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05 考纲详解板块四 生活与哲学-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7954531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05 考纲详解板块四 生活与哲学-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专题05 考纲详解板块四 生活与哲学-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专题05 考纲详解板块四 生活与哲学-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专题05 考纲详解板块四 生活与哲学-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专题05 考纲详解板块四 生活与哲学-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05 考纲详解板块四 生活与哲学-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05 考纲详解板块四 生活与哲学-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解读 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重点难点热点快速突破生活和哲学 专题1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考纲原文】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是什么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作用 (2)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常考视角】视角1 依托中国古代思想,考查哲学的作用【例题】(201

2、7江苏政治)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 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BCD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的影响,不选;“尚圆”思维存在于普通中国人的结构中发展出来的,这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正确;故选C。视角2 依托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的话,考查哲学的起源和含义【例题】(2017天津文综)著名

3、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答案】D 【解析】本题是以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的话为背景材料,注意关键词,“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因此他这么讲的原因主要在于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D符合题意。A、B、C均与材料不符,排除。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纲原文】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哲

4、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实践 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和谬误 (10)认识过程

5、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无限性【常考视角】视角1 依托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考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例题】(2017新课标文综)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ABCD【答案】B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对材料要有整体而全面的了解。说法正确,材料中“因事

6、而化、因时而进、视角2 以科学成果为载体,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例题】(2017江苏政治)20 世纪 80 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答案】D 【解析】在科学家们设想的启发下,我国开展研究,成功发射量子通信卫星,这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

7、映象,A不选;“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不选;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是不正确的,C不选;在科学家们设想的启发下,我国开展研究,成功发射了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D正确。视角3 依托新兴职业,考查实践的概念和特点【例题】(2017江苏政治)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答案】D 【解析

8、】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A、B不选;新兴职业发展视角4 以袁隆平面对失败的态度为载体,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过程的相关知识【例题】(2017新课标II文综)2016年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论道理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BCD【答案】B 【解析】“广湘24S/R900”的测

9、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正确;认识主体的实践水平、价值观念等也会对获得真理性认识产生影响,错误;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也是有价值的,错误;此次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说明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正确;故选B。视角5 以恩格斯的话为载体,考查认识过程的相关知识【例题】(2017新课标文综)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局限

10、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BCD【答案】B 【解析】恩格斯认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这说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正确。故选B。视角6 以漫画的形式,考查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例题】(2016浙江文综)漫画水没多深提醒我们水没多深A失败是成功之母B客观事物是复杂的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

11、才能获得正确认识【答案】B 【解析】从画面上看,这是用一条一边非常深,而另一边非常浅的河来比喻股市复杂多变,一人站在水浅处说“水没多深”,这说明事物是十分复杂的,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B符合专题15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考纲原文】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优化方法 (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概念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普

12、遍性和特殊性 (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7)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的社会作用 【常考视角】视角1 以科学研究为载体,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例题】(2017江苏政治)有研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发芽率高达80%。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材料表明A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 B新事物具

13、有强大的生命力C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D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答案】C 【解析】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A错误;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是材料所强调的,B不选;视角2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背景材料,考查整体与部分的相关知识【例题】(2017新课标文综)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

14、,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答案】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人类发展方向,契合了世界各国对于发展的共同诉求。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中国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实现共赢共享。【解析】本题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为背景材料,从哲学角度考查学生思辨能力等。本问知识明确,要求具体,可直接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两个方面,结合材料,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这一主题加以阐述。视角3 依托巴黎协定,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例题】(2017新课标文综)2015年12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