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自考~题库~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87966532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自考~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自考~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自考~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自考~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考~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自考~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自考~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自考~题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2年10月西方文论选读(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试题 (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 ) 亚里士多德 贺拉斯 王尔德 柏拉图 2、贺拉斯写作了( ) 诗学 诗艺 为诗辩护 诗学界定 3、朗吉弩斯崇高语言的来源有( ) 一个 三个 六个 五个 4、认为诗高于其它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 ) 海涅 雪莱 华滋华思 锡德尼 5、莱辛论诗与画的区别时他主要想说的意思是( ) 诗歌的节奏感优于绘画 绘画的表现力优于诗歌 诗歌在表现力和整体的优越性上强于绘画 诗与画二者无所谓谁更优越 6、是谁说诗性智慧是人类各种

2、文化产生的根源?( ) 夏多勃里昂 波德莱尔 维柯 但丁 7、“悲剧的本质为酒神陶醉的梦境”是哪位文论家说的?( ) 亚里士多德 尼采 叔本华 杜夫海纳 8、弗洛伊德认为( ) 白日梦与夜梦没有什么区别 白日梦是梦,而不是幻想 白日梦是幻想,与梦有相似之处 诗人的创作与童年游戏无关 9、黑格尔断言( )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虚构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摹仿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创新 10、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一篇( ) 深刻阐释浪漫主义美学的文献 深刻阐释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文章 关于自然主义美学的文章 讨论表现主义美学文体的文献 11、秦纳是( ) 英国文论家 法国美

3、学家 德国艺术理论家 美国文学批评家 12、诗歌的“他者”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 兰波 罗兰巴尔特 英伽登 海德格尔 14、美意味着对世界的本质结构的否定这是谁的理论观点( ) 萨特 瑞恰兹 卢卡挈 尧斯 15、尧斯是( ) 意识流文学理论的代表 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 接受美学的代表 新批评的理论家 16、谁在对几位同代人的思考一文中提出“通感”理论?( ) 波德莱尔 佩特 桑克蒂斯 雨果 17、席勒认为“朴素的诗”主要是( ) 模仿神 模仿自然 模仿人 模仿社会 18、王尔德是( ) 唯美主义文论家 现实主义文论家 只是诗人,而不谈文论 烂漫主义文论家 19、卢卡挈是( ) 马克思主义文论家

4、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 自然主义文论家 现代主义文论家 20、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最显著的标志( ) 即是传统艺术的光韵的增强 是传统艺术光韵的消解 是传统艺术的光韵的黯淡 是传统艺术光韵的时强时弱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弗莱批评的剖析谈到了( ) 历史批评 伦理批评 原型批评 技巧批评 价值批评 2、柏拉图的美学与文论作品有( ) 大希庇阿斯 会饮 理想国 诗学 九卷书 3、兰波在致保尔德梅尼一文中提出的观点是( ) “他者”理论 通灵人理论 诗人是盗火者 妇女也可以成为诗人 诗人是立法者 4、康德认为艺术的特征在于( ) 是人有意图的以理性为

5、基础的创造物,不同于自然 艺术是人类追求美的重要技巧,与作为知识的科学不同 艺术创作不同于手工艺生产 艺术即游戏 5、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本源不是( ) 艺术品 作者 艺术 大地 接受主体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理念说 2、悲剧(亚里士多德) 3、论崇高 4、原型(荣格) 5、直觉(克罗齐)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1、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悲剧六要素中,人物性格是最重要的。( ) 2、歌德认为艺术家既是自然的奴隶,又是自然的主宰。( ) 3、利奥塔认为元叙事在后现代语境中已

6、存在不可沟通性。( ) 4、弗莱认为神话与现实主义并非文学的两极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与灵魂回忆说。 2、简述西方唯美主义文论的基本观点。 3、简述尼采的日神艺术精神。 4、简述哈桑所阐述的后现代主义本质特征:“不确定的内在性”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黑格尔是如何论述艺术美的三种类型的? 2、叔本华是如何论述悲剧与人生之间的关系的?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

7、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B)A.辩证法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 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特点在于它具有(D)A.社会性B.历史性C.系统性D.实践性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D)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D)A.客观性B.

8、无限性C.方向性D.一维性6、时间和空间是(C)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认为(A)A.世界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原B.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主观精神C.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D.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客观精神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A)A.同一性B.普遍性C.绝对性D.客观

9、性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C)A.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D)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C)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实

10、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C)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15.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A)A.形象性B.间接性C.全面性D.主观性16、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D)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C、众人意见D、社会实践17、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C)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8.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可以(D)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C.决定社会

11、进步的程度D.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19、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D)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20.生产关系概念反映的是(A)A.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的经济关系B.人们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C.人们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D.人们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21、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D)A、暴力掠夺的产物B、社会契约的产物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2、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B)A、唯一形式B、基本形式C、辅助形式D、特殊形式23.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C)A.

12、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D.上层建筑各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24、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B)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B、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2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D)A.争取民主自由问题B.争取人类解放问题C.争取公平正义问题D.夺取国家政权问题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27.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就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观点,这是因为(C)A.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B.杰出人物的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