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95332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第九单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中国的科技、教育、艺术与学术取得巨大成就,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文化层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探索中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层面,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遭到严重践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2、民主制度重建并日益完善。,政治层面,第23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目 录,把握主流 辐射多元,发掘高考 内化高考,依托教材 高于教材,主,干,知,识,依托教材高于教材,辩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注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这是因为: (1)从共同纲领的内容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它的许多内容为我国1954年宪法所沿用,为后来宪法的制定奠定了

3、基础。,拓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原则;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注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符合我国国情,既能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拓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辩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 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

4、型的宪法,性质,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写入宪法,内容,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目的,拓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和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通通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拓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及价值 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

5、首选价值。,辩基层民主选举不等于村民自治:基层民主选举是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保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但基层民主选举与村民自治不能等同。在农村,村民自治应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内容。,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根本基础,没有祖国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振兴。 (2)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突出标志,是民族复兴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拓 “九二共识”,即“海

6、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这为1993年的“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与“交流、对话、搁置争议”。,核,心,问,题,把握主流辐射多元,重 难 点 一 民主政治建设,吸取历史教训,国家重视,立法与修订相结合,法律门类众多,确立“依法治国”战略,注重经济立法;改旧与立新结合,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为建国提供了法律依据,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意义影响,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国家性 质上,体现了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主要体现人民民主原则,主要原则,国家根本大法,起临时宪法的作

7、用,法律效力,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产生机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历史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同纲领,重 难 点 二 祖国统一大业,50年代中期,在国内外形势变化下,形成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一个中国,高度自治,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军费及建设经费得到中央支持,继续保持台湾原有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相互信任,和平共处,和平谈判,长期不变,高度自治,两制并存,一个国家,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一国两制”将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不是权宜之计,不是短期的或策略性的打算,而是要长期并稳定贯彻的基本国策,统一后的港、澳、台将依法设立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国防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统一后的台湾,还可拥有军队,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即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非主体的港、澳、台则维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港、澳、台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训,练,设,计,发掘高考内化高考,点拨:尼克松访华已经是很早之前了!,点拨:广泛普遍。,点拨:应是双方共同认可的!,“课时过关检测”见“课时检测(二十三)”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