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学期 初三历史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 (带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1817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下学期 初三历史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 (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下学期 初三历史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 (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下学期 初三历史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 (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年下学期 初三历史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 (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年下学期 初三历史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 (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下学期 初三历史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 (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下学期 初三历史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 (带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历史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1. 【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亚欧大陆北部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几个世纪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材料一 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敏锐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立与整个资本主义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世界上下五千年材料二 1921年春,苏俄发生大面积灾荒,3000多万老百姓挣扎在饥饿的边缘然而这个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一切富农甚至借机拿起武器,连十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的坚强堡垒喀踉施塔得的水兵们也支持农民的要求。大国崛起材料

2、三 70多年前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和平带来空前灾难。世界各国人民同仇敌忾,携手反击法西斯侵略者,保卫世界和平。苏联军民浴血奋战,从保卫家园到攻克柏林,2700万苏联军民献出了宝贵生命,谱写了惊天动地的壮丽篇章。英雄的苏联军民不仅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尊严,而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胡锦涛主席会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代表时的讲话1小题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那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列宁;十月革命。2小题2.材料二中的这个政策指什么?为了挽救材料中描述的危机,苏俄又采取了什么政策?答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3小题3.

3、概括指出材料三中是如何评价苏联军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的?答案:苏联军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莫斯科保卫战(或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给日本关东军以歼灭性打击。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内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20世纪20年代,他领导这个国家进行“伟大实践”的经济措施是新经济政策。第(2)问,根据材料二的内容“1921年春这个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政策指的是十月革命后实行

4、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了挽救材料中描述的危机,苏俄在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第(3)问,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可以概括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军民进行了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出兵中国东北,给日本关东军以歼灭性打击;为二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 【综合题】改革影响着世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015年被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是人类历史的鲜明主题,每一次改革都引人深思。【破旧立新的改革】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

5、化。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以退为进的改革】材料二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应对危机的改革】材料三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解说词1小

6、题1.改革必然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商鞅变法中最直接触动旧贵族“奶酪”的措施是什么?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又是什么?答案: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小题2.材料二中说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答案: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或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中)。3小题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哪里?答案:罗斯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小题4.【感悟改革】

7、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答案:改革史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要坚定不移的实行改革;改革要有创新精神,灵活应变;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符合本国国情。(至少写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中最直接触动旧贵族“奶酪”的措施是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第(2)问,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第(3)问,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是罗斯福;

8、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第(4)问,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3. 【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他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推

9、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1小题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思想?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哪一个国家?答案:思想:人文主义。国家:意大利。2小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所依据的要法律文献是什么?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答案:文献:权利法案;政治体刷:君主立宪制。3小题3.根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有何创新之处?答案:加強国家対经济的干预。4小题4.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思想解放: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发展的改革。(答出

10、任意一点即可;围绕题意,言之有理亦可。)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文思想。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第(2)问,根据材料二“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所依据的要法律文献是权利法案;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第(3)问,根据材料三“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创新之处在于加強国家対经济的干预。第(4)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文艺复兴是思想解放:

11、君主立宪制的创立是制度创新;罗斯福新政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改革等。4. 【综合题】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战争带来的伤痛人们从未忘记,这100年来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远远没有完成。我们研究战争,反思战争,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张瑞德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二 1919年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西方的相互关系,但在

12、远东、太平洋地区,他们之间的矛盾仍很尖锐,各国海军军备竞赛加剧。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了一次会议,参加国有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会议实际是在美、英、日三国操纵下进行的。 罗伯特E勒纳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联盟内部,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材料四 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