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医俗亭记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7901239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古文—医俗亭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古文—医俗亭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古文—医俗亭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古文—医俗亭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古文—医俗亭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古文—医俗亭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古文—医俗亭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俗亭记,吴宽,阅读提示,吴宽(14351504年),字原博,号匏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累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卒谥文定。宽读书涉猎甚广,为诸生时,即以文才、德行有声其间。其诗深厚醲郁,为文颇有典则,兼工书法。家藏集又称匏翁家藏集、匏翁家藏稿、匏庵集,为吴氏诗文别集。据明史艺文志载,书凡七十八卷,其中诗三十卷,文四十七卷,补遗一卷。,随文注释,第一段,余少婴俗病,汤熨针石,咸罔奏功,而年日益久,病日益深,殆由腠理肌肤以达于骨髓,而为废人矣。客有过余,诵苏长公竹诗,至“士俗不可医”之句,瞿然惊曰:“余病其痼也耶,何长公之诗云尔也?”既,自解曰:“士俗坐无竹耳,使有竹,

2、安知其俗之不可医哉?”则求竹以居之。,瞿(j)然:心惊貌。,云尔:如此说。,既:一会儿。,坐:因为。,随文注释,第二段,而家之东偏,隙地仅半亩,墙角萧然有竹数十个。于是日使僮奴壅且沃之,以须其盛。越明年,挺然百余,其密如箦,而竹盛矣。复自喜曰:“余病其起也耶?”因构小亭其中。食饮于是,坐卧于是,啸歌于是,起而行于是,倚而息于是,倾耳注目,举手投足,无不在于是。其借此以医吾之俗何如耶?吾量之隘俗也,竹之虚心有容足以医之;吾行之,仅(jn):将近。,萧然:冷落貌。,箦(z):用竹片编成的床垫。亦泛指竹席。,曲俗也,竹之直立不挠足以医之;吾宅心流而无制,竹之通而节足以医之;吾待物混而无别,竹之理而析

3、足以医之。竹之干云霄而直上,足以医吾志之卑;竹之历冰雪而愈茂,足以医吾节之变。其潇洒而可爱也,足以医吾之凝滞;其为筩、为简、为箭、为笙、为箫、为簠簋也,足以医吾陋劣而无用。盖踰年,而吾之病十已去二三矣。久之,安知其体不飘然而轻,宅心:居心。,流:放纵。,举,其意不释然而无累,其心不充然而有得哉?,释然:疑虑消除貌。,随文注释,第三段,古之俞跗、秦越人辈,竹奚以让为?然而,是竹也,不苦口,不瞑眩,不湔浣肠胃,不漱涤五脏。长公不余秘而授之。余用之,既有功绪矣。使人人皆用之,天下庶几无俗病与? 明年余将北去京师。京师地不宜竹。余恐去竹日远而病复作也。既以名其亭,复书此为记。迟他日归亭中,愿俾病根悉去之,不识是竹尚纳我否?,瞑眩:头晕目眩。,功绪:功效。同义词复用。,去:离开。,迟(zh):等待。,课文简析,本文以竹为喻,赞美竹之形体、质性及其医俗之功,表达了医治天下俗病的愿望。首段由“婴俗病”、诵竹诗而引出栽竹之举。第二段叙述养竹、构亭及日居亭中后,从八个方面赞美竹之形质及其医治俗病之功。第三段表达作者医治天下俗病的美好愿望。末段说明撰写本文的目的。,为什么辞让竹子呢,亦即为什么不用竹子治病呢。 奚以为,表示疑问的固定结构。,竹奚以让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