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难点及对策【临床医学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8794012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难点及对策【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难点及对策【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难点及对策【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难点及对策【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word论文】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难点及对策【临床医学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难点及对策【临床医学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难点及对策【临床医学专业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难点及对策作者:张思奋,赵江宁,袁晟,霍永忠,罗湛滨,何晶【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的常见难点及对策。方法:回顾分析 2005 年 2 月至 2007 年 6 月 83 例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4 例手术成功,9 例中转开腹。手术并发症是皮下气肿 5 例(6.0%)、不完全性肠梗阻 5 例(6.0%)、术后大出血 1 例(1.2%)、肠管损伤 3 例(3.6%)、吻合口漏 1 例(1.2%)等。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常见难点为血管的识别及处理、脏器损伤特别是输尿管及肠管损伤的预防及手术操作面的显露等。正确的解剖入路、开腹手

2、术经验丰富及良好的腹腔镜培训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结直肠外科手术;腹腔镜术【Abstract】 bjective:To explore the difficulty analysis and measures of laparoscopic resection for colorectal carcinoma.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83 cases of laparoscopic resection for colorectal carcinoma from Feb.2005 to Jun.2007 were reviewed r

3、etrospectively.Results:There were 74 patients treated successfully by laparoscopic resection,9 cases were converted to open surgery.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utaneous emphysema and hypercapnia in 5 cases(6.0%),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5 cases(6.0%),postoperative abdominal hemorrhea i

4、n 1 case(1.2%),intestinal damage in 3 cases(3.6%) anastomotic leak in 1 case(1.2%).Conclusions:The common nodus of laparoscopic resection for colorectal carcinoma contain identifying and handling blood vessel,prevention from organ injuries especially ureter and intestinal canal,identifying and expos

5、ing the operative planes.Correct anatomic approach,practised experience of open operation,good training of laparoscopic technique and essential operating skills are operative guarantee and keys to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Key words】 Colorectal neoplasms;Colorectal surgery;Laparoscopy2005 年 2 月至 200

6、7 年 6 月我院为 83 例结直肠肿瘤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术,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44 例,女 39 例,2979 岁,平均 57 岁。术前经纤维结肠镜、钡灌肠检查确诊及定位。其中升结肠癌 4 例,降结肠癌 5 例,乙状结2肠癌 18 例,直肠癌 55 例,结肠多发性息肉 1 例。1.2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及肠道准备同常规开腹手术,麻醉采用持续硬膜外气管插管全麻,人工气腹压力设定为 1214mm Hg,多数患者取头低足高截石位。所有手术均以脐部上或下作腹腔镜观察孔,一般用 4 孔法行手术。1.2.1 直肠癌手术 于右麦氏点置 10mm Trocar 作主操作孔,右

7、中上腹及左中腹分别置 5mm Trocar 作辅助孔。先从观察孔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中低位直肠癌女性患者用荷包针直接经腹壁刺入腹腔,在子宫两侧韧带悬吊一针于腹壁以帮助显露。所有患者均采用中线入路,先游离及骨骼化肠系膜下血管,近端用可吸收夹,远端用钛夹钳夹、离断血管。然后再向下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在直视下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 。 (1)Dixon 式:用EndoGIA 离断肠管(距肿瘤下缘 2cm 以上) ,扩大左腹穿刺孔或在下腹正中另开切口,塑料袋保护切口拖出肠管及肿瘤,在体外切除肿瘤及近端肠管 15cm 以上,结肠近端置入吻合器头后再

8、放入腹腔,缝合小切口,重建气腹;经肛门置入吻合器,腹腔镜直视下行降结肠或乙状结肠直肠吻合术,不缝合盆底腹膜,经右戳口置胶管于骶前引流;(2)Miles 式:用 EndoGIA 离断直肠上段,腹部组扩大左腹穿刺孔从此切口拖出近端结肠造瘘,会阴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切除肛门,从会阴部拖出直肠及肿瘤,缝合会阴部切口,重建气腹,经右腹戳口于盆底置胶管引流。1.2.2 乙状结肠癌及降结肠癌手术方法同直肠癌 Dixon 式,但戳口位置相对较高。1.2.3 右半结肠切除术 先从十二指肠水平部表面最薄的一层腹膜入路,依次分离中结肠血管、右结肠血管及回结肠血管根部,上钛夹或生物夹后离断血管,后分离胃结肠韧带,再游离

9、整个右半结肠,于右中腹腹直肌外缘开一小切口,用塑料袋保护切口,拉出右半结肠,按常规方法切除右半结肠,行回肠横结肠吻合术。2 结 果治疗结果见表 1、表 2。1 例术后大出血,出血量约 400ml,经保守治疗止血成功;3 例肠损伤均未穿透全层,于镜下修补;5 例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均保守治疗成功;5 例皮下气肿及高碳酸血症,其中 3 例中转开腹,2 例继续完成腹腔镜手术;1 例直肠吻合口漏作结肠转流术。83 例随访 248 个月,术后复发3 例,未发现 Trocar 穿刺部位及小切口部位肿瘤转移。 表 1 83 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的术式、Dukes 分期、切除淋巴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天数病

10、变部位手术方式性别表 2 83 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中转开腹例数的比较 3 讨 论3.1 尽快缩短学习曲线 20 世纪 90 年代初 Jacobs 等1首先报道了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此后由于手术技术的进步及器械的不断完善,近 10 年来能够代表微创外科手术水平的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有了迅速的发展。经过大量大样本、3多中心、随机对照等严谨的科学研究证实,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可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或更好的疗效2 。但由于腹腔镜手术三维空间操作无直接触觉等,对术者的要求比开腹手术更高,学习曲线也更长。腹腔镜手术经过一定例数的操作实践,手术效果明显改善,手术并发症减少,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

11、平台期) ,最初的手术阶段即为腹腔镜医师的学习阶段。学习曲线通常与此阶段所需的手术例数相关3 ,腹腔镜手术的学习曲线的主要指标为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4 。如何缩短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学习曲线,我们的体会是主刀医师必需具备以下几点:(1)具有熟练的解剖学知识,腹腔镜手术中最关键的技术是准确掌握解剖层次并沿此层次分离,腹腔镜下结直肠系膜中线侧和左右侧与腹膜毗邻处呈现“黄白交界”(Toldts线)现象,切开此交界线,恰好是结直肠癌手术的正确平面,延此平面上下延伸便可安全、快速的完成后外侧的游离;准确认识腹腔镜下的解剖特征,有利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减少术中并发症

12、的发生5 ;(2)有熟练的开腹手术经验及扎实的腹腔镜基础,后者可通过模拟操作训练及腹腔镜手术实践如其他腹腔镜的操作经验或当腹腔镜助手获得;(3)要有熟练并有开腹手术经验的固定助手配合,因为腹腔镜手术相对于开腹手术更倚重于助手的配合,助手固定有助于了解主刀者的手术意图及习惯,能更好的配合手术;(4)见好就收,及时中转开腹,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手术信心;我们认为,腹腔镜中转手术的指征为:探查与术前评估不符合,估计腹腔镜手术难以完成;术中出现意外情况或有严重的并发症,需紧急处理或难以在镜下继续手术;术者感觉在镜下继续操作困难;手术时间过长;(5)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正确的选择适应证、勤于学习交流

13、等因素都可帮助缩短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学习曲线。本组 83 例患者中前 30 例的手术时间较后 53 例长;术中出血较后 53 例多;中转开腹例数也多。表明随着腹腔镜手术熟练程度的提高,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可更快捷、娴熟的完成。3.2 血管的识别及处理 腹腔镜肿瘤切除手术与开腹手术一样,都应先处理血管再进行其他操作,以符合肿瘤外科的操作原则,所以目前普遍采用中线入路法,而且正确辨认和处理血管是预防大出血的关键,因此,术中识别及处理血管非常重要也是手术的难点。如前所述,从 Toldts 线进入正确的解剖层次是处理血管的首要条件。识别血管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腹腔镜下主要是根据血管的隆起、搏动、特有

14、的解剖标志及走向等来识别。以肠系膜下动、静脉为例,动脉的特有解剖标志是位于十二指肠水平段和腹腔干之间,与腹腔干距离约为 4cm,表现为主动脉前方搏动的系膜后突起,偶可见系膜后条索状结构向左下方斜行;静脉在腹腔镜下则呈紫色,中线侧标志为十二指肠升段和十二指肠空肠腹膜襞,头侧标志为胰腺下缘,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左侧 12cm 下行。垂直牵引、血管骨骼化和根部离断是处理肠系膜血管的基本原则,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有一无神经丛的“天窗” ,在此处高位结扎可有效防止神经损伤6 。此外,用超声刀离断血管时血管应处于松弛状态,以避免血管凝固不充分而出血;牵拉血管不能太用力,以免撕裂血管。3.3 输尿管损伤及肠管损伤

15、的预防 多发生于左侧输尿管,最易损伤的部位是输尿管近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及入骨盆处和骨盆内行程。因为左侧输尿管距肠系膜下血管根部较近,处理血管时易被超声刀或电刀损伤;输尿管入盆腔处及盆腔4行程,在分离切断直肠周围组织特别是分离两侧侧韧带时,易切断同侧输尿管。此外,显露输尿管时会损伤伴行血管,再次手术、腹腔粘连以及创面渗血等也可能损伤输尿管。预防的方法有:(1)解剖入路要正确,始终在肾前筋膜层分离,不要过度游离输尿管,最佳的层面是隔着筋膜隐约看见输尿管;(2)要正确牵拉,分离肠系膜下根部血管时要垂直牵引,这时血管远离输尿管可减少误伤;骨盆直肠分离时助手在侧盆壁给予相等的张力,如直肠侧拉力太大易将输尿

16、管拉入;超声刀切割时一定要看清组织结构,切忌盲目切除大块组织,此外,干净的手术创面及困难病例术前放输尿管 J 管作引导也可起到预防作用。本组 5 例肠管受损伤,但都不严重,原因都是无创肠钳牵拉所致,目前腔镜用的无创肠钳是有一定创伤性的,预防的方法是术中暴露时尽量少牵拉肠管,牵拉力度也不能过大,一般牵拉肠系膜即可。3.4 手术显露技巧 腹腔镜下手术操作面的良好显露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手术显露除了利用气腹、体位、悬吊等技术外,还要做到:(1)解剖入路正确,其基本原则是从黄白交界线(Toldts 线)进入 Toldts 筋膜层,进入此层后可“翻书样”的显露,如直肠及左半在乙状结肠系膜右侧黄白交界处,右半在十二指肠水平部下面腹膜最薄弱处入路,横结肠在横结肠系膜根部入路;(2)主刀者要善于指导助手正确牵拉显露。如处理肠系膜下血管时,需水平加垂直牵拉,这有助于识别血管及远离神经和输尿管;处理完血管后向左下方逆时针牵拉就可达到良好的显露。显露直肠两侧壁时应向头侧绷紧直肠并向对侧牵拉,显露直肠后间隙应向前向上牵拉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