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单元卷:第十三单元原子物理B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2245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单元卷:第十三单元原子物理B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单元卷:第十三单元原子物理B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单元卷:第十三单元原子物理B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单元卷:第十三单元原子物理B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单元卷:第十三单元原子物理B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单元卷:第十三单元原子物理B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单元卷:第十三单元原子物理B卷(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物理(B)卷第十三单元 原子物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 (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元素都有可能发生衰变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和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2. 用哪种方法可以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率()A. 把该元素放在低温阴凉处B. 把该元素密封在很厚的铅盒子里C. 把该元素同其他的稳定元素结合成化合物D. 上述各种方法都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率3关于光电效应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生光电效应时,不改变入射光的频率,增大入射光强度,则单位时间内从金属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增多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跟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发生光电效应的反应

3、时间一般都大于107 sD只有入射光的波长大于该金属的极限波长,光电效应才能发生4在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成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5. 一群氢原子由n1的状态激发到n4的状态,在它回到n1的状态的过程中,有以下说法:可能激发出能量不同的光子只有3种 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可能发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为12.75 eV 可能发出光子的最小能量为0.85 eV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 B C D6由于放射性元素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中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Np经过一系列衰变和衰变后变成

4、Bi,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Bi的原子核比Np的原子核少28个中子BNp经过衰变变成Bi,衰变过程可以同时放出粒子、粒子和粒子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衰变和4次衰变DNp的半衰期等于任一个Np原子核发生衰变的时间7. 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1的中子和另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2的氘核同向正碰后结合成一个氚核,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长为()ABCD8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光子能量范围(eV)1.612.002.002.072.072.142.142.532.532.762.763.10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发射出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其颜色分

5、别为()A红、蓝靛B红、紫C橙、绿 D蓝靛、紫9. 以下关于玻尔原子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不是任意的B. 电子在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稳定地产生电磁辐射C. 电子从量子数为2的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3的能级时,要辐射光子D. 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只有某些频率的光可以被氢原子吸收10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闭合开关S,用频率为的光照射光电管时发生了光电效应。图乙是该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 的关系图像,图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a,0),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0,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普朗克常量为hB

6、断开开关S后,电流表G的示数不为零C仅增加照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D保持照射光强度不变,仅提高照射光频率,电流表G的示数保持不变11. 据媒体报道,叛逃英国的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在伦敦离奇身亡。英国警方调查认为毒杀利特维年科的是超级毒药放射性元素钋(Po)。若元素钋发生某种衰变,其半衰期是138天,衰变方程为PoPb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发生的是衰变BY原子核含有4个核子C射线是衰变形成的铅核释放的D200 g的Po经276天,已发生衰变的质量为150 g12核反应堆是利用中子轰击重核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UnBaKraX是反应堆中发生的许多核反应中的一种,

7、X是某种粒子,a是X粒子的个数,用mU、mBa、mKr分别表示92U、Ba、Kr核的质量,mX表示X粒子的质量,c为真空中的光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X为中子,a2BX为中子,a3C上述核反应中放出的核能E(mUmBamKr2mX)c2D上述核反应中放出的核能E(mUmBamKr3mX)c213. 氦原子被电离出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 eV,氦离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粒子中,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A. 54.4 eV(光子) B. 50.4 eV(光子)C. 48.4 eV(电子) D. 42.8 eV(光子)1

8、4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B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C已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放出的射线能使某金属板逸出光电子,若增加射线强度,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D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二、(本题共2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

9、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分)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管产生的电流的电路图,A、K是光电管的两个电极,已知该光电管阴极的极限频率为0.现将频率为(大于0)的光照射在阴极上,则:(1)_是阴极,阴极材料的逸出功等于_。(2)加在A、K间的正向电压为U时,到达阴极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_,将A、K间的正向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情况是_。(3)为了阻止光电子到达阳极,在A、K间应加 U反_的反向电压(4)下列方法一定能够增加饱和光电流的是_。A照射光频率不变,增加光强B照射光强度不变,增加光的频率C增加A、K电极间的电压D减小A、K电极间的电压16(14分)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

10、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衰变。放射出的粒子(He)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以m、q分别表示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1)放射性原子核用X表示,新核的元素符号用Y表示,写出该衰变的核反应方程。(2)粒子的圆周运动可以等效成一个环形电流,求圆周运动的周期和环形电流大小。(3)设该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都转化为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新核的质量为M,求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m。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物理(B)卷第十三单元 原子物理 答 案一、 (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

11、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答案】A2.【答案】D3【答案】A4【答案】C5.【答案】D6【答案】C【解析】Bi的中子数为20983126,Np的中子数为23793144,Bi的原子核比Np的原子核少18个中子,A错误;Np经过一系列衰变和衰变后变成Bi,可以同时放出粒子和粒子或者粒子和粒子,不能同时放出三种粒子,B错误;衰变过程中发生衰变的次数为7次,衰变的次数为27(9383)4(次),C正确;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数原子核不适用,选项D错误。7.【答案】A【解析】中子的动量p1,氘核的动量p2,同向正碰后形成的氚核的动量p3p2p1,所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长3,A正确。

12、8【答案】A【解析】计算出各种光子能量然后和表格中数据进行对比,便可解决本题。氢原子处于第四能级,能够发出12.75 eV、12.09 eV、10.2 eV、2.55 eV、1.89 eV、0.66 eV的六种光子,1.89 eV和2.55 eV属于可见光,1.89 eV的光子为红光,2.55 eV的光子为蓝靛光。9.【答案】AD【解析】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就是电子运行的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是不连续的.假设之二就是电子在特定轨道上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只有在不同轨道间跃迁时才会产生电磁辐射,故A正确,B错误;氢原子在不同轨道上的能级表达式为EnE1,电子从量子数为2的能

13、级跃迁到量子数为3的能级时能量增大,要吸收光子,故C错误;由于氢原子发射的光子的能量满足EEnEm,即E1E1h,所以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只有某些频率的光可以被吸收,故D正确。10【答案】AB【解析】由hW0Ek,变形得EkhW0,可知图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即h,故A错误;断开开关S后,初动能大的光电子,也可能达到阳极,所以电流表G的示数不为零,故B正确;只有增大入射光的频率,才能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度无关,故C错误;保持照射光强度不变,仅提高照射光频率,单个光子的能量增大,而光的强度不变,那么光子数一定减少,发出的光电子数也减少,电流表G的示数要减小,故D错误。

14、11.【答案】BCD【解析】根据衰变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放出的粒子Y的质量数为2102064,电荷数为84822,即Y为粒子,Y原子核含有4个核子,即该元素发生的是衰变,选项A错误,B正确。衰变形成的铅核处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射线,选项C正确.根据半衰期的意义,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余,即200 g的Po经276天,已发生衰变的质量为150 g,选项D正确。12【答案】BC【解析】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则知UnBaKraX中X为n,a3,则A错误,B正确;由Emc2可得:E(mUmXmBamKr3mX)c2(mUmBamKr2mX)c2,则C正确,D错误。13.【答案】AC【解析】由玻尔理论可知,基态的氦离子要实现跃迁,入射光子的能量(光子能量不可分)应该等于氦离子在某激发态与基态的能量差,因此只有能量恰好等于两能级差的光子才能被氦离子吸收;而实物粒子(如电子)只要能量不小于两能级差,均可能被吸收。氦离子在图示的各激发态与基态的能量差为:E1EE10(54.4 eV)54.4 e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