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第五部分第二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大考点有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88193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第五部分第二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大考点有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第五部分第二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大考点有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第五部分第二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大考点有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第五部分第二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大考点有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第五部分第二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大考点有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第五部分第二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大考点有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大一轮复习规范训练第五部分第二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2大考点有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时间:45分钟分值:54分)一、(2017江苏淮海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检测)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18分)文艺作品要超越“戾气”张颐武一些文艺作品中存在“戾气”横行的情况,这样的文艺作品一旦流行,会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也会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不良的影响。戾气之作的出现往往来源于对某种社会情绪的“迎合”,也来源于作者对社会发展走向认知和理解的片面化。这种片面化的认知,一方面是对急剧发展变化中的中国社会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矛盾缺少理性和客观的理解,看不到问题正是由于发展的阶段性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中等收入群体和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诸多新的现实

2、困扰。现在人们温饱有余,生活条件相对过去有相当大的改善,但也会碰到新的困难和问题,而这些问题是过往生活中不曾具有的,往往让人觉得更难以化解。如剧烈竞争产生的巨大压力,住房、子女教育和消费主义诱导下出现的攀比和诱惑,都造成了严重的问题。西方社会当下的条件毕竟比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要完备,更增添了这些群体的问题感,由此产生了许多焦虑和困扰。“戾气”之作应运而生,变成了社会困扰的表征。有“戾气”的文艺作品,其好处是看到了一些社会问题,但通过宣泄“戾气”将其简单化、表面化和极端化,让社会问题变成了文艺作品唯一的表现。这样的表现既简单化了人性、表面化了社会问题,又极端化了社会情绪。实际上,仅仅宣泄情绪、渲

3、染“戾气”的文艺作品,其品格历来是不高的。晚清的谴责小说,就是类似这种“戾气”的文化,被鲁迅先生评为“辞气浮露,笔无藏锋,过甚其词,以合时人嗜好”。这样的作品并不折射现实,而是扭曲现实,不是让人看到出路,而是让人或情绪躁动或消极犬儒,并不能促进现实的改革,也无助于社会的转型,只能加剧社会的焦虑与矛盾,把人生的问题变成消费品。“戾气”不是创作的正道,也无法给文艺带来真实的生机。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无论是大众文化或高雅作品,都需要既有反映社会的独到角度,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又有较深入的思考和对于社群的认同,促进人们“守望相助,互相扶持”。有人性表现的力度和对于时代脉搏的把握,有感性的表现力和理性的

4、思考力。超越“戾气”,让文艺更多地与真实的社会对话,才是我们需要的。(选自人民网,有删节)1.有“戾气”的文艺作品会对社会产生哪些负面的影响?(6分)答:_答案简单化了人性;表面化了社会问题;极端化了社会情绪;加剧了社会的焦虑与矛盾。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答:_答案首先,指出文艺作品中存在“戾气”横行的问题;其次,阐述有“戾气”的文艺作品的原因和危害;最后,提出文艺作品超越“戾气”的正确做法。3.结合文本,谈谈文艺作品应该如何超越“戾气”。(6分)答:_答案既有反映社会的独到角度,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又有较深入的思考和对于社群的认同;有人性表现的力度

5、和对于时代脉搏的把握;有感性的表现力和理性的思考力。二、(2017江苏苏北四市高三摸底)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18分)经典的尴尬:文选在宋代的嬗替凌郁之文选风靡于唐朝,成为唐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经典,引导并塑造着唐代文学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对文选的追摹,才成就了唐代文学的高潮。杜甫劝子读书云:“熟精文选理。”应可理解为唐代诗人的普遍取向。宋初,文选仍是文人学习、模仿和推重的范本。著名文人宋祁,即曾手抄文选三编。王得臣在麈史一书里记其幼时,先君令其日课文选。但是,庆历以后,文风丕变,流行五百年的文选的影响,呈式微之势。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

6、称王孙,梅必呼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于此可见宋代文坛风尚的变迁。庆历前后文学趣味的转向表明,一个时期以为雅的东西,到另一时期则可能走向它的反面。虽然文选曾经是、现在仍是最高典范,但它毕竟已被文人用得“烂熟”了。任何一种风尚,一旦至于烂熟,必归于俗,必遭厌弃。否弃文选,是符合美学上所讲“陌生化”理论的。而否弃文选之所以发生在庆历以后,其原因在于,宋代文学经历了七八十年的发展,随着宋代文人时代感与文学自信的进一步加强,随着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等当代典范的树立,宋代文人已不屑于步唐人之后尘,而以学文选为陈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并且,这些文章巨公周围,

7、已然生出大批追随者,成长为具有转移风气意义的文学群体。因此,必然产生文学的代际,从而与前朝文学取向拉开距离。带头唱响文选时代挽歌的,正是后来成为宋代文学巨擘的苏轼。苏轼对待文选的态度具有典型性。他几乎凌驾于这部被前人极力推崇的文学经典之上,敢于批评其不足。在他眼里,这部书不仅没有因数百年被推崇而增加些许神秘感,反而彻底揭开了其被唐人及宋初文人膜拜的面纱。“恨其编次无法,去取失当”,又说“齐梁文章衰陋,而萧统尤为卑弱”。苏轼这种平章古今、睥睨文选的姿态,标志着宋代新文学的成熟和新的文学审美标准的形成。宋诗之所以在整体上能够走出以文选为祈向的古典时代,还在于宋代文人切入生活之深。他们太熟悉这个时代

8、,在他们笔下,平凡与不平凡,平淡与不平淡,雅与俗,都随缘自然,在在共存。它们洗净了六朝的绮靡,选择了素朴淡雅的主导风尚。文选仍是那部文选,变化的是时代、读者及其审美趣味。要之,文选作为一本文学总集,与它作为一本写作范本,是两回事。作为写作范本,会因长期深入的模仿而趋于陈俗熟滥,遂使读者厌倦;而作为文学总集,自有其历久弥新者在,故文选不可能完全被后来其他文学选本所取代。南宋中后期学习文选又成为新的时尚,其故或即在此。(选自古典文学知识2016年第1期,有删改)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答:_答案首先段指出文选由唐代、宋初备受推崇,到庆历后地位跌落的现象;

9、然后段具体分析文选地位跌落的原因;最后段表明文选作为文学总集仍具历久弥新的特点。5.文选在宋代庆历后地位跌落的原因有哪些?(6分)答:_答案文选被文人用得“烂熟”而走向“俗”,从而遭厌弃;宋代文人文学自信进一步加强(不屑于步前人后尘),产生具有转移风气意义的文学群体;宋代文人深刻切入生活,舍弃了带有六朝绮靡特点的文选(选择了朴素淡雅的主导风尚)。6.文章第节苏轼是从哪些方面评价文选的?这段文字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6分)答:_答案(1)体例编排,内容取舍,选文风格;(2)作用:作为文选地位变化的典型标志,与杜甫等人的推重形成对比,说明文选地位的变迁;苏轼指出文选的不足,证明了宋代文人的文学自信

10、与新的文学审美标准的形成。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18分)请不要糟蹋我们的文化冯骥才我们必须正视:一种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所向披靡”。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那些最驰名、最响亮、最惹眼、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名人、名著,到名人死后的墓室和名著里出名的主人公,乃至列入国家名录的各种文化遗产,都在被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重组,再描龙画凤,披金戴银,挤眉弄眼,招摇于市。那些在“城改”中残剩无多的历史街区,忽然被聪明地发现,它们竟是一种天赐的旅游资源。已经拆掉的无法复原,没拆的虽然不再拆了,但也难逃厄运,全被开发成商业风情街。更糟糕的是被称作“最后的精神

11、家园”的古村古镇,被借名“腾笼换鸟”,迁走原住民后,一个个被改造成各类商铺、旅店、农家乐、茶社和咖啡屋混成一团的“游客的天堂”;在这天堂里连一间见证历史的“博物馆”也没有,导游讲的故事传说不少是为吸引游人而编造的伪民间故事。至于种种文化遗产,更是这种热热闹闹重新“打造”的对象。其中的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都到哪去了?没人管也没人问。有人说旅游原本就是走马观花的快餐文化,用不着太认真。那么,就再看看我们影视中的历史文化吧。我们的历史名人只要跑到银幕和荧屏上,不论明君重臣,还是才子佳人,大都多了一身好功夫,动不动大打出手,甚至背剑上房。他们好像都活在时光隧道里。虽然身着古

12、装,发型和配饰却像时尚名模;没有确切的朝代与地域,一切衣食住行的道具、物品和礼俗全是胡编乱造;历史在这里只是借用一下的名义,一个空袋子,任什么乱七八糟、炫人耳目的东西都往里边塞。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再滥加改造;一边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这便是当今国人眼中的历史文化。经过这样的粗鄙化的打造,在人们眼里,古村古镇无非是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名人故居不过是名人在世时住过的几间屋子,庙宇不是烧香叩头却不知灵验不灵验的地方,历史上的人物全有几招花拳绣腿,全离不开男欢女爱,全不正经;没有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美感。我们不是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挂在嘴边吗?如今国人从哪里能够感知这种博

13、大精深?只能去一座城市才有一个的博物馆吗?文化不精不深,怎能“做大做强”?真正强大的文化一定又精又深。只有在精深的文化中,才会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现,社会文明才能整体地提高。问题是当下这种鄙俗化的潮流,这种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一边有害于公众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观,一边伤及中华文化的纯正及其传承。我相信,在这样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很难对自己文化心怀挚爱与虔敬。如果我们不再深爱和敬重自己的文化,再伟大的文化不也要名存实亡?到底什么动机与力量使这种潮流正在变本加厉?我想应当一句话戳穿,即以文化谋利。任何事物进入市场,就不免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不免依照消费需求和商业利益调整自己。但调整是科学调整,不能扭曲甚至破坏自己去换取经济利益,就像自然资源的开发不能破坏生态。文化更具特殊性。因为文化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