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07580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淄博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1(2分)(2016淄博)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窃(p) 联(mi) 断壁残(yun)B晓(f) 文(zu) 期期(i)C船(yn) 招(li) 忧心(chng)D偻(gu) 泉(l) 一叶舟(pin)【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解答】A正确,“垣”不要读“hun”;B“拂晓”应读作“f xio”,“文绉绉”应读作“wn zhu zhu”;C正确,“晕”不要读作“yn”;D正确,“佝”不要读作“j”

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2(2分)(2016淄博)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枯槁 告磬 挖墙角 翻来覆去B地窖 鳌头 座右铭 如坐针毡C凛冽 取缔 通缉令 风靡一时D客栈 娴熟 顶梁柱 味同嚼蜡【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解答】A有误,“挖墙角”应写作“挖墙脚”,“告磬”应写作“告罄”;B正确,不要把“座右铭”写作“左右铭”;C正确,不要把“取缔”写作“取谛”;D正确,不要

3、把“顶梁柱”写作“顶粱柱”故选:A【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平时留意这些基本字词的书写即可当然认真审题确定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也很重要3(2分)(2016淄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能“”,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B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的结果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分析】成语的正确使用,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解答】A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句中指乡村建设要有重点,使用正确;B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句中已经实现,不合语境;C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句中指家风对人的影响,使用正确;D游刃有余: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符合语境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指日可待”是指没有实现的,“潜移默化”是指暗中的、不知不觉的影响4(2分)(20

5、16淄博)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B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

6、个角度)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分析】课标要求修辞手法初中阶段考查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的辨识和作用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通常根据句子就能分析,熟练掌握即可顺利解答【解答】D选项中“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问句,但是不是反问句,而因为有“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这个选择问作答案,所以D句可以看作两个设问句,所以D项说“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是错误的故选D【点评】我们要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比喻用

7、在记叙、说明、描写中,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2拟人: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3夸张: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4排比: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6反复: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7设问: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8反问

8、: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5(2分)(2016淄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屠(残忍)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B将军身(通“披”,穿着)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C尝(赠)余核舟一(魏学洢核舟记)D非(也写做“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的解释,解答时根据句意回顾所学认真作答即可【解答】A有误,暴:突然B正确C正确D正确故选:A【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6(2分)(2016淄博)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

9、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B杨绛先生于今年5月25日辞世她在叙事散文老王中记叙了与老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她对老王深切的愧怍之情,也表现了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C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D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课文马即选自其中【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解答】A正确;B正确;C正确;D有误,马的作者是布封故选:D【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7(2分)(2016淄博)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0、()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水小品,宜读忠烈传,宜读奸佞传,宜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击剑捉酒以销愤 吹笙鼓瑟以扬芳ABCD【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从前两句可以看出,讲的是其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所填内容是【点评】做该题时,要先了解文段的

11、内容,找出写作的顺序,并弄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方可得出答案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8(7分)(2016淄博)默写填空(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蛾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蛾眉山月歌)(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5)自然的风景往往触动诗人的情怀微雨拂面或骤雨敲窗,都能被诗人听出无限的诗意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有“雨”字的古诗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和情境默写的综合,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

12、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解答】(1)峰峦如聚(重点字:聚)(2)何当共剪西窗烛(重点字:剪)(3)影入平羌江水流(重点字:羌)(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点评】复习名句默写要注意以下几类:(1)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2)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的句子(3)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4)其他反映科学技术、和平、以德治国等方面的名句9(3分)(2016淄博)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分析】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

14、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解答】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破”字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深”字写出了荒无人迹的凄凉这两句营造了荒凉凄惨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A选项正确;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景,借花鸟表达了作者感时伤世的感情B选项正确;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出诗人满头白发,愁苦不堪的形象,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感时伤怀,忧国思家之情C正确;D这首春望围绕“望”字展开,通过描写战乱后长安城破败荒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D错误故选D【点评】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