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1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7893647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1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1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1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1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1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阅读训练题集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

2、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

3、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

4、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 2.第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答:_ 3.第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答:_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答:_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 答:_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答:(1)_ (2)_1、 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些资源的消耗

5、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 人类能否合理利用资源。 2、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 3、对资源过度的消耗(意思相近即可)。 4、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答出第一句即可) a.控制人类对资源的损耗。b.控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答出一种即可)。 5、答出文章所涉及的两点知识即可。(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6、%. 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陇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的艺术形式和_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

7、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侍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

8、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1.第段从_地理位置_、行政区域、_土地面积_、人口数量等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2.第段中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_华夏文明的发展_;将元谋人、蓝田人与北京猿人的年代作比较,是为了说明_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_. 3.选择下列词语,将序号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处。 A.精美绝伦 B.博大精深 C.兼收并蓄 形成了

9、自己_c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a_的艺术形式和_b_的文化内涵。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 答:_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_ 5.第段中写道: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这段文字中的贫困意味着失去,保留意味着得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这种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得与失往往是相伴相随的。请写2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1、地理位置,土地面积。 2、华夏文明的发展史(华夏文明的发展、华夏文明)。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3、C、A、B. 4、历史悠久

10、和资源丰富。 5、评分说明:能围绕得与失的辩证关系进行较为充分的议论,语言通顺,给满分。其余酌情扣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从古到今,沙尘暴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敌人之一。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沙尘暴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其肆虐的势头有增无减。人们不禁要问: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呢? 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沙源来自于沙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草地、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易形成扬尘。冷暖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如果没有沙源

11、这个条件,后两个因素只能造成大风或降水等天气现象。专家通过对河西走廊沙尘暴的策源地武威、金昌等地的实地考察发现,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驱动力,人为破坏的植被和风化的地表松散、干燥土层等沙源是造成沙尘暴的罪魁祸首,沙尘暴是伴随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产生的。 早在1860年至1890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9000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荒,导致发生了1934年5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2400公里、宽1500公里、高3公里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3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当时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40吨,

12、3亿多吨土壤被卷入大西洋。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亩,16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了西部大平原。 近几十年来,我国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不少地方便以超垦、过牧和滥伐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大片的树林草原被开垦成了农田?结果粮食没打多少,反而造成了土壤盐碱化和荒废了更多的土地,草原牧场不断地被过度放牧,又不进行补偿性保护种植,大大加重了草场退化。于是导致去年一场场席卷而来的沙尘暴频频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短短3个月间我国就发生了12次沙尘暴,波及大半个中国,不仅袭击了西北、京津地区、华北部分地区,就连长江以南省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事实表明,人们元节制地垦荒开地,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而不给其休养生息的机会,不断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一次又一次地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惩罚。痛定思痛,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人类应真正行动起来,认真研究如何防治沙尘暴,努力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让绿色和生命永存。(根据2001.4知识窗有关资料改编)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 2.请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罪魁祸首:_休养生息:_ 3.从沙尘暴的形成来看,它与大风降雨的主要区别在于;产生沙尘暴的根本原因是:_.(尽量用原文语句) 4.第三自然段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