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长沙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5798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长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长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长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长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长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长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语文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 长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课时作业 单独成册 对应学生用书第 79 页 一、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生就是这样令人感慨:毕业分手的时候,大家是 的青年;而今再见,大家都已华发苍颜。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强调,打造一支 的作家队伍是中国作协的一项重要工作。 换届后的班子成员,平均年龄 40 岁,可谓 ,相信他们应该不会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 A年轻有为 风华正茂 年富力强 B年富力强 风华正茂 年轻有为 C风华正茂 年富力强 年轻有为 D风华正茂 年轻有为 年富力强 解析: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 貌。年轻有

2、为: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作为了,形容一个人很年轻但是很优秀。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 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橘子洲因为伟人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而闻名天下。所以,湘江洪水退去后的橘子洲,柑橘 树依旧繁茂,群众的生活在逐渐恢复。 B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情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 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C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围绕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 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D当历史的脚步蹒跚到 1925 年,毛泽东重游故地,一阕气势磅礴、雅韵悠长的沁园春长

3、沙将 “指点江山”的豪气尽显无遗。 解析:A 项,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删掉“所以” ;B 项,宾语残缺,缺宾语中心词“记载” ;C 项,句 式杂糅, “围绕”与“以为中心”重复,造成句式杂糅。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一年四季,最容易让人动心动情的,大概莫过于秋天了, , , , , , ,借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所以前人的诗句中有“秋月春风等闲度”的感叹 想到已经远去的春天 没有人会无动于衷 就连人的情绪都会像那树叶一样被轻轻地掀动 万 物开始萧瑟,凉风日渐劲吹 想到就要来临的冬天 A B C D 解析:分析横线前面提到的“一年四季” ,可

4、以推断出“秋天了”后面应该是对秋天的整体描写以及 秋天与其他季节的对比;分析横线后的“借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可以推断出其前面应该是人们对秋天的感 悟。由此可以推断出,第一个横线处应填,最后一个横线处应填,C 项的排序正确。 答案:C 二、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 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 “鲜” ,然后分写“花” “叶” “色” “香” ,

5、并用“幽泉” “朝日” “绿水” “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 “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 态写得生动传神。 C诗中“秋花”对“密叶” , “绿水”对“青烟” ,对仗工整,这正体现了古体诗严格要求对仗的特点。 3 D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 霜中无奈凋零。 E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解析:C 项,古体诗在对仗上没有严格要求;E 项, “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在诗中不典型,更谈不上“充 满” 。 答案:CE 5这

6、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 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 , 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 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 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有关题目。 牡 丹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

7、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从去年与牡丹的相聚落笔,把人世间的深厚情意浓缩在重逢的特定场景之中。 B颔联中“巫峡散”承上文的怨别离,拈来巫山云雨的故事,给人花之恋抹上梦幻的色彩。 C颔联“武陵期”典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的故事,用典新颖别致,饶有兴致。 4 D颈联以“馨香” “不语”刻画牡丹形象,又以“传情” “彼此知”关照前文。 E尾联回到现实,写作者于栏边安放了枕席,如对故人一般抵足而卧,互诉衷情。 答案:AE 7这前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1)久别不见的愁怨之情。去春牡丹凋零之时,诗人泪

8、湿红笺诉离情。 (2)不期而遇的喜悦之情。诗人在失望中与牡丹不期而遇,更感重逢的喜悦。 (3)心有灵犀的相知之情。人花相顾无言,但彼此心心相印。 (4)情意绵绵的相思之情。希望能陪伴在牡丹的身边,互诉相思之情。 三、语言运用 8把下面一段文字组合成一个长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胸怀天下、壮志凌云,是中华民族志士共同的精神特质。从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到毛泽东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不少名言都体现了这一特质。 答: 解析:短句变长句,落实“定” “嵌”二步即可。首先确定长句的主干,然后把其他内容作为修饰限制成 分(不能遗漏)嵌入主干句中。 答案

9、:(示例一)从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到毛泽东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 土当年万户侯” ,不少名言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志士胸怀天下、壮志凌云这一共同的精神特质。 (示例二)从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到毛泽东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 万户侯” ,不少名言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志士共同的精神特质:胸怀天下、壮志凌云。 (示例三)中华民族志士胸怀天下、壮志凌云这一共同的精神特质可以从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 云帆济沧海”到毛泽东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不少名言中体现出来。 9阅读下面一则漫画,按要求完成题目。 5 (1)描述画面主要内容(要求内容

10、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 答: (2)用一句话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 20 字)。 答: 解析:本题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描述画面,一是概括寓意,都是漫画常考的题型。描述的时候,首先 看漫画由几部分组成,主体是什么,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内容描述出来即可。这幅漫画由三个部分组成, 男子、门、文字的注释;可以按照男子、门、文字的内容这一顺序来描述。概括寓意,有文字注释的时候, 要重点关注注释;没有文字注释的时候,要重点关注漫画变形夸张的部分。 答案:(1)画面上是一位身材高大壮实、器宇轩昂的男子站在一道比他低了许多的打开的门前,门外展现 的是蓝天白云,阳光普照的美景。画的两边写了一句话:有些时候,你需弯下腰来,才能迈过一道门槛。 (2)人生的某些时候需要妥协。(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