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语文(四)(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4259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语文(四)(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语文(四)(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语文(四)(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语文(四)(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语文(四)(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语文(四)(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语文(四)(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语 文 (四)本试卷共12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

2、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 阅读题一、(2018届安徽省池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成人”教育理念源于孔子。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这是说,“成人”应该具备智慧、德性、意志、才艺等多方面素质。孔子认为其中德性最为重要,所以他又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种“成人”教育理念,深刻影响着后世教育家、思想家。宋代

3、以后各地兴起的书院,正是许多大儒努力实践“成人”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 书院“成人”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去功利化。宋代大儒朱熹曾经严厉批评当时的官学已成为学生追求功名利禄之所,仅仅培养学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功,这种教学只会“促其嗜利苟得、冒昧无耻之心,殊非国家之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曾经主持复兴岳麓书院的张栻也明确反对功利化教育,他和朱熹一样主张通过创办书院恢复孔子的“成人”教育理念。古代教育家批评的功利化教育,同样存在于当代教育中。例如,片面鼓励学生以考上重点大学为唯一目标,大学只是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得学校教育不能突出以人为核心,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

4、展。 古代书院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南宋时期的白鹿洞书院揭示综合了早期儒家“成人之教”的教育理念,特别强调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从自我修身、待人接物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南宋理学代表人物陆九渊明确反对片面的知识教育,强调读书多少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品质高下的唯一标准;读书不多的普通人,只要心地纯正,也可以成为君子。他创建象山精舍讲学,就是为了实践其教育理念。当代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忽视人格教育的问题,出现了片面知识化、商业化的倾向。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当今中国教育可以吸收古代书院重视人格教育的优良传统,努力

5、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古代书院还将“成人之教”引向家国情怀培养。书院教育的“成人”并不是“独善其身”的自我人格完善,而是要求将自我人格的完善与家国天下的事业结合起来。史书记载:“长沙之陷,岳麓诸生,荷戈登陴,死者十九。”宋末岳麓书院学生参加抗元斗争,大都壮烈牺牲,这正是“见危授命”的“成人”作为。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教育面向21世纪国际研讨会,将“学会关心”作为本世纪教育的基本方向,与会专家学者希望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关心人类的生存条件,等等。这正与我国人文教育传统相呼应。 可见,我国古代书院文化是21世纪人类教育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充分挖掘书院文化的精华,将其转化

6、为当代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中国特色大学文化。(节选自朱汉民书院“成人”教育理念的当代启示,2017年09月08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成人”教育理念虽源于孔子,但直到宋代书院兴起后才被许多大儒发扬光大。B.教育必须去功利化,不能成为追求名利的工具。在这一点上,古今都是相通的。C.古代书院重视人格教育,反对片面知识教育,认为君子不必读书,关键是心正。D.相对于自我人格完善而言,古代书院的“成人之教”更加重视家国情怀的培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揭示“成人”教育理念的起源,简要阐释其内

7、涵,指出其深刻影响。B.第二至四段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具体论述古代书院“成人”教育的特点。C.在论述书院“成人”教育特点时,文章以其对于当代教育的启示为立足点。D.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从古到今,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逻辑严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孔子看来,要想“成人”,就应当全面发展,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其中,德性是最重要的素质。B.宋代大儒朱熹反对功利化教育,严厉批评官学之弊,主张创办书院,以此恢复“成人”教育理念。C.忽视人格教育,片面追求知识化、商业化,这是世界性的教育问题。当今中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D.充分挖掘书院文化的精华,继承其中的“成人”教育

8、理念,就能建设和发展好中国特色大学文化。(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黑陶冯姚兴刚 熊孩子光知道败家,不知道过日子。娘拿一根木柴哆嗦着手敲打纪臣的头。窑口里的火正旺,映红了纪臣的脸膛,纪臣一句话不说,眼睛死死盯着窑口里的火。 娘说:“你爹活着的时候拧着你耳朵要你好好学,你死活不上心,现在你见谁家还用这些盆盆罐罐?你是不是嫌我死的晚了?一天到晚不挣钱瞎鼓捣。” 爹是远近闻名的黑陶冯,不过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 黑陶的技艺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到了爹这一辈,爹把黑陶做的黑中透亮,技艺已经炉火纯青,用石子一敲,发出清脆的瓷音,爹也落了个黑

9、陶冯的好名号。 特别是单干以后,下地用瓦罐捎稀饭,家里用瓦罐腌咸菜鸡蛋,就算院子里摆一盆不值钱的野花,那也是黑陶冯烧制的花盆,家里如果没有一件黑陶冯烧制的陶器,那这家人的日子也肯定过的不像话。 到了纪臣七八岁的时候,黑陶冯开始关起门偷偷传授技术。但纪臣不是个做学问的料,一天到晚就喜欢大街上疯跑,捉迷藏打群架,有好几次爹拧着纪臣的耳朵使用家法,纪臣老老实实服软,爹信以为真,一不注意,纪臣已经像猴子一样爬上窑顶,冲爹吐着舌头做个鬼脸,跳出院子跑了。爹跺着脚直骂败家玩意,气的上气不接下气。 在黑陶冯最辉煌的时候,却不知道敛财,他说:“庄稼人的日子紧巴,缺家什用,陶器虽然是黑的,但咱的心可不能黑。”

10、随着现代生活用品充斥市场,黑陶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到最后只剩下死了人摔的陶盆在用,黑陶冯的日子也开始清苦起来。 尽管日子清苦,但技艺是祖辈传下来的,说什么也不能毁在自己手里。纪臣的不用心,是黑陶冯心里最大的疙瘩。 受不了爹的叨叨,纪臣那年一气之下卷起铺盖进了城。爹跪在爷爷的坟前一声长叹,老泪纵横,最终把遗憾带进了坟墓里。 娘说:“是你个不成器的东西气死了你爹! ”娘一夜之间把窑扒了个干净。 打爹死了,娘笑过一次,那是自己结婚的时候。 娘对邻居说:“没想到俺家纪臣小学上到三年级,还能从潍坊领回一个戴眼镜的姑娘,大了有出息了,烧窑这活他不学就不学吧,反正以后也没人再用那些盆盆罐罐,以后讨了媳妇知道挣

11、钱过日子就中。” 日子舒坦了没几年。 纪臣突然把工作辞了,在院子里重新建了窑,一天到晚鼓捣陶胚。老婆一气之下回了城,街坊邻居背后议论纪臣精神不正常,娘的心也堵得不透气。娘说:“就算你烧出来现在也没人会用,顶多卖几个花盆也不够你孩子上学用,等你把家整散了,也把我气死了。” 纪臣说:“爹以前是工匠,我要做大师,爹以前烧给人家用,我烧出来是让人观赏的。” 纪臣说:“自打有了孩子,这几年整宿睡不好觉,我总得干出点事来,给孩子立个样子,也对得起爹的在天之灵,老祖宗的东西不能毁在我手里。” 纪臣说:“有一次无意参加一个工艺品展会,见人家的陶器远没有爹的水平高,却被奉为艺术,想起小时候爹对自己的良苦用心,现

12、在恨不得把肠子掏出来扔了。” 娘用木棍敲打纪臣的头,做你的春秋大梦。纪臣一言不发,死死盯着窑口的火,那窜动的火苗,把自己的心烤的火热。 出窑的那天,来了很多人围观,有看热闹的,也有来看本事的,还有县电台的记者,等着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 纪臣跑到爹的坟前磕了几个响头,又冲着窑口磕了几个头。 一件件黑中发亮的花瓶、兰花盆、砚台从窑口递出来的时候,围观的人都伸长了舌头。纪臣抚摸着作品,每一件都在上面刻上了“黑陶冯”。 娘这次哭了,打爹死后,第一次见娘哭。(选自小说月刊2017年第6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叙写娘敲打、数落纪臣,既表现出他

13、的执着,也反映他的行为不被理解,同时巧妙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作为一种生活用品,黑陶退出历史舞台有其必然性。但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有存在的必要。C. 自打爹死后,娘因儿子结婚而笑,因儿子成功烧制黑陶而哭。这一“哭”一“笑”,相反相成,均表现了娘的喜悦和欣慰。D. 小说巧妙地运用插叙手法,既自然地交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又使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体现了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5. 小说中黑陶冯(纪臣的爹)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6. 画线的三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予以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7-9题。材料一: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日前修改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新增“留守儿童保护”专门章节,其中提出父母外出后应当与留守儿童每个月至少联系一次,及时了解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 这一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不仅要求民政部门会同教育、公安等部门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平台,还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此外,还规定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定期将留守儿童监护、抚养和身心健康情况报县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摘编自2016年12月6日广州日报)材料二: 目前中国共有6102.55万留守儿童,长期过着没有父

15、母相陪的“一个人”生活。而湮没在历史时光中的留守者,至少有整整一代人。 过去一直说如何重视,但具体到哪个部门负责,没有明确。这次明确了联席会议制度由民政部牵头,是二十几年来的第一次。儿童不再留守,就是要让他们与父母团聚。让父母返乡,还是让孩子随迁?学者段成荣的建议是,从制度上创造条件,让孩子跟着父母进城。 大学毕业后,黄湘洁做了一个“逆历史潮流”的选择:留在家乡湘西的老司岩千年古寨,当一名幼儿园老师。黄湘洁的故乡在湖南老司岩,明清时期曾富贾云集的千年寨子,今天一切依旧保持地理原貌很陡很长的石板路,村口岩壁上比谁都老的古树,还有躺在荒野中间破败的祖屋。寂静,是最大的变化。今天的老司岩仅185户农家,685人,外出务工人员占去一半。留守儿童39名,孤儿2名。 1984年,一纸中央文件松开了乡村户籍人口“自由出入”城市的高墙。仅1989年,中国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就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200万人迅速蹿到了3 000万人。即使闭塞如老司岩这样的古寨,也在错过第一波打工潮后听到了风吹草动。1992年,黄湘洁的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下她和姐弟三人独守家中。那年黄湘洁两岁。 “当时的乡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