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上传人:圣*** 文档编号:87959442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65.150B52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45/T XXXXXXXXX代替DB 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ish culture in thermal flowing water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本稿完成日期:2017.11.28)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5/T XXXXXXXXX前言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提出。本标准由柳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军、文衍红、黄杰、罗福广、刘俊玲、司徒玲

2、、周焕佳、罗通、刘霞。IDB45/T XXXXXXXXX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温流水养鱼的环境条件、鱼池建造、鱼池准备、苗种放养、投饲管理、日常管理、鱼病防治和捕捞出池。本标准适用于温流水池塘养殖淡水鱼类。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 无

3、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用于本标准温流水养鱼利用常年水温稳定在1835范围的流水水源(包括常见的自然温泉水、涌泉水、暗河水、深井水、地热水、深水水库底排水等,火电厂和钢铁厂等工厂排出的冷却水),采用开放式的池塘流水养鱼的方法(不包含封闭式流水养鱼方法,比如工厂化水流水养鱼和循环水流水养鱼)。4 环境条件4.1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361的要求,交通便利,电源充足,不易受洪涝灾害影响。4.2 水源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要求,温流水常年水温1835。4.3 排放水养殖排放水应符合SC/T 9101的一级排放要求。如果达不到一级排放标准,应通过加大流水量或

4、减少养殖量、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等解决。5 鱼池建造鱼池建造应符合表1的要求。鱼池还应配备增氧机、投料机及配套的电器等设备。表1 鱼池建造要求项目建造要求位置选择靠近水源且池塘建成后池水能自然流进和排出的位置建造鱼池;水源到鱼池的距离超过50 m距离,应建设或安装密封管道面积100 m23000 m2形状依地势建造,方形或圆形,能使池水充分对流和交换池深1.0 m3.0 m池堤用石头、混凝土、砖块、水泥板等坚固防水材料垂直建筑或在池内面小坡度护坡,高度1.5 m3.5 m,宽度建筑0.3 m0.5 m池底水泥硬化或挖至硬泥底,入水口到出水口有一定的坡降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安装可调节水位的闸门和金

5、属拦鱼栅6 鱼池准备6.1 设施设备检修检修鱼池闸门和拦鱼栅、增氧机、投料机及其它电器等,清整修理进排水管道,准备饲料、药物、渔具等。6.2 鱼池消毒苗种入池前7 d10 d,清理干净鱼池,放干池水曝晒7 d后,注水30 cm50 cm,用生石灰对全池和渠道进行消毒,用法用量按NY 5071的规定执行。消毒7 d后注满池水投放苗种。7 苗种放养7.1 苗种质量放养的苗种来源于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良种场或苗种繁育场,个体体质健壮、无伤无病、规格整齐,经检疫合格。7.2 放养时间罗非鱼、淡水白鲳在每年3月12月,在2228范围时,即可将室外池塘苗种捕捞搬运至温流水池放养,其它鱼类苗种全年可放养。放养

6、时,运输苗种的水体温度与温流水鱼池的水温相差不超过2。7.3 放养品种、规格、密度 鱼种培育放养规格全长5 cm/尾,放养密度150尾/m21 500尾/m2 。 成鱼养殖放养品种、规格、密度见表2。表2 鱼种放养品种、规格、密度表品 种规格g/尾密度尾/ m2罗非鱼、淡水白鲳253075草鱼、青鱼、倒刺鲃501530鲤鱼、鲫鱼、黄颡鱼2030100斑点叉尾鮰3030100鳜鱼、鲈鱼5015307.4 苗种消毒苗种入池前,用20 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浴15 min30 min。使用其它药物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8 投饲管理投喂浮水性膨化配合饲料,饲料质量安全应符合NY 5072规定。投

7、喂管理遵循定质、定量、定时和定位“四定”投饲原则。严格控制投喂量,每次投喂不应有过剩饲料,如发现饲料过剩应及时清理干净,并减少投喂量。鱼种培育饲料蛋白含量30%45%,日投饲率为体重的5%10%,日投喂次数46次。成鱼养殖饲料粗蛋白含量要求、日投饲率和日投喂次数见表3。表3 成鱼养殖饲料粗蛋白含量要求、日投饲率和日投喂次数品 种饲料粗蛋白含量%日投饲率%日投喂次数次/d罗非鱼、淡水白鲳26303523草鱼、青鱼、倒刺鲃25303523鲤鱼、鲫鱼30353523斑点叉尾鮰30333523鲈鱼、黄颡鱼35453523注: 日投饲率是指每日投喂的饲料总重量占池塘鱼总重量的百分比9 日常管理9.1 水

8、流调控苗种入池10 d内,先调节小流量水入池,使苗种适应流水环境,10 d后逐渐把水流量调到最大。对流量不稳定的水源,应配套相应的设施设备,以调节水流量保持水位相对平稳,并制定应对水源洪涝与干枯的应急方案。9.2 水温调控养殖过程应保持水温的相对平稳。对水温变化较大的水源,应配套补充或备用水源,通过调节不同水温的水源来保持水温相对稳定。冬季可通过在养殖池面上搭建塑料大棚保温。9.3 水质调控使用地下温泉水的水源应进行曝气增氧,使水体溶氧达到NY 5051的规定。9.4 巡池每天巡池2次以上,检查进排水、拦鱼栅、水温水位、机械设备、鱼类摄食和活动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9.5 建立档案应按水产

9、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农业部第31号令)要求,每个鱼池建立养殖档案,详细记录鱼苗放养、水温水质、饲料投喂、用药、抽检、销售等情况。10 鱼病防治10.1 预防措施选用优质苗种,放养鱼苗严格消毒,鱼池消毒彻底,定期进行底排污,保持鱼池清洁,保持水体流量和溶氧量充足。严禁过量投喂和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10.2 防治方法应通过镜检确定是否感染寄生虫;通过鱼体解剖采样培养确定是否是细菌疾病,并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对细菌病抗菌效果好的药物,对症下药,杜绝滥用药物。外用消毒或杀虫药时,全部或部分关闭进出水口后,进行全池泼洒,并开机增氧。内服药物可拌在饲料上投喂,药物使用应符合按NY 5071规定,用法用量

10、按药物说明使用。常见鱼病防治方法见表4。表4 常见鱼病及防治方法名称症状防治方法水霉病鱼体表伤处有棉絮状菌丝。镜检可确诊避免操作时损伤鱼体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浓度为0.1 mg/L0.2 mg/L,严重时0.3 mg/L0.6 mg/L,1次/d,连用3 d5 d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性原虫病寄生于鳃部,鳃丝肿胀、损坏、烂鳃。镜检可确诊先用硫酸铜浸浴鱼体,浓度为8 mg/L,5 min10 min,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浓度为0.5 mg/L0.7 mg/,1次/d,连用2 d3 d(小瓜虫病不宜采用本方法);后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浓度为0.1 mg/L0.2 mg/L(寄生

11、引起的二次感染严重时,浓度可用0.3 mg/L0.6 mg/L),1次/d,连用2 d3 d指环虫、中华鳋、鱼虱等寄生性蠕虫病寄生于鳃部,鳃丝肿胀、损坏、烂鳃。镜检可确诊先用精制敌百虫浸浴鱼体,浓度为20 mg/L30 mg/L,10 min15 min,或全池泼洒浓度为0.2 mg/L0.5 mg/,1次/d,连用2 d3 d(淡水白鲳禁止使用,斑点叉尾鮰、黄颡鱼慎用);后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浓度为0.1 mg/L0.2 mg/L(寄生引起的二次感染严重时,浓度可用0.3 mg/L0.6 mg/L),1次/d,连用2 d3 d表4(续) 常见鱼病及防治方法名称症状防治方法细菌性皮肤溃疡病、烂

12、鳃病、链球菌病、爱德华氏菌病、假单胞菌病等细菌性疾病体色发黑,皮肤溃疡、鱼体运动失衡,眼球外突,混浊发白,肛门红肿,腹部膨胀,腹水,膘腔内有土黄色浓汁贮积选择抗菌敏感度较高的国标内服渔药进行拌料投喂,用法用量和休药期按说明书使用;同时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浓度为0.1 mg/L0.2 mg/L,严重时0.3 mg/L0.6 mg/L,1次/d,连用3 d5 d11 捕捞出池达到上市规格时,未用药的,分批轮捕上市;已经用药的,执行NY 5071休药期的规定,休药期结束后,捕捞上市。用拉网捕捞或安装网箱诱捕(俗称地网)。诱捕网箱用尼龙网片制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上开口五面体,长15 m30 m,宽10 m20 m,深度2 m3 m。提前7 d在鱼池摄食区安装好,捕鱼前停喂1 d2 d,捕捞时投少量饲料诱鱼入网,起捕后用钢筛过滤或人工选大留小,装运上市。_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