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单元过关测试卷(二)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6518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单元过关测试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单元过关测试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单元过关测试卷(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单元过关测试卷(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单元过关测试卷(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单元过关测试卷(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单元过关测试卷(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年级语文单元过关测试卷(二) 一、基础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粗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婵娟(chn) 炼字(lan) 憎恶(zng) 咬文嚼字(jio) B. 岑寂(chn) 蕴藉(ji) 尺牍(d) 锱铢必较(z) C. 下乘(chng) 袅袅(nio) 寒砧(zhn) 不落言筌(qun) D. 轻鸢(yun) 清沁(qn) 王嫱(qing) 一蹴而就(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战战兢兢 滑稽可笑 听信谗言 分庭抗礼来源:Z+xx+k.ComB哀声叹气 沽名钓誉 噩梦连连 推心置腹C没精打采 通霄做梦 安然无恙 哄堂大笑D立竿见影 性情孤癖 心神不

2、定 周济穷人3.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夏日的南湖,风光旖旎、游人如织,泛舟湖上,水光潋滟,岸柳阴阴,秀色可餐。 B. 重庆缙云山绍龙观道士李一利用已有的社会地位,办“养生班”使多人受害。北碚区民宗局、税务局、法院等已开始对他清查或审理,真可谓墙倒众人推。 C. 全区人民行动起来,一首高亢雄壮的“热爱丰南、建设丰南、美化丰南”的建设之歌响彻丰南大地,一座生态水城将在嘹亮的建设号角声中呼之欲出。 D. 候机大厅里的乘客已经形单影只,只有清洁工在角落里做保洁,大多数服务部门和会讲汉语的职员都下班了。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40周年之

3、际,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广泛同美国社会各界接触,向美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传递中国致力于发展中美关系的信号。 B. 春节临近,喜庆欢乐的气氛,随着一排排商铺门前挂起的大红灯笼,居民楼里家家户户张贴的喜气洋洋的门联,浓浓的年味传遍了大街小巷。 C.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拍摄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塑造和加强了中国繁荣发展、开放和谐的国家形象,是新时期对外传播的又一新的形式。 D.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展”在孔庙拉开了序幕,再现了传统节日场景,有助于广大民众更好地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作者施耐庵,元末明

4、初小说家,其作品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B沈从文,现代小说家。其作品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人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长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C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巴尔扎克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D契诃夫的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二、古诗文阅读(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阅读下文,完

5、成68题 (每题3分,共9分)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年二十,游学南阳,止张奉舍。奉举家得疾病,无相视者,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 高密孙氏素豪侠,人客数犯法。民有相劫者,贼入孙氏,吏不能执。修将吏民围之,孙氏拒守,吏民畏惮不敢近。修令吏民:“敢有不攻者,与同罪!”孙氏惧,乃出贼。由是豪强慑服。举孝廉,修让邴原,融不听。时天下乱,遂不行。顷之,郡中有反者。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 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难来,唯王修耳!”言终而修至。复署功曹。时胶东多贼寇,复令修守胶东令。胶东人公沙

6、卢宗强,自为营堑,不肯应发调。修独将数骑径入其门,斩卢兄弟,公沙氏惊愕莫敢动。修抚慰其余,由是寇少止。融每有难,修虽休归在家,无不至。融常赖修以免。 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亊,别驾刘献数毁短修。后献以亊当死,修理之,得免。时人益以此多焉。太祖引军攻谭于南皮。修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亊数十人往赴谭。至高密,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 ”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太祖欲观修意,默然不应。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太祖嘉其义,听之。以修为督军粮,还乐安。 谭之破,诸城皆服,唯管统以乐安不从命。太祖命修取统首,修以统亡国之忠臣,因解其缚,使诣太祖。太祖悦

7、而赦之。袁氏政宽,在职势者多畜聚。太祖破邺,藉没审配等家财物资以万数。及破南皮,阅修家,谷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太祖叹曰:“士不妄有名。”魏国既建,为大司农郎中令。其后严才反,与其徒属数十人攻掖门。修闻变,召车马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太祖在铜雀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王叔治也。”乃礼辟为司空掾,行司金中郎将,迁魏郡太守。为治,抑强扶弱,明赏罚,百姓称之。病卒官。 (选自三国志魏志十一) 6. 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修抚慰其余,由是寇少止 少:同“稍”,稍微 B. 修独将数骑径入其门 径:一直 C.游学南阳,止张奉舍 止:住宿 D.因解其缚,使诣太祖 诣:拜见

8、 7. 下列各组中,分别表现王修“为人仗义”的一项是 ( )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 敢有不攻者,与同罪! 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 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 藉没审配等家财物资以万数 召车马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 A. B. C. D. 8.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 王修被孔融召为主簿,任职高密。贼人进入当地豪侠孙氏家躲藏,吏役没法捕捉。王修率领吏役百姓包围了孙家,迫使其交出了作案之人。 B. 王修字叔治,北海郡营陵县人。七岁时丧母。因为母亲死于社日这一天,所以第二年邻里在社日祭祀土神时,王修触景生情,极为哀痛,请求邻里停止了社日活动。 C. 王修为官清廉,他在袁谭处任

9、职时,袁谭手下有权势的人大多都积聚财物。可在太祖攻破袁谭后,却见王修家,粮谷不满十斛,仅有书籍几百卷。 D. 王修曾被袁谭征召为治中从事,多次受其同事别驾刘献诽谤诬陷。后来刘献因事当判死罪,王修审理这件案子,并未落井下石,而是使刘献得以免于一死。 9将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奉举家得疾病,无相视者,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5分) (2) 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11分)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

10、宜阳,地名。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后不久。诗中的“自”、“空”二字有什么意蕴?(6分)这首诗三、四两句的写景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看法。(5分)三、文学名著经典阅读(15分)11、选出下列关于三国演义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5分)( )( )A、祢衡在曹操面前出言不逊,张辽想杀他,被曹操阻止。曹操认为祢衡素有虚名,远近所闻。今日杀之,天下必认为我曹操不能容物。祢衡自以为能,故令为鼓吏以辱之。B、众将请曹操入城。操方欲起行,只见刀斧手拥一人至,操视之,乃陈琳也。曹操就对陈琳说,你以前为袁绍作檄,你骂我就算了,为何骂我祖父?接着就把他杀了。C、曹操派人星夜前去取徐庶母。不一日,取至,操厚待之。他要徐庶

11、的母亲写信召徐庶,就命左右捧过文房四宝,令徐母作书。想不到徐母竟大骂曹操一通,还取石砚打曹操。D、关羽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卞喜;过汜水关时杀韩福;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在张飞占据的古城外杀蔡阳,“过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E、王允使用连环计,先答应把貂蝉许给吕布,后答应把貂蝉献给董卓,以此来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最后达到让吕布杀掉董卓的目的。12、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10分)(1)、简述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故事。(2)、简述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答: 四、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5题柏杨:做一个美丽的中国人吕绍刚 20

12、08年4月29日凌晨,台湾知名作家柏杨在台北病逝,享年89岁。他和李敖都是台湾著名杂文家,同时又与张学良、李敖一起并称台湾“三大难友”。他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曾在大陆一版再版,并在80年代末引起过激烈争论。 柏杨的传奇人生就此画上句号,但其思想与人格的火花,仍在众多热爱他的读者中闪耀。 柏杨原名郭衣洞,1920年出生于河南,1949年前往台湾,1968年因所谓“挑拨人民与政府间感情”而获罪于台湾当局,度过了9年零26天的铁窗生涯。事后,柏杨回忆说,“正是在1968至1977年间,我做了阶下囚,便开始潜心治史。”身陷囹圄,使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入思考,这也成为他一生治学、为文、为人的动力源泉。 柏杨一生针砭时弊,借古讽今,犹如奋战不懈的斗士。“不肯听话,是我自己性格最大的弱点之一。”他自评道,“我摆脱传统文化的包袱,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这也成为广大读者熟知的一句名言。来源:学科网 柏杨一生著述等身,计有170多部小说、杂文和历史作品面世,成为“十年坐牢,十年杂文,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