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一地理寒假提升资料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6460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一地理寒假提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高一地理寒假提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高一地理寒假提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2019高一地理寒假提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2019高一地理寒假提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高一地理寒假提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高一地理寒假提升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地图知识1. 经度的递变: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0以东,180以西,为东经度;0以西,180以东,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

2、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大。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极点投影图可通过自转确定方向。11.等值线的判读方法:大大小小两条平行等值线间的闭合区域,若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高低低高向高值凸出的气温(或水温、气压等)低,相反则高高高低低某等值线向高纬(或高空)方向凸出,则此处气温(或气压)比同纬度或同一高度其他

3、地区偏高;反之亦成立河流向凹等高线凸出的方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河流的流向是等高线数值变小的方向洋流向凸海洋上受洋流影响而发生弯曲的等温线,其凸出方向与洋流的流向相同凸高凹低若某地等压面上凸,则该地气压比同一高度上两侧的气压高;相反则气压较低一陆南无论南北半球,1月份陆上等温线都向南凸出,海洋上向北凸出;7月份相反12.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3.等高线图中海拔与高差的计算第二单元 行星地球(地球概论)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陨石、回收(返回)的飞行器

4、不属于天体)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半径约200亿光年)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宇宙的两大特性:物质性、运动性(其运动是有规律、有层次的,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4.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5.八大行星的公转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6. 太阳主要成分为氢和氦,表面温度6000K,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7.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三点共性)、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8.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9.太阳活动-黑

5、子(标志)具有周期性(11年)、耀斑(最激烈),、同步性、整体性。 10. 太阳辐射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11.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极光。12.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加一天。13、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昼夜现象出现14.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15.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0);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

6、至、冬至(2326)16.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旋转中心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1)自转360,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太阳日)(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分10秒。(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h(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位于近日点(1月初)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意义昼夜更替 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水平运动物

7、体的偏移(北右南左)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五带的形成17.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东加西减) 两地相差1经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18.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19.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20.日期分割:零时(24时)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新一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旧一天”。21. 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界

8、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太阳直射)、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与极点之间为寒带(有极昼夜)。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交角为0,则热带只有赤道一条线,寒带只有极点两个点,其余均为温带;若黄赤交角为45,则温带只有45两条线,该线的高纬均为寒带,该线的低纬均为热带。2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纬度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夏至日有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回归线上一年一次直射冬至日有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其他地区一年

9、两次直射北半球夏半年春分全球昼夜等长昼长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白昼越来越长极昼范围由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夏至白昼最长,北极圈内全为极昼昼长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白昼逐渐变短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秋分全球昼夜平分冬半年夜长昼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白昼越来越短极夜范围从北极点向北极圈扩大冬至白昼最短,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夜长昼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白昼逐渐变长极昼范围从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春分全球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23昼夜长短的分布: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

10、同一天出现。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昼长=上午(下午)时长2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永远是6:00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永远是18:00 25.典型的季节现象物象1月7月季节变化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地球公转近日点附近,速度快远日点附近,速度慢太阳直射点直射点在南半球,向赤道移动直射点在北半球,向赤道移动昼夜长短变化12.22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6.22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12.22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一年中的最大值,物

11、影最短6.22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一年中的最大值,物影最短气压分布北半球大陆-高压,海洋-低压北半球大陆-低压,海洋-高压等温线弯曲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风压带移动南移北移气压中心分布蒙古高压,阿留申、冰岛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亚速尔高压季风风向东亚西北季风,南亚东北季风东亚东南季风,南亚西南季风锋面移动昆明准静止锋、寒潮(快行冷锋)4-5月华南、6-7月江淮、7-8月华北气候类型地中海北半球温和多雨北半球炎热干燥热带草原暖热干燥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寒冷干燥高温干燥动物迁徙驯鹿: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驯鹿: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亚洲沿岸向

12、西流,呈逆时针亚洲沿岸向东流,呈顺时针河流径流东部河流枯水期,西部河流断流,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出现结冰期东西部各河均进入汛期河流入海口盐度江河径流少,盐度大江河径流多,盐度小渔牧业带鱼汛 天山山麓牧场(针叶林)墨鱼汛 天山山腰牧场(高山草甸)农事冬小麦越冬生长期,兴修水利澳大利亚耕作闲期、牧羊忙季,江南农忙夏收夏种极地南极浮冰最少,南极科考佳期南极浮冰最多,北极科考佳期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1.对流层的特点: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包含臭氧层。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短波)(12h max)-地面增

13、温-地面辐射(长波)(13h max)-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长波)(14h max)-大气保温。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选择性 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 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 云层)。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阴天的昼夜温差小,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7.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8.气温的水平分布:纬度分布:纬度

14、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海陆分布:夏季 陆地海洋,冬季 海洋陆地;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9.气温年较差: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10.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岸风)干(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11.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