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7903523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执医实践技能考试第一站病因病机,病症鉴别,诊断,中医治法。方剂。药物组成,剂量,用法001:肺痨-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汤-与肺痿鉴别, 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方药:二弟卖草药 百元皆归母、请教弟母才知家规。(生熟地黄 麦冬 甘草; 芍药;百合;元参;桔梗;当归;贝母)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鉴别:肺痨与肺痿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两者病位均在肺,但肺痿是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嗽等导致肺叶痿弱不用,俱可成痿。肺痨后期可以转成肺痿,但必须明确肺痨并不等于就是肺痿,两者有因果轻重的不同。若肺痨的晚期

2、,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症者,即已转属肺痿之候。肺痿:是由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咳等导致肺叶萎弱不用;以咳吐浊延沫为主症。肺痨:因正气虚弱,感染唠虫所致,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形体消瘦为特点。002:痹症-着痹-除湿通络 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方药:薏苡仁苍术 甘草 独活 羌活 防风 桂枝 当归鉴别:痹证与痿证的鉴别:痹证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阻筋脉关节而致。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

3、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003:喘证-虚喘-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和参蛤散-与哮病鉴别,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方药: 附子 肉桂 山茱萸 冬虫夏草 当归 熟地 哮:指声响而言,为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种症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004:内伤发热-血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别人材料上的咳嗽-痰热郁肺证是助理的题目)005:水肿-脾阳虚衰证-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治法-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加减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方药:干姜,附子,草果仁,桂枝,白术,茯苓,炙

4、甘草,生姜,大枣,泽泻,车前子,木瓜,木香,厚朴,大腹皮,与鼓胀鉴别:两病均肢体水肿,腹部膨隆,鼓胀主症见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见轻度肢体浮肿。而水肿则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全身,面色白,腹壁无青筋暴露。鼓胀是肝脾肾,水肿是肺脾肾006:胃痛-胃阴亏耗-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胃阴亏耗,胃失濡养方药:麦冬,生地,枸杞,当归,川楝子,芍药,甘草与真心痛鉴别,真心痛是心经病变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多刺痛,动则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有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胃痛:

5、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007:中风-中脏腑-痰火淤闭证-熄风清火,豁痰开窍-羚羊钩藤汤,可另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与痉证鉴别 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方药:(少妇举杯祝领狗丧草地) 白芍 茯神 菊花 川贝母 竹茹 羚羊角 钩藤 桑叶 甘草 生地黄008:哮证-缓解期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哮病日久,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健运无权,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方药: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半夏题目:患者幼年反复哮鸣喘息,易感冒,自汗。近一月现受凉喉中哮鸣又作,经治疗有好转。现气短声低,喉中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

6、,倦怠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009:痢疾-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 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伤损 鉴别:痢疾与泄泻:两者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脓血便,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泻、痢两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或先泻后痢,或先痢而后转泻。一般认为先泻后痢病情加重,先痢后泻为病情减轻。010:黄疸-阴黄-寒湿阻遏证-温中化湿 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与萎黄鉴别(应该不是脾虚湿盛证) 寒

7、湿阻遏证-中阳不振,寒湿滞留,肝胆失于疏泄方药:黄山阴沉+仓术 附子鉴别:1.黄疸与萎黄:黄疸发病与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其病机为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其主症为身黄、目黄、小便黄。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其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常伴头昏倦怠,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 2.阳黄与阴黄: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并结合症状、病史予以鉴别。 阳黄黄色鲜明,发病急,病程短,常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急黄为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阴黄黄色晦暗,病程长,病势缓,常伴纳少、

8、乏力、舌淡、脉沉迟或细缓。011:咳嗽-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方药:三朴陈仓,白芥子 紫苏子 莱菔子咳嗽与咳喘的鉴别:咳嗽仅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喘证;咳喘则咳而伴喘,常因咳嗽反复发作,由咳致喘,临床以咳喘并作为特点012:中风-中经络-阴虚风动-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 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 方药:成龙要李东选怀恋国老买贵石(茵陈 龙牡 芍药 牡蛎 天冬 玄参 怀牛膝 川楝子 甘草 麦芽 龟甲 赭石) 013:腹痛-湿热壅滞-通腑泄热,行气导滞- 大承气汤 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 鉴别:腹痛与胃痛 :胃处

9、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有腹痛的表现,常需鉴别。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恶心、嗳气等胃病见症,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上述症状在腹痛中较少见014:尿血-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与血淋鉴别中气亏虚,统血无力,血渗膀胱尿血:与血淋一样均尿色红或纯血,但尿血不涩痛血淋:溺血而痛015:不寐-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肝郁化火,上扰心神方药:龙胆草 车前子 木通 黄芩 栀子 当归 生地黄 泽泻 柴胡 甘草鉴别:不寐应与一时性失眠、生理性少寐、它病痛苦引起的失眠相区别。不寐是指单纯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若因一时性情志影响或生活环

10、境改变引起的暂时性失眠不属病态。至于老年人少寐早醒,亦多属生理状态。若因其他疾病痛苦引起失眠者,则应以祛除有关病因为主016:虚劳-1气虚-肺气虚证-补益肺气-补肺汤(不是感冒-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方药:人参黄芪沙参熟地五味子百合题目:患者20岁,女,从小素体虚弱,面色恍白,气短乏力,现症见:经常反复感冒,咳嗽,咳嗽无力,痰液清晰,短气自汗,面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与肺痨鉴别017:心悸-心阳不振-温补心阳 安神定志-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题目:男,56岁,2013年1月5日就诊,患者平素心悸不安,形寒肢冷,时有胸闷气短多年,近2日症状加重,心悸不安,胸闷

11、气短,动则尤甚,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白,脉沉细。与奔豚鉴别:心悸:心胸躁动不安,心中剧烈跳动奔豚:奔豚发作时也有心胸躁动不安,上下冲逆,发自少腹。018:泄泻-肾阳虚衰-温肾健脾 固涩止泻-四神丸 命门火衰,脾失温煦 鉴别: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019:便血-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可能性大,应该不是便血-脾胃虚寒-健脾温中 养血止血-黄土汤) 中气亏虚,气不摄血,血溢胃肠 鉴别:痔疮属外科疾病,其大便下血特点为便时或便后出血,常伴

12、有肛门异物感或疼痛,作肛门直肠检查时,可发现内痔或外痔,与内科所论之便血不难鉴别。020:淋证,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 湿热下注膀胱,热甚灼络,迫血妄行 鉴别:癃闭鉴别:相同点都为排尿困难。不同点癃闭小便量少,无尿痛;淋证尿量多正常,尿频而痛。021:痉证-阳明热盛-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不是肝经热盛证,自己辨证下)因为有腹满便结-阳明胃热亢盛,腑气不通,热盛伤津,筋脉失养方药:生石膏,知母,玄参,生地,麦冬,大黄,芒硝等。与间证相鉴别:间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的疾病,其发作特点为突然扑到,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其口中如作猪羊声,大多发作片刻即自行苏醒,醒后

13、如常人,既往有类似发病史,痉证的抽搐痉挛发作多成持续性,不经治疗难以自行恢复,痉证多有发热头痛等伴发症状。.痉证与厥证 厥证是由于阴阳失调,气机逆乱,以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厥证以四肢逆冷,无项背强硬、四肢抽搐等表现为其鉴别要点。022:消渴-中消-气阴亏虚-益气健脾 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不是上消-肺热经伤证) 气阴不足,脾失健运题目:女62岁,5年前口渴多饮,体重下降,多食易饥,大便溏薄,尿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消瘦,舌淡苔白而干,脉弱。消渴与瘿病 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

14、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瘿肿有形则与消渴有别,且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023:心悸-水饮凌心-振奋心阳 化气利水 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题目:冠心病、心律失常史十余年,常觉心中悸动不安近三日病情加重。心悸 水饮凌心 与奔豚相鉴别,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奔豚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常用药:泽泻、猪苓、车前子、茯苓、桂枝、炙甘草、人参、白术、黄芪、远志、茯神、酸枣仁。鉴别:真心痛,其以心痛为主症,多呈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牵及肩胛两背,常因劳累,寒冷,饱餐或情绪

15、波动而诱发,多短暂发作,但甚者心痛剧烈不止,唇甲发绀或手足青冷至节,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至晕厥。024:癃闭-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济生肾气丸-与淋证鉴别肾中阳气虚衰,气化不及州都题目:排尿困难反复发作10癃闭:排尿困难,点滴不畅,但无尿道刺痛,尿量少于正常,甚至无尿。淋证:排尿困难,点滴不畅,尿道刺痛,尿量正常。鉴别:1.癃闭与淋证:癃闭与淋证均属膀胱气化不利,故皆有排尿困难,点滴不畅的证候。但癃闭无尿道刺痛,每日尿量少于正常,甚或无尿排出,而淋证则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而每日排尿量正常。淋证日久不愈,可发展成癃闭,而癃闭感受外邪,常可并发淋证。 2.癃闭与水肿:癃闭与水肿临床都表现为小便不利,小便量少,但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浮肿,甚者伴有胸、腹水,并无水蓄膀胱之证候,而癃闭多不伴有浮肿,部分患者还兼有小腹胀满膨隆,小便欲解不能或点滴而出的水蓄膀胱之证,可资鉴别。 3.癃闭与关格:二者主症都有小便量少或闭塞不通,。关格常由水肿、淋证、癃闭等经久不愈发展而来,是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病证,常伴有皮肤瘙痒,口中尿味,四肢搐搦,甚或昏迷等症状。癃闭不伴有呕吐,部分病人有水蓄膀胱之证候,以此可资鉴别。但癃闭进一步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