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89156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全集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有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金华、丽水文学类文本阅读明子出师曹文轩 夏日将近的一天晚上,三和尚慷慨解囊,请明子和黑罐在一家很不错的酒店吃了一顿饭。回到窝棚后,三和尚点亮了四五支蜡烛,把小窝棚照得很明亮。接着,他从门外搬进来一个很大的木头墩。他把一把锋利的斧头稳稳地放在木头墩上,对明子和黑罐说:“我不想再留你们。各人有各人的前程。但谁能出师,总得有个说法,你们瞧见了,这是一个木头墩,还有一把斧头。你们每人砍三斧头,谁能三斧头皆砍在一个印迹里,谁就可以离开我。”他看了看明子和黑罐,“听明白了?” 明子和黑罐点了点头。 烛光静静地照着。 三人沉默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很认真,仿佛有人要进天堂或要进地狱,仿佛面对

2、着世界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 三和尚再一次看了明子和黑罐一眼。 明子和黑罐互相对望了一阵,又把目光挪开去望那把斧头和木头墩。“谁先来?”三和尚问。“黑罐先来吧。”明子说。 三和尚说:“明子懂规矩。黑罐大,理应让他先来。” 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三和尚掉过头去,“噗噗”几口,将所有蜡烛吹灭。他见黑罐半天没有动静,便叫道:“砍呀!” 黑暗里终于响起“咚”的一声,又一声,再一声。 三和尚又重新点亮蜡烛。 烛光下的木头墩上,是三道清晰的斧痕。 黑罐把斧子搁下,垂头丧气地站到了一边。 三和尚把木头墩掉了一个头,又把斧头稳稳地放在上面。一切停当之后,他看着明子,但不说话。 明子走上前去

3、,一把搡起斧头。 三和尚又看了明子一眼。 明子稳稳地站着,只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半点其他表情。 三和尚“噗噗”几口,又将蜡烛吹灭。 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砍呀,”三和尚催促道。 明子没有反应。 三和尚又等了一会,见仍无动静,便欲要大声地喊“砍”,然而这“砍”字刚吐出一半,只听见“咚”“咚”“咚”连着发出三声斧头砍击木头墩的声音。那声音的节奏告诉人,砍者动作极其坚决,毫不犹豫。 三和尚重将所有蜡烛点亮。 烛光下,光光的木头墩上只有一道有力的斧痕。 明子把斧子靠在木头墩上,退到一旁。 三和尚好半天看着明子,然后说道:“你可以走了。”他坐到床

4、上去,点起一支烟,朝明子说道:“你只砍了一斧头。” 黑罐忽地抬起头来。 明子很镇定地站着。 三和尚说:“还有两声,是你用斧背敲击木头墩发出的。世界上,手艺再绝的木匠,也不能在黑暗里把三斧头砍在同一道印迹里,因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烛光里,明子眼晴最亮。 三和尚对明于和黑罐倾吐了一番肺腑之言,那也是他半辈子的人生经验:“认真想起来,这个世界不太好,可也不太坏。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人就不能太老实了,可又不能太无心肝,”他专门对着明子说,这个道理,黑罐不懂,你懂。但这分寸怎么掌握着,全靠你自己了。我只把手艺教给了你,但没有把这分寸教给你,这是我做师傅的罪过。”他充满深情和信赖地看了明子一眼说,“天不

5、早了,你们俩睡觉吧。明子明天走时,带上我的那套家伙,就算是你师傅的一点情意吧。”说完,他整了整假发,走出了窝棚。(节选自山羊不吃天堂草)(1)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情节。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我认为故事就是情节,本文的情节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展开,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师傅请客黑罐斧击明子斧击明子出师”。我认为有因果关系的故事才构成情节,我这样梳理情节:因为明子三声斧响却只留下一道斧痕所以明子出师了。(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从黑罐和明子拿斧头的动作,你读出了他们各自怎样的心理?)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

6、的气味。小窝棚里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此处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作家将三和尚的徒弟分别取名为“明子”和“黑罐“,有什么寓意?(4)如果你来评判,明子和黑罐哪一个应该出师?结合小说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分析】这是一篇情节曲折,主旨耐人寻味的小说。小说记述了明子和黑罐都要出师闯荡四方了,但三和尚要求他们必须在黑暗中挥动三次斧头,每一斧头都砍在同一道斧痕上才可以离开。明子让黑罐先完成任务,黑暗中的黑罐无法达到三和尚的要求。黑暗中的明子没有慌张,随着三声沉重的斧响,他的任务完成了。三和尚在明子离开前道出让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并指出“在这个世界

7、上活着,人就不能太老实了,可又不能太无心肝”。原来三和尚是想用这种方法,让明子与黑罐知道该如何立足于世。【解答】(1)本题考查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情节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示例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文章在写“明子击斧”之前,先写的是三和尚请客,可用“师傅请客”概括;然后写三和尚给出出师的任务,明子让比自己在的黑罐先来,可用“黑罐斧击”来概括;最后明子出师了,是因为他完成了师傅的任务,三声斧响却只留下一道斧痕。(2)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句中的人物描写来分析体会。首先根据文意知道,这三次斧击直接关系到二人的前途,

8、事关重大。黑罐是“微微颤抖”双手,可以看出他在任务前的紧张与不安;而明子却是“一把操起斧头”,可见他的动作的果断,对任务的完成充满信心。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两个环境描写句,第一句以小窝棚中只有“蜡烛油的气味”来渲染出一种严肃、紧张的气氛,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第二句则重点突出小窝棚的黑暗,也是为渲染紧张气氛,引起读者的注意力,这样的任务究竟谁能完成呢?为后文的明子的表现埋下伏笔。(3)本题考查小说中人物名字的意义。小说中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倾向在人物的名字中表现出来。“明子”与“黑罐”,两个名字一“明”一“黑”,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合二人的行为来看,作者的情感倾于“明

9、子”,“明”有聪明之意,表现明白事理,会让人生更光明;而“黑罐”的“黑”则表现了人过于诚实,往往会在黑暗中摸索人生路。(4)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题,只要能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认为哪一个出师都可以。明子的优点在于做事灵活,懂得变通;黑罐的优点在于老实憨厚,做事扎实。答案:(1)师傅请客(或“师傅设局”“师傅散徒”等);黑罐斧击(或“黑罐三击”“黑罐砍墩”等);明子三声斧响却只留下一道斧痕(2)黑罐的胆怯不安,明子的镇定自信;渲染了小窝棚里紧张、严肃的氛围,以环境的凝重来反衬人物内心的波澜,预示着明子将有不俗的表现。(3)这两个名字对比的意味强烈,

10、体现了作家的情感倾向。“明子”有聪明的意思,人情练达,明白事理,自然胜人一筹;“黑罐”有实诚的意思,纯朴自然,雕琢不精,尚在暗中摸索。(4)该题分层赋分。应该是明子出师。第一层:理解肤浅,只是笼统地说出理由。示例一:明子砍了三下,只留下一道斧痕,明子很聪明。第二层:有一定的理解,能结合文本内容简单分析。示例二:明子按照师傅的要求去做,砍了三下,只留下一道斧痕,得到了师傅的赞许。明子比黑罐聪明,他知道做人不能太老实,他也知道师傅是在考验他们。第三层:理解深刻,能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全面阐述。示例三:明子按照师傅的要求去做,得到了师傅的赞许,达到了师傅的预期。在这个过程中,明子不仅有黑罐所没有的

11、镇定与自信,而且表现出了黑罐不具备的胆识与智慧。明子的表现正契合了师傅半辈子的人生经验。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不能太老实,因为太老实容易受气,但是也不能太没心肝,因为太没心肝容易作恶。把握好这个分寸,明是非,知进退,才是做人的智慧。应该是黑罐出师。第一层:理解肤浅,只是笼统地说出理由。示例一:黑罐老老实实地按照师傅的要求去做了。第二层:有一定的理解,能结合文本内容简单分析。示例二:虽然黑罐没有达到师傅的预期,也没有得到师傅的赞许,但是他老老实实地按照师傅的要求去做了,这种诚实做人的品质是难能可跟班的。相信他今后一定能成功。【点评】文章中运用环境描写,作用一般有: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

12、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主题。嘉兴、舟山(二)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桥的事小镇的布局,像一头猛犸象的化石。以老街为脊椎,两侧深深浅浅的巷子是肋骨,四家大工厂是四肢:国二厂、造船厂、服装厂、粮机厂。道路向北延伸,隐没于田野中,像一条意犹未尽的尾巴。两根长长的象牙,一条指向小学,一条指向中学。“化石”之外,是无穷无尽的稻田。我总是记不得那些村庄的名字,孔巷、邵村、薛家、南圩、车塘、香花桥、和尚浜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无非是稻浪中有几间房子聚拢在一起,好像小小的岛。邻居小哥哥带我去探险,两个人在

13、稻田里迷了路。一不小心,我的一只鞋陷进泥里。小哥哥无奈,只好背着我走。太阳西沉,四野苍茫,我的肚子饿了,但并不害怕,风里有粮食的味道,稻田的气息让人安心。远处几缕炊烟升起,田埂上出现了几个小黑点大声呼喊我的名字,是着急的爸妈一路寻来。那年我六岁。如今我站在车流滚滚的路边,企图辨认当年探险的路线,哪里崴了脚,哪里掉了鞋,哪里踩到一条死蛇,哪里捉到一只硕大的蚂蚱。记忆没了参照物,像掌中的麻雀找不到着力点,扑腾着翅膀,飞不起来。只有那条小河还在。小河名叫夏驾河,河上有一座通济桥,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桥洞是完美的半圆形。我出生那天,奶奶从桥顶扔下一个皮球。这是小镇的习俗,球有多大,男孩的胆

14、子就有多大。儿时的我顽劣不羁,四处撒野闯祸不知奶奶有没有后悔过,早知如此,丢个乒乓球就够了。桥头曾有一座小小的庙,元大德六年(1302年)始建,明天顺四年(1460年)重修,歇山式屋顶,飞檐斗拱,内供泥塑的龙王爷,乡下人唤作龙王庙。老人们津津乐道于一个传说:小镇曾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汾水龙王七太子私自降雨,却因触犯天规被斩为七段。从前小镇的舞龙叫“断龙”,由七截龙身组成,纪念那位倒霉的龙王七太子。夏驾河流经龙王庙,汇入吴淞江。吴淞江蜿蜒东去,流入上海后,换了个更响亮的名字苏州河。奶奶扔下的皮球,几时能到外白渡桥?在我读初中时,桥拆了。拆桥是为了走船桥洞太低,大船开不过去,走船是为了运水泥和

15、黄沙,运水泥和黄沙是为了修路,修路是为了致富。那时人们憋足了劲要致富,谁阻碍了致富,谁就是罪人。拆桥花了整整一个月。潜水员分批沉入水底,拔掉打入淤泥的木桩,然后安放炸药。东边两百米处,新建了一座水泥大桥。我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了,捣蛋劲也没了。原本胡天野地的熊孩子,渐渐长成拘谨内向的少年。大人很欣慰,夸我懂事了。只有奶奶忧心忡忡,她说,这孩子的胆子丢了。我站在河边,河水黏稠,漂浮着垃圾和水草。水里也没有船。路修好了,也就不需要船了。那座桥,清代的桥,满月的桥,永远地消失了。我向河岸望去,过去生长稻米和油菜的田野,如今长出了连绵的高楼。如果对比二十年前后的照片,你会发现,对岸升起了一个钢筋水泥的星球。那里是小镇的拆迁房集中地,失去土地的农民陆续搬到这里。前年大涨一波后,此地房价破万。开发商欢天喜地盖楼,农民欢天喜地拆迁种地能赚几个钱?不仅是农田在消失,农民也在消失。农家子弟或是读书,或是打工,以各种方式离开土地。几代农民的梦想,是当个城里人。对土地来说,一代人死去,像收割一茬庄稼一样自然。人类自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