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读书分享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7899754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读书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小学教师读书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小学教师读书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小学教师读书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小学教师读书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读书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读书分享(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英语及科思微组,影响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缺乏的因素 -朱德兰,1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 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2 学生缺乏吃苦精神,一、小学生自身因素,二、教师因素 1、教师个性对学习兴趣的影响,2、教师心理品质对学习兴趣的 影响,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祖凤英,一、生活情境的创设 根据教材不同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家庭生活或学校生活的真实情景。,二、音乐情境的创设 创设音乐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三、竞争情境的创设 通过各种竞赛形式,形成良好的竞争气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并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

2、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孟庆凌,一、活动的特点,1.活动要有趣味性 2.活动形式要灵活多变 3.活动要有竞争性,二、游戏,1.游戏必须生动有趣。 2.游戏创设语言环境。,三、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英语教学能够调动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演示和学习活动, 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四、通过歌谣、歌曲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脍炙人口的英语歌曲和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押韵诗与歌谣融入小学英语教学,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让儿童在轻松愉快中学会英语,获得自信,激发起更大的学习热情。,以趣促生 以趣促学 以趣促思,-曲国丽,

3、Im proud of my daughter.,My daughter prouds of me.,Habit,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2、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的习惯。,4、培养学生良好的写的习惯。,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 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和保持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Relationship,(1)合作的师生关系 (2)和谐的师生关系 (3)互动的师生关系 (4)融洽的师生关系,朱小蔓曾说:“

4、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英语学习,兴趣为先。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常常会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轨迹。每个教师都应以自己的爱心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致,点燃学生对这门学科爱的火花。,My daughter prouds of the teachers.,Im proud of my daughter.,多给孩子一些肯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朱德兰,1.多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2.要尽量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3.要分层次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4.正确对待英语学习中的学困生。,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李刚,一、利用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5、,二、通过视频动画 ,引起学习兴趣。,三、寓教于游戏中,培养学习兴趣。,四、利用周围环境,吸引学习兴趣。,五、组织动手实践,激起学习兴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学生 学习兴趣的培养,-常登云,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把所学归于生活,就必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加强教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猜谜、看录像、听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使他们在

6、课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导入课文的环节很关键,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二、创设情境,引起共鸣,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他们在向未知和疑问的探讨研究过程中,经常是需要经历和体验失败的。但是,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正如杜威所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

7、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着特点之一。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注重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努力促使他们在自身的经验、体验中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浅谈信息技术课程对中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施洪闯,一、利用趣味性特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二、利用强实践性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三、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形成的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四、利

8、用学生在数字化作业或作品制作过程中想象及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 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学生崇拜教师 , 教师不值得炫耀; 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 教师才值得炫耀。,教师 只有蹲下才能和孩子的视线保持同一水平, 才能看到孩子看到的一切, 才能从孩子的位置出发去理解世界。,不要一味地赞美雄鹰, 因为这样就会伤害更多的小鸟。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长大了成为普通的人居多。,教师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 是小草,就让他装饰大地, 是参天大树,就让他成为栋梁之才。,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 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乐趣, 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