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的笔记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7898130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学概论的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旅游学概论的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旅游学概论的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旅游学概论的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旅游学概论的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学概论的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学概论的笔记(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学概论的笔记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一 1.旅游是从早期旅行发展而来的.2.在新石器时代,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开始形成和发展,导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3.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为止,由于缺乏劳动剩余物,人类还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二 1 .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问答)答: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一时期的人类客观上既无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无外出旅行的愿望.当时人类迁移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他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 第二节 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1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促使手工业成为专门性的行业,并从家庭中分离出

2、来,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填空)2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到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开始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这便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3.罗马帝国时期旅店的产生,是在政府所社驿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游活动适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社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5.”易经”上”观国之光”一词,为”观光”的由来(选择,填空6人类最初的旅行是如何产生的? (问答)答:旅行最初实际上不是消遣和度假,而是由于人们的现实主义以及扩大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活动.因而在最初的年代里,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第三节 社会的旅行

3、发展一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1.水陆交通是中国封建时期重要的交通方式.2.秦朝的”驰道”和”直道”,”五尺道”和”新道”.3这一时期旅行者是商人的商务旅行居多二 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看一下)三 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问答,选择)1特点:a旅行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直接联系. b非经济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新的发展和夸大,但这一时期商务旅行仍居主导地位. c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人口占统治地位. d就非经济目的,特别是消遣性质的旅行而言,参加者多为帝王,官僚,封建贵族,地主等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级.中外封建时期再旅行发展的不同-中国以经商为目的的旅行活动领先于西方.第四节 近

4、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一 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1重大影响: (问答,选择)第一,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并且是许多人的生活地点从农村转移到工业城市.第二,产业革命改变可人们的工作性质.第三,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第四,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再交通运输中的运用,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二, 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铁路时代.优点: (选择)1比乘公共马车旅行费用低廉.2使旅行速度大大加快.3运载能力大大高于公共马车.4人们外出活动的半径得以增加.三 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于旅游业的诞生(填空,选择)1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开创了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先河.2一八四一年七月五日, 托马斯

5、.库克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团体旅游.这次目的是参加(禁酒大会)3这次活动标志这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原因是?(或活动的特点)a这次活动有广泛的公众性.b托马斯.库克不仅本人发起,筹备和组织,且始终陪团照顾.C参加者规模直达再当时是空前的.D为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提供应验.3一八四五年, 托马斯.库克首次组织团体消遣旅游.特点:第一 出于纯商业性的目的.第二 在外过夜数天的长途旅游.第三 之前,托马斯.库克做了大量的限期考察.第四 编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第五 托马斯.库克不仅本人陪团和作导游,还在沿途雇佣了地方导游4一八六五年” 托马斯.库克父

6、子公司”.成立5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问世标志了近代旅游也的诞生.第四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填空,选择)1世界上第一驾飞机于1914年在美国开始飞行.2伦敦至巴黎的定期客运航班首次于1919年8月25日开航.3新航线的失败原因;第一 当时的飞机制造技术落后第二 人们对航空飞行有恐惧第三 机票的价格缺乏竞争力4内燃机的出现预示者近代旅游开始向现代旅游的过渡,喷气推进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标志了现代旅游的产生.第五节 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 现代旅游的概念(名词解释)现代旅游-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二 战后旅游迅速发

7、展的原因(问答,选择)原因:第一 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第二 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第三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途的时间间距.第四 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第五 战后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第六 战后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不断想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人们求知欲的增加)总之要从需求和供给来解释.从供给来看其一是廉价团体包价旅游的发展.其二是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发展本国的旅游也,采取了支持和鼓励的措施.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 旅游的概念一 旅游定义的类型 分为两类:一类是概念性定义,另一类是技术性定义,二 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之定义(名词解释)1 艾斯特

8、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合,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制任何赚钱的活动.(此定义为重点,其他定义了解一下)2 艾斯特定义的特点:异地性,暂时性,非就业性3 旅游的定义概括为:旅游是非定居者出于和平的旅行和逗留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合, 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地定居和就业. 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一 划分标准 (选择题)1按地理范围 2按旅行距离 3按外出旅游的目的归属 4按组织形式5按计划方式 6按费用来源 7按旅行方式 8按活动内容(此内容易出选择题,要在给出的旅游活动中对号入坐)二 国际旅游(填空, 名词解释) 1国际旅游:一个国家的具名跨越国界刀另一个或

9、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2 国际旅游分两类:一是入境旅游,二是出境旅游.3 港澳台同胞来大陆旅游是入境旅游.4按在旅游目的国停留时间的长短,分为过夜的国际旅游和不过夜的国际一日游.三 国内旅游(填空, 名词解释)1国内旅游:人们在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去旅行的旅游活动.2 不属于居民的常住外国人在境内的旅游活动也属于国内旅游.(判断题)3也可以根据在目的地停留时间,分为过夜和不过夜的一日游.四 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差别(问答题)1最根本差别:是否跨越国界2 具体差别:第一,国内旅游消费低,国际旅游消费较高.第二,逗留时间上,国内旅游这较短

10、,国际旅游比前者长.第三,便利程度上,国内旅游很少游语言障碍,不需手续,而国际旅游游语言障碍,还要办手续.第四,经济作用上看,国内旅游是国内财富的重新分配,总量不变.国际旅游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一 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总合体现总之旅游体现在社会现象,文化,经济和政治等面.二 旅游活动的性质1闲暇活动,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的一种手段,是一种暂时或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2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设计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 (选择)一 普及性1 wto在1980年发表的马尼拉宣言提出-旅游也是人类社会基本需要之一.2了解大众旅

11、游,奖励旅游,和社会旅游的含义3奖励旅游始自60年代的美国(和带薪假期要区别开)看-奖励旅游为何会迅速扩大二 持续性(增长趋势的持续性)三 地理集中性全世界的国际旅游活动总人次中,欧洲最多,其次是美洲.四 季节性1旺季-一年中旅游者来访人数明显较多的时期淡季-明显较少的时期2 季节性形成的原因(问答题)从目的地和客源地找原因,包括气候,旅游目的,带薪假期.真正对旅游季节性形成游重大影响的是消遣旅游.3战后各国情况(问答题选择)第一,来自社会上层的旅游者占绝对统治比例,该国旅游的季节性很小第二,事务旅游者占绝大多数比例,季节性分布也不集中.第三,消遣旅游占绝大比例,季节性很强.第四,社会经济发展

12、到相当搞的阶段,居民收入高,季节性减弱.第四节 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选择和填空)一 旅游人数分为来访人数和出访人数.实际上,通常以(人次)为单位衡量来访或出访数量.二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1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的定义(了解)2 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的定义(了解)3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支出的定义(了解)4方法-银行报告法,估测法,混合法或综合法三,人均停留天数1人均停留天数指来访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平均停留天数,也可用人均过夜次数表示.第三章 旅游者第一节 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一 以国际联盟的解释外国旅游者-离开自己第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要会区分旅游者的范围.(判断,选择)二

13、 罗马会议(1963)定义(名词解释)1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成为”游客”2”游客”分两类:一是在目的地停留过夜的为旅游者.二是不过夜,当日返回的游客,为一日游游客.(问答-标准是如何界定的,特点如何?)三 我国的统计口径(如何界定的?)1凡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通称为(来华)海外游客2知道海外游客的类型,会区分游客是否为海外游客(判断,选择)3海外游客分为海外旅游者和海外一日游游客.四 国内旅游者的界定界定问题由于没有统一标准,大体看一下各国的标准五 .我国国内旅游统计中的界定(判断,选择)1对纳入国内了旅游统计范围对人员统称为国内游客.2国内游客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主要

14、目的不是通过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3国内游客分两类,-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4不列入国内游客统计的人员类型和属于国内游客来出判断第二节 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一 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名词解释)1可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中扣除全部的纳税后的收入部门.可随意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中扣除全部的纳税和社会消费,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后余下的收入部分.2可随意支配收入的水平决定者一个人的旅游支付能力,因影响着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 可随意支配收入水平是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重要经济因素.二 足够的闲暇时间(名词解释)1闲暇时间也称自由时间或可随意支配时间2闲暇时间-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必须时间外,可用以自由支配,从事消遣娱乐或自己乐于从事的任何其他区事情的时间.3闲暇时间分为-每日闲暇,每周闲暇.公共假日,带薪假期4带薪假期是法国第一个立法形式规定的三其他客观因素有许多社会经济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