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907402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4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宁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2016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参考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1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3下列对如图所述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高祖 B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武帝 C标志着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D是由董仲舒

2、提出的4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和中外交往的过程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的是()张骞出使西域 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日本 孝文帝迁都洛阳A B C D52016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成立中国同盟会 公车上书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武昌起义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兴中会A B C D6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反映的史实是()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7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

3、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科学时代 C民主共和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8“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以下史实可以证明日本离我们“最远”的是()南昌起义 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平津战役 台儿庄战役A B C D9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号历史如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中处应该填写() 1924-1927年1927-1937年星火燎原,北上抗日1934-1945

4、年团结抗战,驱除倭寇1945-1949年国共对峙,战略决战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打倒军阀,打倒列强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坚持和平,民主建国10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某班计划组织“重走长征路”活动,请你帮助设计一条符合史实的线路()A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吴起镇-会宁 B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吴起镇-会宁 C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吴起镇 D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会宁-吴起镇11王红同学在作文我的爷爷中写到:“爷爷出生于1915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6岁参加了工农红军抗战时期参加了淮海战役解放战争后期,随人民解放据渡江作战,解放南京”作文中关于

5、“我的爷爷”经历的描述可能真实发生的是()A B C D12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如图是1949-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示意图,其中1952年和1956年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3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制度初建”“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中共八大召开 C“一五”计划完成 D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42016年4月24日,我们迎来第一个“中国航天日”

6、这一天的设定和图中内容相关,下列有关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这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它成功发射于1964年 C中国从此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D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15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吗,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新航路开辟-把世界各地连在一起 B处死查理一世-英国进入共和时代 C萨拉托加大捷-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16“这一事件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它摧毁了平民心目中压迫的象征,掀开了轰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材料中的“这一事件”是指()A制宪议会制定人权宣言 B巴黎人

7、民攻占巴士底狱 C“雾月政变” D“热月政变”17下列简笔画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象,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 B C D18“年度大盘点”是当今各国每年必做的功课,如果对1945年的世界大事件进行盘点,下列选项不属于其中的是()A国共两党重庆谈判 B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中共七大召开19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双方辩手观点如图所示,据此判断该辩论会的主题是()A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 C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D农奴制改革的利弊20设计知识简图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下面是世界上一些重要会议的简图,其中决定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战对日作战是()A B C

8、D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1)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时间的过程?依图及所学知识归纳这一过程的特点(2)将图二中所示政权按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3)请在图二的ABCD中,选出1140年后岳飞带领宋家大败进军骑兵主力的地点222015年9月22日至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关系已成为构筑21世纪大国关系的重要一环回顾历史,两国之间的关系既紧张又缓和,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弱国被欺】材料一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我六个阶段;轻视阶段(1840-1905)赞赏阶段(1937-1945)敌

9、对时期(1949-)-摘编自哀明略伦中国在美国的形象(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那一次侵华战争?同一世纪20年代,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伙同其他与会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并肩作战】材料二 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2)导致当时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事件是什么?美国将1937-1945年定为对中国的“赞赏阶段”,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激烈对抗】材料三 图1(3)请举出图1反应的事件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并写出该事件结束的标准

10、【握手言和】材料四 图2(4)结合图2,请你为材料一中“敌对时期(1949-)”填上一个结束时间,并说明理由【期待共赢】材料五 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美摩擦不断(5)通过探究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两国应该怎样做才能既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又能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23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但从19世纪中期开始,列强的侵略让大清王朝开始风雨飘飘民族危难之际,觉醒的中国人民进行可英勇抗争,前仆后继,谱写了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阅读材料,结合所

11、学知识回答问题【悠悠文明】材料一 如图(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举出两例宋代领先世界的“创新”成就【炮声惊梦】材料二 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皇帝与地上的世界接触”材料三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清政府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2)材料二中马克思评价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三中清政府收到“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是什么?【不屈抗争】材料四 19世纪中后期,面对侵略,英勇的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大败西摩尔的“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张之洞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3)材料四的事例中

12、有两处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走向胜利】材料五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毛泽东(4)请举出“我们城内插旗”失败的两个事例“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指的是什么?(5)材料中“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完成的标志是什么?24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19世纪中后期,中国、俄罗斯和日本都面临这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各国纷纷改革以应对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探索中的中国】材料一 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

13、学西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克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1)材料中李鸿章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为实现“自强”,洋务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请举出两个具体事例材料二 1898年6月16日光绪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如图)(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变法”主张?与材料一相比,该主张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变革中的俄日】材料三 1861-1900年,俄国的工业产值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1861年的1500公里增至1900年的5.2万公里(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俄国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材料四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

14、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更,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吴玉崖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4)材料四中,日本的“社会变更”始于哪一年?力图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成与败的反思】(5)19世纪中后期,上述国家应对“挑战”的结果是中国失败、俄日成功请结合所学知识,以日本的“明治维新”或中国的“戊戌变法”为例,选其一分析其成或败的原因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0 1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考点】三国鼎立的形成;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分析】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是典型的政权分立时期,同时政权分立各民族相互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故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故选C【点评】本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