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试题部分)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91576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PPT 页数:318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试题部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8页
(北京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试题部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8页
(北京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试题部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8页
(北京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试题部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8页
(北京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试题部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试题部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试题部分)课件(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古诗文阅读,1.(2018北京,67,4分)默写。 (1)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分) (2)青树翠蔓, , 。 (柳宗元小石潭记)(2分) 答案 (1)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2)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直接型默写,可以根据上句直接写出下句,难度小。易错字有“朔” “柝”。 (2)本题考查的是直接型默写,可以根据上句直接写出下句,难度小。易错字有“蒙”“络” “缀”“拂”。,题组一 古诗文默写,A组 2014-2018年北京中考题组,五年中考,2.(2017北京,3,6分)默写。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1分) (2)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1分) (3)在我国大西北,有历史名城,有塞外边关,有异域文化,有大漠风光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 都与它们相关。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 , ”。(每句诗中允 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分) (4)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 ”这两句诗来表达实现人 生理想的坚定信念。(2分) 答案 (1)柳暗花明又一村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示例1)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示例2)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示例3)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示 例4)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3、 (1)(2)为直接型默写,根据上句直接写出下句即可;(3)考查的是诗句的积累,可以依据题 干中的“塞外边关”“异域文化”“大漠风光”作答;(4)为理解型默写,可以依据题干中的 “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作答。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知识拓展 描写西北边塞的诗歌有王维的使至塞上,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岑参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的凉州词等。这些诗词 中的名句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北风卷地白 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 辕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等。,3.

4、(2016北京,6,4分)默写。 (1)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分) (2)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 (3) , ,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2分) 答案 (1)千里共婵娟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解析 此题为直接型默写,注意书写要规范。 易错警示 不要写错字,不要漏写字。易错字有“婵娟”“汗青”“潭”。,4.(2015北京,9,6分)默写。 (1)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 (2) ,五十弦翻塞外声, 。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2分) (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

5、,我们常借用论语中的“ , ” 来表达喜悦的心情。(2分) 答案 (1)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2)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 (3)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解析 (1)(2)题为直接型默写,注意平时积累和书写规范。(3)题为运用型默写,注意结合所给 提示答题,注意书写正确,不要错字,漏字。,5.(2014北京,7,4分)默写。 (1)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1分) (2)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1分) (3)毕业在即,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的诗句, 向你的同学表达即使将来相距遥远,长久难见,也会保持深厚友谊的心意。(2分) 答案 (1)采菊东篱下 (

6、2)直挂云帆济沧海 (3)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解析 (1)(2)题是直接型默写;(3)题是运用型默写,可依据提示“相距遥远”“长久难见” “保持深厚友谊”回想送别诗句。易错字有“篱”“济”“沧”“涯”“邻”。,(2018北京,810,6分)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13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 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 的感慨。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 阳,问候家乡的亲人。(1分),题组二 古代诗歌

7、赏析,2.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3 分) 3.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 过的两句诗是“ ”和“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 分),1.答案 (示例)时光匆匆流逝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的能力。在回答本题时,需要理解诗歌内容与主旨。首先根据题干 中“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等关键信息,再结合其对应诗 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方法技巧 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四方法 (1)从诗人生平入手,了解诗人经历。 (2)明确创作背景,探究诗人写作风格。

8、 (3)抓住诗句中的物象,明确物象的特点。 (4)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作者的情感。 2.答案 (示例)我认为图1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图中的江面十分开阔,能表现 “潮平两岸阔”的景象;图中的船帆高高悬挂,能表现“风正一帆悬”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能力。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 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 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回答本题时,需要关注图画中所描绘的景象与诗歌的意境。 诗歌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颔联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表现 恢宏阔大的景象;颈联写拂晓行船

9、的情景,隐含哲理,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图1提供的画面展示出了初春江上行船的阔大景象,能表现“潮平两岸阔,风 正一帆悬”所描绘的景象。 方法技巧 描绘诗歌画面 描绘诗歌画面,首先,要读懂诗句,理解诗歌内容。其次,抓住诗歌中的物象及其特点,展开联想 与想象。再次,为了增添画面感,在描写时可以采用添加形容词,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方 法,使语言更形象、生动。最后,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描绘的画面不能脱离整首诗的意境。 3.答案 (示例)烟波江上使人愁 唯见长江天际流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回答本题需要抓住题干中“含江”的要求,只 要写出含有“江”字的古

10、诗即可,注意书写正确。 知识拓展 含“江”的诗句积累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唐杜牧)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唐张继),一、(2018北京,1113,8分)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3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 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11、,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甲愚以为营 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乙先帝在时,每与臣 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 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 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丙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 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2、,故五月,题组三 文言文阅读,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 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 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 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有所广益/精益求精 计日而待/不计其数 B.不求闻达/知书达理 由是感激/实事求是 C.夙夜忧

13、叹/忧心如焚 庶竭驽钝/尽心竭力 D.察纳雅言/温文尔雅 临表涕零/涕泪交流,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甲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翻译: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使军队上下团结和睦,品行高低不同 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理解:诸葛亮之所以推荐向宠是因为向宠人品好,军事才干突出,深得刘备赞誉。 乙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情,都会为桓帝、灵帝二位君主深深叹息,并对 他们感到痛心和遗憾。 理解:刘备痛心和遗憾的原因是桓

14、、灵二帝亲近小人,疏远贤臣,造成了东汉的衰败灭亡。 丙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关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 一年了。 理解:诸葛亮于“倾覆”时接受任务,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和临终托付大事的恩情。,3.为国尽忠是中华传统美德。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明为国尽忠在诸 葛亮、魏征、岳飞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4分) 链接材料一 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 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

15、“卿所 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丞。 (节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链接材料二 嗣当激厉士卒,北逾沙漠,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 之愿也。 (节选自岳飞五岳祠盟记) 注 太宗李世民,唐代皇帝。征魏征,唐初政治家。雅平日,向来。劳慰劳。 嗣随后,接下来。二圣指被金兵俘虏北去的宋徽宗和宋钦宗。虞忧虑,忧患。 奠枕安枕。余指岳飞。,一、 1.答案 C 本题考查辨析词义的能力。A项,好处/更加;都是“计算”的意思。B项,显达/通 达(事理);代词,这件事/对,正确。C项,都是“忧愁”的意思;都是“尽”的意思。D项,正确/高 尚、不粗俗;眼泪/鼻涕。 2.答案 乙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句意和文本内容的能力。甲项,“品行高低不同的人各有合适的安 排”错。“优劣得所”意为好的差的各得其所,在文中指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丙项,从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看,“倾覆”是指新野之战中刘备失败,而不是刘备临终托孤之 事。 3.答案 (示例)为国尽忠,在诸葛亮身上体现为报刘备知遇之恩、为国家鞠躬尽瘁,在魏征身 上体现为向唐太宗直言进谏,在岳飞身上体现为立志收复失地、迎回君主。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明确“为国”的体现,其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