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合集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87955594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合集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合集(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市区杨枫泉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一、基本情况林场基本情况市区林场位于市区街南部,与街社区村、村接壤。场内有一座水库贯穿南北,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7,适合各类树木生长。海拔最高94米,最低33.3米,地貌呈中间低平、四周山林环抱之势。场内交通便利,有一条水泥路直通场部,距107国道仅10余公里,距京珠、沪蓉高速互通15公里左右,距市和区均不到30公里,与周围各村均通有水泥路。林场现有山林面积731亩,其中松杂类187.5亩,竹子34亩,杉木395亩,茶叶79.5亩,柑桔35亩。低产林基本情况根据湖北省低产林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对低产林界定的标准,将

2、林分树高、蓄积生长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水平均水平低30以上;林分中同的树种组成占比重4成以下以及品种退化、老化、已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林列为此次低产林项目的改造对象。场内现有林地731亩,除187.5亩松杂树为生态公益林不得砍伐,其余509.5亩都是需改造的低产林地,其中杉木395亩,茶叶79.5亩,柑桔35亩。二、林场低产林原因分析一是造林质量差。造林管理粗放存在造林前没有规划设计好,造林不按适地适地树要求,再加上造林后管理粗放,只造少管,甚至不管,致使林地杂草丛生,环境恶化,林木生长缓慢,部分长成“小老头树”,有的甚至似灌木状,同时缺乏科学的抚育管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林相衰败,产量很低。

3、二是立地条件差。造林立地条件差也是林场低产林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绝大部分林地分布在立地条件差的山地上,高差大,坡度陡,地层薄,土质差。三是缺乏管理和抚育。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林场土地已流转,自栽植后从未进行抚育管理,造成产量低而不稳,致使形成低产林。三、低产林改造方式及内容低产杉木林。场内均为杉木纯林,为90年代初期栽植,蓄积生长量低于同类立地条件林木平均水平30以上,为“小老头林”, 更新改造实行皆伐,营造速生丰产林;低效经济林。主要树种为茶、柑桔。这两个树种已径严重退化和老化,产量低、品质差,林地清理后栽植高效经济林。由于场内四周环山的地貌,改造方式将对杉木林实行皆伐、对经济林实行更新,在

4、对这片山林统一完成全垦后,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适地适树的原则,重新区划小班、分配树种、分版块栽植树木。重新区划后栽植茶叶50亩;柑桔80亩;苗圃100亩;杉木280亩。四、林木采伐更新及林地清理林木采伐:采伐面积395亩,均采用块状皆伐,采伐强度为100。现场调查伐区面积,采伐蓄积量,采伐株数,初估出材量。伐后林地清理:现有114.5亩经济林早已老化或荒芜,要进行必要的林地清理;清理后,将留下的枝丫、树皮、废材等剩余物要及时清理运出利用。不要堆积在林地上,更不允许堆烧炼山。五、造林技术设计林种、树种选择:在林种选择上以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并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效经济林;

5、在树种选择上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立足本质以乡土树种为主。根据林场现有情况,对原有山林砍伐、全垦后重新区划地块,栽植茶叶50亩、柑桔80亩、苗圃100亩、杉木280亩。整地:采用全垦、抽槽整地的方式。造林株行距:杉木21.5; 柑桔24m; 茶叶0.31.5m;苗圃具体根据各树种实际决定。抚育设计:抚育时间为造林后前三年。第一年、第二年在夏、秋季各抚育一次,第三年在春季抚育一次;抚育内容为除草、松土、灌溉、除蘖、修枝、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护林防火等。需苗量:根据各树种的造林面积和造林设计密度,计算造林需的苗木总量为20.98万株。其中:杉木6.16万株,柑桔0.66万株,茶叶7.5万株,苗圃用苗6

6、.66万株。六、资金预算采伐费:采伐面积395亩,按2元/株,395亩0.03万株/亩2元/株23.7万元;林地清理费:低产林509.5亩,按0.02万元/亩,509.5亩0.02万元/亩10.19万元;种苗费:36.7万元。杉木6.16万株0.2元/株1.23万元柑桔0.66万株3元/株1.99万元茶叶50亩0.07万元/亩3.5万元苗圃100亩0.3万元30万元2019年普法工作计划七篇与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大讨论培训班学习心得八篇合集【篇一】为持续开展“七五”普法计划工作,我局严格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原则,继续以培养职工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目标,深入开展2019年学法普法

7、工作。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依法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按照“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我局紧紧围绕我县“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建设山区经济强县”的目标任务,继续坚持以“七五”普法规划为统领,将法治宣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进依法治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推进我县环保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基本目标局机关、环境监察大队、环境监测站干部职工学法率100%,考核率100%。综合治理年度考评普法工作得满分。无违法执法案件发生,行政处罚案件合格率100%。依法履行环保部门职责

8、,无不作为案件发生。三、加强领导,继续贯彻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一是建立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主要研究和探讨依法行政工作;二是全体干部职工会前学法制度,主要是局主要领导带头学法,并向广大干部职工宣传贯彻法治宣传教育的精神;三是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审核制度,主要是对涉及法律问题的重大事项在领导决策前组织法律咨询、研讨提出法律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律服务;四是建立年底学法用法考核制度,主要通过对广大干部职工全年的学法用法情况进行评级,对不学法、不懂法、不依法办事的干部不得重用提拔,不得评优。四、突出重点,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一是深入开展以环保法律法规为主的环境法治宣传教育。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

9、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点宣传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二是深入开展以学习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学习活动,在广大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国家根本大法、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权力与义务相一致等法治观念,促进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的形成。三是不断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的理念。四是组织干部职工岗前学法,使之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

10、严,违法必究”,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五是整合社会资源,运用有效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法治宣传”为新平台,大力宣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宣传的覆盖面。六是抓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针对环保工作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手段,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制订了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安排,对参加人员、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等作了详细按排。七是主动走访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安局等机关,就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建立工作机制,规范运作,提升成效。【篇二】根据中共荥经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荥经县司法局关于报送“谁执法谁普法”普法

11、责任清单和普法计划的通知(荥司法20194号)文件精神,为认真做好供销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结合我社工作实际,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各项责任的落实,特制定本年度普法计划。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供销系统服务三农的作用。2、基本原则。集中进行与长期坚持相结合,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单位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确保对社会舆论的正面引导,广泛深入开展法治主题宣传活动。二、 加大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全面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根据各

12、股室、基层社和社有企业、联系村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扎实推进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宗教活动场所。使法治教育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各类人群。及时总结活动经验教训,提高实际的宣传效果。要坚持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相集合,深入基层,深入联系村烟竹乡凤凰村,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律服务活动,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展览,做到主题鲜明、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三、 抓好学法用法,逐步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积极落实会前学法制度,有会必学,逢会必学,充分利用干部职工会和支部会,把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作为一向会议议程固定下来。制定本行业的法治知识宣传册,要求干部职工进行个人学习,掌握供销系统有

13、关法律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促进供销事业法治化管理。四、 落实痕迹管理,做好台账记录做到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分派专人负责工作,并及时留台账、档案,把痕迹管理做好。同时,抢抓实效性,第一时间上报信息材料。【篇三】为做好2019年度“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结合中心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部署要求,紧抓学习宣传贯彻宪法、法治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以提高干部职工法治素养为目标,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为主题,加大普法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计划、按步骤完成法治宣传教育重点任务,为“一区三基地”建

14、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七五”普法的顺利实施,为进一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保障中心法治建设发展,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结合中心实际,制定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由中心负责人涂英同志任第一责任人, 把建立普法责任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普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负责推进中心法治建设, 确保普法工作取得实效。三、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对中心涉及的法律法规详细梳理,结合中心工作实际,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列明重点任务、拟重点学习宣传的法律法规、重点普法对象、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将普法工作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并按照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要求和程序

15、予以公布。四、参加知识竞赛活动为弘扬宪法精神,树立法治信仰,利用“百万网民学法律”知识竞赛平台,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各类普法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中心干部职工学习法律的热情,推进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培育遵法守法、依法执法的良好氛围,并将个人参赛情况纳入中心年终绩效考核中。五、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展板、张贴海报等方式在辖属区域宣传法律法治文化,进一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大力学习宣传遵纪守法的先进典型,推动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使得全体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不断增强宪法意识,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一区三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六、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与精准扶贫志愿工作相结合,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活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到扶贫帮扶村,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活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精准普法,将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和法律法规有效结合,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针对性,突出协作性,提高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引导农民争做“法律明白人”,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提倡用法治的思维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积极拓宽普法宣传渠道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篇四】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