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87943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母猪子宫内膜炎防治猪子宫内膜炎是养猪场的顽疾之一,在规模化猪场,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日益增加,而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成为各猪场兽医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所在猪场年出栏 2 万头种猪和 8 万头商品猪,现就数年来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谈谈体会。病因1、后备、初产母猪子宫内膜炎后备母猪发情时子宫颈和阴道口开张、初产母猪分娩过程和产后初期易发生外源性感染;后备、初产母猪还可能发生亚临床细小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或链球菌等造成的内源性感染。2、经产母猪子宫内膜炎母猪在分娩、难产、产褥期的抵抗力下降,加之分娩时环境不洁、助产时发生产道损伤或未达到无菌操作、胎衣不下、产后恶露等,从而促发母猪子宫内膜炎;

2、人工授精器具消毒不彻底、输精未达到无菌操作规范,也能引发母猪子宫内膜炎。症状急性症状极易发现,慢性病例往往容易疏忽。1、急性子宫肉膜炎母猪食欲下降,体温升高,频频排尿,弓背,努责,从阴门中排出灰白色含有絮状物的分泌物和脓性分泌物,躺卧时排出较多。2、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母猪一般无全身症状,体温有时略有升高,食欲及泌乳量下降,发情周期不正常,有时发情虽正常但屡配不孕,冲洗子宫时回流液略浑浊,似淘米水或清鼻液样。3、慢性卡他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母猪有轻度的全身反应,逐渐消瘦,发情周期不正常,从阴门流出灰色或黄褐色稀薄脓液,尾根、阴门、腓节上常粘有阴道排出物并形成干痂。4、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阴门常排

3、出脓性分泌物,躺卧时较多,阴门周围及尾根上粘附有脓性分泌物,干后形成薄痂。冲洗子宫时,回流液浑浊,像稀面糊状,有时是黄色脓液。治疗1、全身治疗当患猪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时,先进行全身治疗,可肌注头孢拉定 1 克地塞米松 10 毫升,链霉素 100 万国际单位,安乃近 20 毫升,分点注射,全身症状好转时再冲洗子宫、给药。2、冲洗子宫当阴户排出炎性物较浓稠、含絮状物,产后有恶露时,可用 菌消溶液5001000 毫升,用灌肠器或一次性输粗器反复冲洗,清除滞留在子宫内的炎性物。3、宫内投药(1)先冲洗后投药按 洗,同时肌注缩宫素 50 国际单位,23 小时后,用 理盐水 90 毫升,加碳

4、酸氢钠 10 毫升、稀释林可霉素和新霉素各 2克投入子宫,连续给药 3 天,隔天再冲洗 1 次。经此治疗仍不愈者应淘汰。(2)直接宫内给药当阴户排出炎性物较清淡,发现较早时,可用 理盐水 100 毫升、稀释林可霉素和新霉素各 2 克及缩宫素 40 国际单位直接宫内给药,连续 3 天未见好转的,用 百菌消溶液 1000 毫升冲洗。预防针对病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1、防疫注射根据当地疫情,做好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的免疫接种,如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猪瘟、伪狂犬病等。2、清洁消毒空栏消毒,母猪进产房当天应冲洗消毒,产前母猪乳房、阴部及助产器具等严格消毒,保持产栏清洁卫生。配种前母猪阴部及人工授精器具等

5、要严格消毒。3、母猪保健妊娠母猪要补充一定量的青饲料,或在饲粮中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母猪产后进行补液,以尽早恢复体力和食欲。4、预防性用药对流产、产死胎、木乃伊、经助产和产后胎衣不下的母猪,用 理盐水100 毫升、稀释林可霉素和新霉素各 2 克及缩宫素 40 国际单位直接宫内投药或投放诸如宫康素等中成药。5、及时淘汰老弱病残母猪总结1、病原菌感染是引起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但引起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很多。刘忠华等从 37 例病猪的子宫阴道分泌物和 22 例淘汰母猪子宫及卵巢内容物中分离到大肠杆菌 74 株、链球菌 27 株、葡萄球菌 9 株、嗜水气单胞菌 8株、克雷伯氏菌 6 株、变形杆菌

6、6 株及沙门氏菌 4 株,其中 60 株大肠杆菌能致死小白鼠;郑立栋等在 21 例患猪子宫分泌物中分离到 35 株细菌,其中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各 11 株,链球菌 7 株,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枸椽酸杆菌各 1 株,其他菌 2 株,与上述作者分离到的细菌种类相似,但检出率相差较大,这可能同地区、猪的品种、个体、环境卫生、饲养管理和免疫防治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有关。黄淑坚等对最常见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做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青霉素高度敏感,对头孢青霉素、氧氟沙星中度敏感,其余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诺氟沙星、氟哌酸均不敏感,大肠杆菌对头孢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氟哌酸均为高度敏感,但对氨苄青霉素不敏感,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对药物的敏感性不一致。笔者亦曾对炎性物进行分离培养,发现病原菌极为复杂,且不同菌落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在抗生素的选择上做了很多工作,效果却难尽如人意,所以防止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关键在于防止或尽量避免外源病原菌侵入子宫。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