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专项训练2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87893521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阅读专项训练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议论文阅读专项训练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议论文阅读专项训练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议论文阅读专项训练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议论文阅读专项训练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议论文阅读专项训练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阅读专项训练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阅读专项训练(二)一、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做学问必须要坐得住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全身瘫痪的斯蒂芬霍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计划作一次太空旅行。霍金是一个神话,残疾人和科学巨人两种身份特征在他身上合为一体,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这样的功绩和一个高度残疾的人联系在一起,确实能给人极大的震撼。 探究霍金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我们固然可将之归于他的天资聪颖,但我觉得霍金和他母亲的解释或许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 “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霍金如是说。“如果他不生病,他可能不

2、会这么专注,因为一个健康的人兴趣是广泛的。”他的母亲这样解释。一句话,专注、安静下来、丢去广泛兴趣,是霍金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大师,他们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于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经济上可能有人一夜暴富,学术上却不可能一夜成功。做学问是一个“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长期的研究过程,需要日积月累,需要老老实实下工夫,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在学术领域,研究者需要具备像霍金这样的专注和恒心,才能有所创造、有所超越。 反观我们有些人,功利思想严重,心浮气躁,三心二意,对一些域外新知不愿做紧密的跟踪和钻研,对本土的科研难题不愿做 、 的研究。即使是迫不得已要学习、钻研点东西

3、,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结果对诸多学问都只能是一知半解,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科学精神而言,他们所能达到的境界与霍金相差岂止“十万八千里”。 因此,急功近利心理不除,学术界就难以成为一个清净之地,而长此以往,势必要殃及整个社会的创造能力。如何医治?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真心向霍金学习,不仅要学他身残志坚的意志,更要学他“术业有专攻”的专注精神。科研人员必须下恒心挤掉杂念,排除浊气,甘心埋头书房或实验室,充分利用“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静下心来,真心实意地搞点儿研究,做点儿学问。可以说,淡泊名利,潜心治学,这是一名学者取得成就的前提条件,正如著名科学家丘成桐所说:“好的科学家首先要坐得

4、住”。 1.填入第段空格处合适的词语是 A.踏实细致 B实际细致 C实际深入 D.踏实实在 2从文中看,霍金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除了天资聪颖外,更重要的是 ;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大师,一个共同之处就是 3第段中列举现实中一些人热衷功利、心浮气躁的现象,是为了 4如果去掉第段画线句子中的“就科学精神而言”,在表达效果上与原句有什么不同? 5像霍金这样潜心搞研究做学问,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还有很多,请再举一例,为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参考答案】1A 2专注、安静下来、丢弃广泛兴趣(或:身残志坚的意志“术业有专攻”的专注精神)对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淡泊名利,潜心治学) 3从反面论证,与上

5、文霍金专注、执著的科学精神形成对比,突出中心论点 4“就科学精神而言”一语,限定了“境界”的范围,说明这里比较的是他们和霍金在科学精神方面的差距,而非其他方面的差距,表达准确严密。如果去掉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意思对即可) 5示例:居里夫人穷四年之力专注研究,从30吨铀矿渣中提取出0.1克镭,成为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传统文化须敬畏 前不久,有两件事情引起格外关注。先是孔子、老子两位古人画像被穿上西装、打起领带,成为商家推出的衣服品牌的“代言人”;再是韩国有人宣称孔子、西施、李时珍是韩国人。这两件事虽都有些可笑,却也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传统文化是民

6、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患的不竭动力。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在的活力。1817年拿破仑曾说过: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确乎不怎么客气。发生于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曾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元气大伤。固然,传统文化有不容回避的缺陷,有让人诟病的糟粕,但世界上有哪个民族的文化是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

7、,又有哪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鞭挞、摧残得如此绝情?相反,我们恰恰到处可见人家对传统的爱惜与保护,包括一片街区、一栋楼宇、一所殿堂、一座故居,都尽可能保存其原有的风貌,尽可能给后人留下曾经的情感记忆。 有缺点不是不可以批评,我们一贯的主张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也不是不能变,我们一直强调立足时代,推陈出新。只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应当非常慎重,应bng持一种庄严与神圣的感觉,致力于挖掘其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弘扬其高贵的精神品格,以此丰富我们的时代精神,突显民族个性。那些打着“创意”、“文化”的旗号对古人的所谓“开发”,除了急功近利的、赤裸裸的商业的利用之外,还能给人什么样的启示与教益呢?一个不尊古

8、人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康的民族,也不可能赢得尊重。 实际上,彻底否定传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庞朴认为:“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既然不能像包袱一样一丢了之,就不如好好地对待它,改造它,变化它,更新它,注入新的精神与血液,让它焕发神采,激发它的活力,清理、挖掘、弘扬其中有价值的因素为现代化服务。 文化是灿烂的,也是脆弱的,它需要精心的照料和培育。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已经正在遭受严峻挑战,但致命的伤害往往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文明传承者的随意xi d与践踏。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bng (

9、 )持 xi d( ) 2下列对第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 A作者先摆出事实,并指出这些事实“促使我们反思自己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进而引出下文的议论。 B第段中的事例是文章的事实论据,用以佐证作者在文中关于“我们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种种议论。 C第段与第段的有关内容是互相照应的,意在议论:“一个不尊古人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康的民族,也不可能赢得尊重”。 D作者在第段列举的两个事例,是为在文章开头强调那些商家行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与教益只是急功近利的、赤裸裸的商业的利用。 3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4第段围绕“传统文化须敬畏”分别展开论述: 第段主要论述了传

10、统文化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与内在的活力。 第段主要论述了 第段主要论述了 第段主要论述了 【参考答案】1(1)秉 (2)亵渎 2D 3反问 强调突出了我们应当像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非常细致地爱惜与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强烈地谴责中国某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怎么客气”的行径) 4第段:我们必须爱惜和保护传统文化 第段: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当非常慎重,应秉持一种庄严与神圣的感觉 第段:传统是不可能被彻底否定和抛弃的,它需要我们的善待、更新和培育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重拾阅读精神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意在鼓励人们发掘读书的乐趣

11、,并纪念那些为推动人类文明前进而做出不懈努力的先辈。 中华民族无疑是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传统的民族,有关名人与书的趣事不胜枚举: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数百卷,连给女儿嫁妆时,亦是满满一箱书;资本论首位翻译者、经济学家王亚南,在乘船遭遇风浪、海轮颠簸不止时,要求服务员将其绑在椅子上以聚精会神地读书;诗人闻一多在结婚当日的早上不见踪影,后被友人发现在书房中如痴如醉地读书 然而,近些年来,我们更多地听到这样的故事:2008年,上海一家早教中心率先开设幼儿经典诵读班,由专家带领10岁以下的小朋友诵读三字经、论语等经典作品。结果在短短三个月中,学员由原先的20人减至两人。有记者采访退班的家长,得到的回答竟出

12、奇一致:“以后入学时又不看这些,还是把时间花在学英语、电脑、钢琴上更为实在,这些可都是升学加分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书籍已经不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沦为“耽误孩子升学的滑梯”了?家长对于经典阅读先入为主的拒绝态度,不仅没收了孩子享受人类丰盛文化大餐的入场券,还间接导致了这些孩子长大后偏于功利的阅读习惯。在许多书店里,你看那“最畅销图书排行榜”上,显眼位置处净是些炒股、基金、管理类的书籍;若有关注社会现实的书刊,也多是用来解当下人之心灵困惑的如何应对办公室政治?如何成为完善的男人或女人?如何把孩子从小送入常青藤?等等。 书店里的人头攒动,正和当代人填补不了的心灵饥荒形成反差讽刺的是,往往我

13、们功利书读得愈多,便发现这种饥荒愈加厉害。捧着教辅书、“快餐”书太久,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只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进而造成精神上的乏力,思考社会、思考人性的乏力。 很难想象,一个精神乏力的民族,会有着什么样的未来。当人们津津乐道“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也正是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的辞世纪念日时,往往夸大了这其中的“巧合色彩”,而忽视了这些文豪们对于启迪思想、丰富文明的重要作用。 若你想说,莎士比亚们离我们太远,无论怎样读书,我也达到不了他们的境界那么就看看卡耐基吧,在你的书架上,是不是正有一本他所写的人性的弱点供你陷入人际纠纷、遭到解雇、甚至失恋时寻找“速效冲剂”?但卡耐基在座右铭中这样写道:“人活着不只需要面包。我亲眼看见有些百万富翁因缺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