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学期 高二化学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带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61803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下学期 高二化学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下学期 高二化学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下学期 高二化学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下学期 高二化学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下学期 高二化学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下学期 高二化学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下学期 高二化学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带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 绝密启用前 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开学月考压轴题特训 化化 学学 1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 CO、CO2 和 H2)在催化剂作用 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CO(g)2H2(g) CH3OH(g) H1 CO2(g)3H2(g) CH3OH(g)H2O(g) H2 CO2(g)H2(g) CO(g)H2O(g) H3 (1)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CO HO CH E/(kJmol 1) 436 343 1 076 465 413 由此计算 H1 kJmol-1;已知 H258 kJmol-1,则

2、 H3 kJmol-1 。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2CH3OH(l)3O2(g)=2CO2(g)4H2O(g) H1 275.6 kJmol 1 H2O(l)=H2O(g) H44.0 kJmol 1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已知: P4(白磷,s)+5O2(g)=2P2O5(s) H1 4P(红磷,s)+5O2(g)=2P2O5(s) H2 比较反应中 H 的大小: H1 H2(填“”、“”或“=”)。 (4)已知:稀溶液中,H +(aq)+OH(aq)=H O(l) H=57.3 kJ ,则浓硫酸与稀氢氧 化 钠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

3、放出的热量 57.3 kJ(填“”、“”或“=”)。 2在 2L 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 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 表: 时间/s 0 1 2 3 4 5 2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02 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v(NO) , v(O2) 。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 逆(NO)2v 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

4、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及时分离出 NO2 气体 b增大 O2 的浓度 c扩大容器体积 d选择高效催化剂 350 mL 0.50 molL 1 盐酸与 50 mL 0.55 molL1 NaOH 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 过测定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 60 mL 0.50 molL 1 盐酸跟 50 mL 0.55 molL1 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 验相比,所放

5、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 “不相等”) (5)用 50 mL 0.50 molL 1 CH COOH 溶液(已知 CH COOH 电离时吸热)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33 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1)反应 Fe(s)CO2(g) FeO(s)CO(g) H1,平衡常数为 K1;反应 Fe(s)H2O(g) FeO(s) H2(g) H2,平衡常数为 K2;在不同温度时 K1、K2 的值如下表: 3 700 900 K1 1.47 2.15 K2 2.38 1.67 反应 CO2(g)H2(g) CO(g)H2O(g)

6、H 的平衡常数为 K,则 H (用 H1 和 H2 表 示),K (用 K1 和 K2 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 CO2(g)H2(g) CO(g)H2O(g)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能判断 CO2(g)H2(g) CO(g)H2O(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字母)。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 正(H2)v 逆(H2O) Dc(CO)c(CO2) (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 CO2 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 FeO(s)CO(g) H0,CO2 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

7、数为 ;若铁粉足量,CO2 的起始浓度为 2.0 molL-1,则平衡时 CO 2 的 浓度为 molL 1。 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 增大的是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的 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5以下是各类原电池问题: (1)右图是铜锌原电池,某同学做完实验后记录如下: Zn 为正极,Cu 为负极 电解质溶液 pH 不变 电子流动的方向为: ZnCu Cu 极上有氢气产生 若有 1mol 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氢气 0.5 mol 该原电池产生氢气的速度比没有导线相连时慢 上述记录中描述正确的是 (2)有关如右图所示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盐桥中装有含琼胶的 KC

8、l 饱和溶液) A反应中,盐桥中的 K+会移向 CuSO4溶液 B取出盐桥后,电流计依然发生偏转 C铜片上有气泡逸出 4 D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改变 (3)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 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 CuSO4溶液。 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4)2006 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燃料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 着酶的电极,它们处于充满空气和少量氢气的玻璃槽中。由于气体可以混合

9、从而省去了昂贵的燃料 隔离膜,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边为该电池的负极 B该电池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C该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 D该电池正极反应为:O24e2O2 6(8 分)为测定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 1000 mL 呼出的气体通入 50.0 mL 氢氧化钡溶液中, 使其完全吸收,过滤后取 20.0 mL 澄清溶液,用 0.100 molL1盐酸滴定,当耗去 20.4 mL 盐酸时恰好 完全反应。另取 20.0 mL 原氢氧化钡溶液,用同种盐酸滴定,耗去 36.4 mL 盐酸时,恰好反应完全。试 计算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百分含量(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

10、测定)。 5 参参 考考 答答 案案 1(1)99 41 (2) CH3OH(l) O2(g)=CO2(g)2H2O H725.8 kJmol1 6 (3) (4) 2(1) K (2) 3.0103 mol/(Ls) 1.5103 mol/(Ls) (3) bc (4) b 3(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不相等;相等 (5)偏小 4(1)H1H2; ;吸热 BC (2)2.0 ;0.67 A 5.(10 分)(1) (2)A (3) D 加 CuSO4溶液后,构成 FeAg 原电池,Fe 溶解,质量减小; Cu2在银圈上得电子,沉积在 Ag 上,质量增加 (4)C 6(共 8 分)4.48%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