据语境可知,因为家乡田园没有人耕种, 故此心里作痛。词语准确。 B“攀比”向高水平比较(多指不顾客观条件的行为)。分析语境“比品牌、

2、比档次”“把她害得很苦” 可知,词语使用准确。 C“诚惶诚恐”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根据语境,仰慕这位科学家,所以很是紧张 不安。成语准确。 D“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分析语境可知,句子写了山川景色的 壮美,而不是世事变化大。故此成语使用不正确。 故选:D。 此题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 解答成语的使用问题,要从词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适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 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2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全国各行各业中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

3、及培养目标都 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删掉“在”和“下”) B.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 些。(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C. 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 不已。(将“稍微”改为“稍作”) D. 许多观众看完战狼 2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 国”。(删掉“使观众”) 【答案】B 【解析】ACD 修改正确; B修改错误,语序不当,但不是“或许”和“这样”语序颠倒,而是“把校运会”和“可以”语序颠倒了, 应该把“可以”移到“校运会”之

4、前。 故选:B。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句式杂糅、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各个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还可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 多方面去考虑。 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针对句子准确判断病因,找准病灶部位,对症 修改。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 3 3.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蝉则千转不穷,_。(吴均与朱元思书) (2)南宋诗人赵师秀约客中“_,_”的诗句表现了作者独坐灯下的寂寞心情。 (3)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4)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5)请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_?_。_,_。 【答案】猿则百叫无绝;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气日夕 佳;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解析】答案: (1)猿则百叫无绝;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重点字:敲);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山气日夕佳; (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重点字:瘴)。 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

6、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 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 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三:4.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 (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 ln x

7、n_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2)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 wn yn_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3)“j gng jn cu_,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4)希望你能够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作为借鉴,以免 chng do f zh_。 【答案】嶙峋;蜿蜒;鞠躬尽瘁;重蹈覆辙 【解析】“ln xn”应写作“嶙峋”;“wn yn”应写作“蜿蜒”;“j gng jn cu”应写作“鞠躬尽 瘁”;“chng do f zh”应写作“重蹈覆辙”。 答案: (1)嶙峋; (2)蜿蜒; (3)鞠躬尽瘁; (4)重蹈覆辙。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

8、填写正确的字形。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 形至关重要。 本题考查的字形比较容易,只要平时阅读时多留意,对形近字的异同了如指掌即可。 5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 分)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 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雅 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 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 30 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9、【答案】(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概括的基本格式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 细读材料可知,这则材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诗经包括哪些内容。二是其中的小雅部分对后世影响 深远,最有价值。综合表述即可。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国风,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为开放类试 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使用自己最熟悉的修辞手法即可。 答案: (1)示例一: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最有价值。 示例二:诗经分为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2)示例一:国风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

10、传统。 示例二:国风是民间文学苑中的幽兰,香泽后世。 【解析】第一题考查概括能力。第二题考查语言表达。 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中招考试 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7.0 分) 6 6.微塑料-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 李道季 最近,一篇关于英国女王向塑料宣战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据说白金汉宫等王室房产内将禁用 抛弃式塑料吸管和塑料瓶。这一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的关切。 塑料垃圾是海洋不能承受之重。据统计,全球每年有 1000 万-2

11、000 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随 时间的流逝破碎成不计其数的微塑料存在于水体中,能够存在数百年时间。 微塑料,指粒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个体。如今,微塑料的分布区域已遍及地球各个角落,从近岸河 口区域到大洋,从赤道海域到南北极,从海洋的表层到大洋的超深渊带,人类都发现了它的踪迹。根据 来源,微塑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其成品就是微塑料粒,例如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及 塑料微珠在运输过程中泄露进入环境;另一类是次生微塑料,也就是体积较大的塑料垃圾进入自然环境 后,经光照、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碎片化形成的微塑料。 海洋微塑料极易被生物当作饵料而误食。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

12、于相同的尺寸范围, 而且表面可以附着微生物和其它海洋生物。在食物网的流动过程中,对生物产生物理和化学上的危害。 例如,无法被消化也不容易排出体外的微塑料,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 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 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并且可能在食物链中的各个水平生物体内富集。 微塑料还可能造成入侵物种及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 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 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

13、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现在,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人发明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对塑料垃圾有很好的收集效果,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运行后的管理,包括收集的塑料垃圾如何进一步处理、分类、利用等。如果主要 靠公益,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推广就很困难。 面对现在海洋塑料污染和微塑料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与塑料污染管控相关的法律, 建立良好的废弃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机制;另一方 7 面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费习惯,减少废弃塑料垃圾的产生。例如,减少一次 性塑料制品-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的使用,尽量使用耐用品;减少对塑料瓶装饮用水的消费, 外出携带水杯;对被过度包装的产品说

14、“不”,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在购置美妆、个人护理类用品时, 阅读产品成分标签,不购买含有塑料微珠的产品等。让我们共同向海洋中的“新型污染物”宣战! (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4 月 13 日;有删改)链接: 科学家已经在许多视频中发现了微塑料。有研究表明,平均每只海洋生物胎贝中含有 1.8 个微塑料粒, 每公斤食盐中含有 1-10 个,每瓶啤酒中甚至含有上百个。微塑料对人有危害要考虑剂量。东海每立方 的海水中只含有几个甚至不到一个微塑料粒,虽然微塑料可以通过水产品等进入人类食物链,但其对人 类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未被科学证实。 (选自南方日报2018 年 5 月 17 日;有删改)(1)下列对

15、“微塑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 A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能随着洋流流动。 B微塑料是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及生物降解作用,从而形成的塑料微珠,进入环境会产生污染。 C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体现在其加速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了其他物种的入侵。 D人类食物链中的微塑料来源于水产品,其对人类的健康是否造成危害,还有待科学证实。 (2)下列对短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 A选文先用新闻引出话题,接着介绍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和分类,然后说明其危害及治理面临的困难。 B选文第 2 段列举的数字,说明海洋塑料垃圾数量多,存留时间长,表明治理海洋塑料污染

16、形势严峻。 C微塑料对海洋的污染表现在它能像小船一样随洋流旅行,进入超深渊带,产生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 菌。 D塑料垃圾的再分类、循环利用和设备的运行管理、推广,是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装置投入使用后的新 课题。 8 (3)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分析可能导致海鸟死亡的几种原因。 英国南极科考队在距离极点 1500 米的南乔治亚岛考察时,在死亡的海鸟胃中发现了微塑料、包装袋碎 片等物。 【答案】A;C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根据第三段中的“微塑料,指粒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个体。 ”,第四段中的“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第五段中的“它的性质更加稳 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可知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个体,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