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

上传人:圣*** 文档编号:87959418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公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无公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无公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无公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无公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公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奶牛饲养管理规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B3201/T 0292003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03-10-10实施2003-09-07发布无公害农产品 奶牛饲养管理规范DB3201/T 0292003DB3201南京市地方标准ICS 65.020.30B 431DB3201/T 0292003前 言本标准编写格式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本标准贯彻执行GB4143-1984牛冷冻精液标准、GB16567-1996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45-2001无公害食品 生鲜牛奶

2、、NY5046-2001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47-2001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48-2001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5049-2001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管理准则。本标准由南京市农林局提出。本标准由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涛、郗正林、赵正保、刘青、江凤龙、章熙霞、陈海军。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03年9月7日。I无公害农产品 奶牛饲养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 奶牛饲养的总则、牛舍建筑、奶牛育种、奶牛繁殖、饲料与添加剂、奶牛保健与疾病防治、挤奶、饲养管理、粪尿及排污处理、生产资料报表记录、贮存

3、与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奶牛养殖场及规范化奶牛生产小区的饲养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143-1984 牛冷冻精液标准GB16567-1996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18596-2001 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NY/T388-1999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5027-2001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45-2001 无公害食品 生

4、鲜牛奶NY5046-2001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47-2001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48-2001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5049-2001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管理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3 总则3.1水质质量应符合NY5027要求。3.2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88要求。3.3 奶牛无公害生产的生鲜牛奶理化指标应符合NY5045要求。4 牛舍建筑4.1牛场应地势高,交通便利,排水排污通畅,距主干道不少于500m。4.2牛场内应有充足的水源和足够

5、的电源。4.2.1牛舍应通风、明亮,排水通畅,并装有防暑降温设施。4.2.2散放式成母牛舍的饲喂隔栏间距大于65cm,牛床总长度2.5m,高出牛舍地面15cm。4.2.3栓系式成母牛舍牛床宽1.2m,长1.75m,前有食槽,后有粪沟,前后保持1%以上的坡度。4.3牛舍周围必须排污、排水通畅。5 奶牛育种5.1奶牛生产单位必须结合实际,制订奶牛群体改良的方向和计划。5.2系谱与资料记录5.2.1系谱是奶牛育种工作的最基本资料,必须记载及时、准确,有专人负责。5.2.2系谱内容应包括牛编号、外貌特征、来源、出生日期、初生重;三代亲本育种值、母亲第一胎和最高胎次产奶量和乳脂率;体型外貌线性鉴定;各阶

6、段的生长发育记录;检疫情况记录。5.2.3生产性能测定,可按每日三次挤奶实测记录泌乳牛日产奶量;亦可在泌乳期内按每月不定期三次全日实测记录,计算平均值为每月平均日产奶量。不定期(每月不少于三次)检测乳比重或密度、乳脂肪、乳蛋白质,有条件尽量实施DHI(奶牛群体改良)。5.3奶牛选种选配5.3.1应选择育种值为正值,生长性能总指数高的公牛精液进行配种。5.3.2选用性状相同、性能表现一致的优秀公母牛配种。5.3.3生产过程中母牛表现出某一低劣性状,可通过相应优秀性状的公牛加以改进。5.3.4选配公牛时应严格掌握控制血缘关系。5.4引种5.4.1奶牛必须来自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 5.4

7、.2凡引进的奶牛,必须具有完整系谱档案卡,并按照GB16567进行检疫。5.4.3引进的种牛应隔离30d以上,经兽医检疫部门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方可与原有牛群混养。5.4.4不应从疫区、不知疫情的地区引进种牛。5.4.5 凡引进的牛都应依据原有牛群统一编号,建立档案,牛号码应注在牛体的醒目处。6 奶牛繁殖6.1繁殖技术指标年受胎率90%;年情期受胎率50%;年繁殖率85%;平均产犊间犊410天;年空怀率10%;初产月龄27个月6.2繁殖技术6.2.1发情6.2.1.1奶牛发情周期一般为21d,发情症状有行为变化如不安、嗅闻、爬跨等和身体变化如外阴潮红、阴道粘膜潮红、肿胀、流粘液等。6.2.1.

8、2发情观察由人工授精员、挤奶员共同负责,以人工授精员为主,通过“四看”(神色、爬跨、外阴、粘液)观察出发情母牛。6.2.1.3发情观察每天至少进行三次并作记录,每次不得少于0.5h,每日总时间不能少于2h。6.2.2配种6.2.2.1禁止自然交配,育成牛达15月龄以上、体重达350kg以上就可配种,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应掌握在50d80d之间。6.2.2.2配种技术要求a)对发情期阴道分泌液呈明显不洁的牛不能给予配种,应及时给予治疗。对呈疑似不洁或有难配史的牛,可酌情配种,但应进行配后清宫。b)对于发情短促、持续期长或发情不明显的牛,配前应进行卵巢检查,触摸卵泡发育成熟状态,以便适时输精。c)输

9、精前必须用清水洗净牛外阴部,用干净毛巾或卫生纸由里向外擦干。d)输精时机应掌握在发情中后期,静立、接受爬跨和阴户流出透明液体量多且具有强拉丝性粘液是配种最适宜的时段。e)奶牛输精的方法是直肠把握法,输精前应检查子宫及卵巢滤泡发育的情况。f)当输精器(外有套管)接近子宫颈外口时,正确的方法是用把握子宫颈的手向阴道方向缓缓移动,使之接近输精器前端,而不是用力将输精器推向子宫颈。输精器前端在通过子宫颈的横行而不规则排列的皱褶时的手法是输精关键技术。应用改变输精器前进方向、回抽、滚动等操作技巧,使输精器柔顺地通过子宫颈,禁止以输精器硬戳的方法进入。输精结束,输精器应缓慢抽出,防止精液倒流或吸入输精管。

10、g)精液的输入部位是子宫体与子宫角的结合部,可将精液输入排卵侧的子宫角大弯部。h)输精枪护套管每牛每次一个,不可重复使用。在授精全过程中须保持清洁卫生。i)授精完毕后应及时正确地填写配种记录,清洗所有器具,切断相关电源,以防意外事故发生。6.3冷冻精液管理严格按照选种选配计划选购通过国家农业部鉴定的公牛站的良种精液,购买时应抽检其主要指标(活力、密度等),应符合GB4143的规定。6.3.1冻精贮存6.3.1.1合格冻精的包装袋上必须标明公牛号、批号、解冻活力,并贮存在超低温液氮罐内。6.3.1.2液氮罐应放置在清洁、干燥、通风处,周围不能有挥发性化学药品。罐内液氮面应保持在18cm以上,至1

11、6cm时应及时添加液氮。6.3.2冻精取出及解冻6.3.2.1需要取出冻精时,冻精袋提起应在罐口内3.5cm线以下,在寻找冻精超过10s时,应将冻精袋放回液氮内,然后再提起寻找。6.3.2.2冻精解冻的水浴温度在摄氏3638之间,水浴逗留时间为30s。解冻后的冻精应在15min内使用完。6.4妊娠诊断6.4.1母牛配种后45d50d,应由有经验的技术员进行早期妊娠检查。6.4.2配后60d以上,用直肠检查法判定受胎与否,并做好定胎记录。6.4.3在配后180d210d进行第二次查胎,确保有胎后应做好保胎工作,干奶前还应再作一次妊娠检查以防出现误差。6.5繁殖障碍母牛的管理6.5.1对逾14月龄

12、仍未见初情的育成牛;产后60d内乏情牛、妊娠检查未妊牛、异常发情牛、输精三个情期以上未妊牛,应做繁殖障碍的原因分析,检查内容包括子宫和卵巢的位置、大小、质地,卵泡和黄体的数目、位置、发育程度、有无异常(如滤泡和黄体囊肿、卵巢静止、持久黄体等)。6.5.2对产后70d未发情的牛、间情期超过42d,妊检发现的未孕牛,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诱导发情或治疗。6.5.3对产后非季节因素五个月以上的未孕牛应组织会诊。6.5.4对早期胚胎死亡、流产的牛,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治疗。必要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性流产应采取相应的卫生防疫措施。6.6繁殖记录及统计报表6.6.1发情记录:发情日期、开始时间、持续

13、时间、性欲表现、阴道分泌物状况等。6.6.2配种记录:配种日期、情期、与配公牛、输精部位等。6.6.3妊娠记录:妊娠检查日期、结果、处理意见、预产期、干奶期。6.6.4产犊记录:胎次、分娩日期及分娩情况、胎儿情况、犊牛性别、编号、体重、胎衣排出等。6.6.5建立年受胎率、年情期受胎率、平均产犊间隔、年繁殖率及产后5个月未孕率的年统计和分析报表。6.6.6制定繁殖计划表:每年10月应总结分析上一繁殖年度情况,11月下旬编排下一年度繁殖计划表(包括适配青年牛、成母牛),下一年度逐月配种繁殖计划。6.6.7建立繁殖月报和年报制度。7 饲料与饲料添加剂7.1奶牛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按NY5048执行。7.

14、2奶牛饲料的加工与贮备7.2.1依据不同生长阶段牛的饲料需要量,统筹安排,合理制定全年的饲料储备,参考量见表1。表1 不同生长阶段牛的主要饲料参考量饲料品种牛群分类成母牛(kg/头年)后备牛(kg)02月36月715月16投产精料28003600151820024068075014001600青贮玉米4000700030405006002500280045005000干草140018002535240300800100010001400糟渣24003000/青绿饲料50008000/120024003000400040005000块根2000/注:后备牛阶段如处青绿饲料旺季,可按每供应5kg青

15、绿料比例扣去1kg干草。7.2.2奶牛的精饲料可分为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精饲料的加工可分为粉碎、压扁,制成颗粒。粗饲料加工过程中应保证有3cm以上的长度。7.2.3青贮玉米在其制作过程中,应切碎、踩紧、压实,密封不渗水、不漏水、不积水。7.2.4饲料在贮存过程中应防止发酵、霉变、污染、结块及鼠虫害。应有出入库、用料和库存记录。7.3奶牛的日粮7.3.1粗饲料喂量按干物质计算一般为奶牛自身体重的1.5%2%,精饲料根据产奶量而定,日产奶20kg以下,精料用量为产奶量的1/4;日产奶20kg30kg,精料用量为产奶量的1/3;日产奶量30kg的精料用量为产奶量的2/5。7.3.2泌乳期奶牛粗饲料的最低饲喂量应占日粮中干物质的1/3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