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测试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6168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4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测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一课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同步测试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20 题;共题;共 40 分)分) 1.有人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正式诞生于( )时期。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2.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 ) A. 商周时期 B. 明清时期 C. 隋唐时期 D. 西晋时期 3.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 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朝代( ) A

2、.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4.南水北调工程(如图)东线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京杭大运河是哪个朝代修建 的( ) A. 秦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宋朝 5.古代皇帝一般都有自己的年号。隋文帝的年号是( ) A. 武德 B. 开皇 C. 贞观 D. 大业 6.三国演义卷首语这样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西晋到南北朝近 300 年分裂、对 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 A. 秦朝 B. 东晋 C. 隋朝 D. 元朝 7.( )统治时期形成了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2 A. 唐太宗 B. 汉文帝 C

3、. 隋文帝 D. 隋炀帝 8.大型电视纪录片科举以宽阔的视野、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兴革存废。 下列内容中,在这一纪录片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东晋:官员正在发布考试选拔官员的公告 B. 隋文帝:官员正在考场进行监考 C. 隋炀帝:一些考生正在观看成绩榜 D. 隋炀帝:一名进士朝见隋炀帝 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 人。 ”这首诗歌赞颂的是我国古代的( )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 10.学习历史,不可忽视教材附录中的“大事年表”。公元 589 年是“大事年表

4、”众多年份中的一个,这一年发生 的重要事件应是( ) A. 杨坚称帝,建立隋朝 B. 隋灭陈,统一全国 C. 李渊起兵,攻占长安 D. 江都兵变,炀帝被杀 11.下列各项制度中,为隋朝创立的有( ) 郡县制 均田制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A. B. C. D. 12.三国演义卷首语这样说:“有道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们知道中国历史在东汉末年到南 北朝近 400 年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你知道隋统一时间是 A. 581 年 B. 589 年 C. 618 年 D. 605 年 13.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 独一无二的。 ”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

5、 该是( ) 3 A. 扬州、北京 B. 杭州、北京 C. 杭州、扬州 D. 广州、北京 14.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 ) A. 隋文帝时 B. 隋炀帝时 C. 武则天时 D. 唐玄宗时 15.2017 年期间,习近平指出,党和政府坚决要“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 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 ”以下比较注重对官吏考核的皇帝,归纳完整的选项是( ) 隋炀帝 唐太宗 唐玄宗 魏征 A. B. C. D. 16.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通济渠 永济渠 邗沟 江南河 A. B. C. D. 17.位

6、于咱们桂林兴安县境内的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007 年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 遗产预备名单 。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 河的中心是( ) A. 长安 B. 涿郡 C. 余杭 D. 洛阳 18.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19.隋朝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而短暂的璀 璨辉煌。它的都城在( ) A. 北京 B. 长安 C. 洛阳 D. 建康 20.

7、隋朝的建立者及时间分别是( ) A. 隋文帝杨坚,581 年 B. 隋文帝杨坚,589 年 C. 隋炀帝杨广,581 年 D. 隋炀帝杨广,589 年 二、材料分析题(共二、材料分析题(共 2 题;共题;共 45 分)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绂(世家大族)望继世”。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4 请问答: (1)材料一中的“科第之设”是指的哪一制度的创立?它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 (2)这种制度在唐朝的常设科目有哪两种? (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

8、(4)这种制度直接导致唐朝哪一文学形式进入繁荣的黄金时代?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 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 材料二:“唐朝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即位后,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大 学舍,增加学员。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极严,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唐玄 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 请冋答: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指我国的哪一选官制度?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它诞生于哪个朝代?

9、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完善该选官制度的皇帝及受其直接影响的行业(部门)?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创立殿试制度的皇帝及宋朝对此制度的政策? (4)该选官制度在中国维持了多少年? (5)依据材料,归纳该选官制度的好处? 5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诞生。由此可知,科举制度诞 生于隋炀帝时期。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科举制的知识。 2.【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隋唐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战 乱后,

10、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589 年,隋朝灭陈,统一了全国,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第 二次大一统时期-隋唐时期,本题选 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国古代史上的三次大一统同学们要识记:第一 次 公元前 221 年 秦始皇消灭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次 公元 851(或 590)年 隋文帝杨坚 开皇九年(589 年) 二月,灭南朝陈,俘虏陈后主,开皇十年(590 年)九月,控制岭南地区的冼夫人归附隋朝,至此,天下一 统 第三次 公元 1276 年,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发兵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 ,统一了中国全境。 3.【答案】A 【解析】 【分析】与“

11、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正式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隋文帝开始用分 科考试繁荣办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科举制度在清朝末年被废除。故选 A 项。 【点评】隋唐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答案】B 【解析】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京杭大运河就是隋朝时期开凿的隋朝大运河。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以洛 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

12、系,全长两千多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 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 5.【答案】B 6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隋的统一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 课隋的统一与 大运河,第一子目隋的统一中的内容:“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 ”可知,故选 B。A 选项是唐高祖的年号。C 选项是唐太宗的年号。D 选项是隋炀帝的年号。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隋的统一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隋的统一的时间、 概况和影响。 6.

13、【答案】C 【解析】 【分析】中国历史经历了从西晋到南北朝近 300 年分裂、对峙后,589 年,最终为隋朝所统一。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隋朝统一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7.【答案】C 【解析】 【分析】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 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开皇之治,知道隋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的治世局面。 、 8.【答案】A 【解析】 【分析】科举制度在隋朝创立的,东晋时不可能出现官员正在发布考试选拔官员公告的情景。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科举制度。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隋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