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十一小说阅读专题检测11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88152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十一小说阅读专题检测11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十一小说阅读专题检测11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十一小说阅读专题检测11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十一小说阅读专题检测11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十一小说阅读专题检测11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十一小说阅读专题检测11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专题十一小说阅读专题检测11有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检测(十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额尔齐斯河畔刘斌立额尔齐斯,一条流向北冰洋的河。源自阿尔泰山的融雪,冰冷着额尔齐斯河,她一路向北,湍急的地方可以击碎岩石,而舒缓的地方柔美得像图瓦人里最美的姑娘。鄂尔德西静静地坐在河畔上,他的嘴角微微有些上翘,那是黄昏最后一刻的阳光披到了他的身上。20年了,他知道每天最后一刻的霞光收拢在河畔的位置,他从没有坐错过。鄂尔德西深深地吸了一口带有河水潮气的空气,无比幸福地托起了一直依靠在他身边的草笛。那根叫作“楚尔”的乐器,是鄂尔德西一生的珍爱。于是在落霞过后,在天色渐暗时,在额尔齐斯河平缓的流淌声中,楚尔响起了她震颤的和声。她的声音深沉舒缓、悠扬婉转

2、,全靠舌尖控制着气息。在鄂尔德西老人的嘴里,楚尔更是美妙而又神奇地可以同时吹奏出两个声部。那个黄昏,鄂尔德西又在额尔齐斯河畔吹起了美丽的喀纳斯姑娘。一阵缓慢但异常沉重的咳嗽声,突然打断了那美丽的乐曲。鄂尔德西脸上的幸福被肺部剧烈的疼痛替代,他只能放下楚尔,用双手紧紧捂住自己的胸膛和嘴鄂尔德西终于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我告诉老人,这个电话我已经等了两年。10天以后,我和5个图瓦少年围坐在鄂尔德西的周围,听额尔齐斯河倾诉着她的衷肠。而鄂尔德西的楚尔正轻柔地哼唱。65岁的鄂尔德西,已经是一个晚期肺癌病人,不能再完整地吹奏哪怕一首乐曲。他只能断断续续地给我和孩子们讲解吹奏楚尔的技巧。半年后,鄂尔德西只能卧

3、床了。在他那间小木屋里,听我们用粗劣的技巧吹起楚尔。每每这时,他总是看着窗外,那里有一个他深深爱着的姑娘,已经在那儿沉睡了20年。那样的日子只延续了3个月,我和那5个少年一起将鄂尔德西以及他的楚尔埋葬在那个姑娘的身旁。我听说,鄂尔德西和那个叫作艾琳娜的图瓦女孩,相识相爱于额尔齐斯河畔。那根楚尔,曾经是他们相爱相伴多年的见证。两人在一起的每一天,鄂尔德西都要在额尔齐斯河畔吹起楚尔,他的艾琳娜就坐在夕阳最后的霞光下面,沐浴着爱和那些美妙的旋律。美丽的喀纳斯姑娘就是鄂尔德西为她写的曲子。我终于决定离开阿尔泰,离开额尔齐斯河畔。我最终也没有真正学会楚尔的吹奏。两年前,在额尔齐斯河畔听到了鄂尔德西老人天

4、籁一般的旋律,我想留下跟随这最后一位会吹楚尔的图瓦老人学习。我整整等了两年,一直等到他即将离世的时候才给我打了电话。 “我觉得现在的时间可以了。”鄂尔德西在电话接通后,讲了第一句话。 “你的意思是,你同意传授我了。”我不知道我为何如此平静,其实我在美丽的额尔齐斯河畔整整等了他两年。 “我想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曾经答应过艾琳娜,我的楚尔今生只为她吹响,我做到了。”老人有点激动,又开始了一阵猛烈的深咳。“这两年我走遍了图瓦人的村子,几乎没有人会吹了,更别说吹得像您这样好的。”我在为这么好听的乐器而惋惜,楚尔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孤品了。 “哦,哦。”老人想起了什么,在电话那头应答了两声又沉默了。 “你帮我

5、选5个图瓦少年吧。”老人平静地告诉我。在挂断电话前,老人对我说,楚尔不仅是他和艾琳娜的,也是图瓦人的。我那时并不知道,我无意中促成老人收下了5位图瓦少年教授这民族最后的传承。我背着行囊沿着额尔齐斯河离开的时候,听到了5位少年为我吹奏的曲子,那曲子一直弥漫在那漫山遍野的落叶松林中,在那山林溪涧,我仿佛看到鄂尔德西与艾琳娜又幸福地徜徉在永恒的岁月里。我再也没有回到过额尔齐斯河畔,但我知道,远山落红时,那空灵悠远的美丽旋律一定会在图瓦村落中响起,她也会随着额尔齐斯河的波涛,一路向北,流向北冰洋。(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采用顺叙的记叙方式,讲述了图瓦人

6、楚尔演奏者鄂尔德西的故事,富有民族性和地方特色。B小说中写到楚尔演奏可能将要失传,“我”无意中促成老人收下了5位图瓦少年来教授这民族最后的传承,深化了关于文化传承的主题。 C小说的结尾说“我”再也没有回到过额尔齐斯河畔,写出了“我”的遗憾之情,也说明了“我”对那5个孩子能否继承楚尔吹奏技艺的担心。D小说不仅写了鄂尔德西与艾琳娜的爱情故事,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疆少数民族风景画,表达了对大自然风光的讴歌之情。答案B解析A项,小说还采用了插叙的记叙方式。C项“也说明了我对那5个孩子能否继承楚尔吹奏技艺的担心”错误,由原文最后一段“但我知道旋律一定会在图瓦村落中响起”可知,“我”并不担心。D项

7、“表达了对大自然风光的讴歌之情”分析错误。2小说的主人公鄂尔德西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 _答案热爱艺术,技艺高超。他一生珍爱楚尔,在河畔尽情吹奏,乐声悠扬婉转,天籁一般。忠于爱情,恪守承诺。一生只为爱人吹奏楚尔,并为她谱写曲子,痴情为她吹奏20年。深明事理,传承文明。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毅然决定把楚尔吹奏技艺传承下去。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形象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特点,需要我们结合小说中描写主人公形象的具体内容来把握。先要做到“六抓”,即抓语言、抓动作、抓心理、抓情节、抓环境、抓人物之间的关系,再具体分析,最后总结概括。比如,通过分析鄂尔德西一生珍爱楚尔,在河畔吹奏楚尔,

8、乐声悠扬婉转,天籁一般,可以概括出他热爱艺术、技艺高超的特点;通过分析他守在爱人墓旁20年,痴情地为爱人吹奏美妙的旋律,并为她谱写曲子的情节,可以概括出他忠于爱情、恪守承诺的特点;通过分析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毅然决定把楚尔吹奏技艺传承下去的行为,可以概括出他深明事理、传承文明的特点。3小说的标题是“额尔齐斯河畔”,有人认为改为“楚尔”更好。你的看法是怎样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答:_ _答案(示例一)以“额尔齐斯河畔”为题更好。点出故事发生的地点,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额尔齐斯河畔”给人诗情画意的美感,烘托主人公额尔德西人物形象,彰显艺术魅力;以具体独特的边疆河流为标题,吸引读

9、者的阅读兴趣。(示例二)以“楚尔”为题更好。突出故事主要情节,表明故事紧紧围绕“楚尔”展开;以乐器为题,彰显此乐器对主人公的重要性,突出人物形象;“楚尔”见证了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是主人公感情的寄托物,同时它身上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题,更有利于表现文章主旨。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小说的标题选择哪个更合适,可以见仁见智,关键在于言之成理。解答此题,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小说内容具体阐释理由。说明理由时,可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故事情节、小说环境等方面来思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天下第一桩凌鼎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郑有樟从一个藏友嘴里得知翰林弄的阮大头最近从安徽收到了一件好东西,号称“

10、天下第一桩”。郑有樟一见那树桩,就惊叹天下竟有如此好的东西。郑有樟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发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赏心悦目,更难得的是这香樟木桩香气扑鼻,且香得柔和、高雅。郑有樟凝视着这天下第一桩,不言语,也不离去。阮大头已看出了郑有樟的偏爱心思,不无得意地说:“我收藏几十年,这是我最得意的一件藏品,今后就是我的镇宅之宝喽!”郑有樟从小命中缺木,所以取名“有樟”,而今,这古桩出现在眼前,不是缘又是什么?郑有樟下决心非要把这天下第一桩弄到手不可。他很有诚意地对阮大头说:“君子本不夺人之爱,但我郑有樟既然命中注定有樟,岂能错过。您老成全我,割爱吧。您开个价,我郑有樟保证不会让您吃亏。”阮大头一听,笑笑

11、说:“想看,尽管看;想买,则免谈!再说就伤和气了。”郑有樟就这样碰了个软钉子。郑有樟不甘心,他实在太喜欢那天下第一桩了。以后的一段日子里,郑有樟吃饭想着这事,睡觉想着这事,想来想去被他想到了以物易物的主意。他想起前不久在浙江东阳见过一老艺人创作的水浒人物根雕,印象中也是香樟木的,那108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据说已连续雕刻好多年了。对,买下来,送给阮大头,他八成会喜欢的。事不宜迟,郑有樟第二天就开车赶到浙江那老艺人家,好说歹说,花了大价钱把那根雕买了下来,雇卡车运回了娄城。果然不出郑有樟所料,阮大头一眼就相中了这大型根雕作品,请郑有樟爽快出价。郑有樟很坦率地说:“明人不说暗话,我只想换你的树桩

12、。”阮大头没想到郑有樟来这一手,有点不快地说:“肯卖,价钱好商量;不肯卖,你抬走吧。”郑有樟也没想到阮大头如此固执,悻悻而回。藏友见郑有樟愁眉苦脸的,知道他还惦记着那天下第一桩,就给他出主意。藏友甲说:“阮大头的独生女今年26岁了,还没嫁人,干脆有樟兄娶了她算了,条件嘛,非天下第一桩做嫁妆不要”“缺德缺德,婚姻是儿戏啊?”郑有樟一票否决。藏友乙说:“派人冒充算命先生,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他心甘情愿出手”“损、损、损,骗他老人家,于心何忍?”郑有樟依然不同意。藏友丙说:“那你干脆跪在阮大头面前,求他,不怕他铁石心肠。”“你们怎么尽出馊主意,难道就想不出一个金点子?”郑有樟脸色凝重了起来。郑有樟突

13、然失踪了一段时间,后来,藏友们才知道,他去了安徽,去调查了解这天下第一桩的来历,他还翻阅了当地的地方志,回来后窝在家里写了篇流传有序的天下第一桩。据郑有樟考证:此树桩是南宋末年一次山洪暴发后冲下山来的,先为安徽著名的博古斋收进,后为画家闵双城收藏;元代时为贵族王孙铁木儿秘藏;明代时,在安徽布政使及大收藏家华佰裘等多人手里珍藏;清代时,在桐城露过面,后来就不知去向,直到一百多年后的最近,才重现江湖。郑有樟还收集了明代至清初吟咏此桩的诗文。郑有樟把这篇考证文章打印后,交给阮大头斧正。阮大头没想到郑有樟对这天下第一桩如此有感情,如此有心,很是感动。他拉着郑有樟说:“来,我俩在天下第一桩前留个影。”三

14、天后,阮大头打电话给郑有樟说:“啥话别说,你来把天下第一桩搬走吧。”郑有樟去搬天下第一桩时,特地沐浴焚香,极是虔诚,出屋进屋前,还点了鞭炮、放了高升呢。当时人群中说啥的都有,有说“神经病”的,有说“作秀”的,有说“文人怪癖”的郑有樟一点儿也不恼,他乐呵呵地说:“我全当补药吃。”(原载人民文学,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郑有樟命中缺木,才取名“有樟”,现在“天下第一桩”出现了,他决心要把它弄到手,说明他脑袋中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B郑有樟亲自去安徽调查了解“天下第一桩”的来历,还写了一番考证的文章,这是他为了得到“天下第一桩”采取的“迂回战术”。C郑有樟

15、不同意三位藏友的建议,是因为这些建议是缺德骗人和有失尊严的,说明他是一个讲方法、自尊自重、有道德感的人。D小说围绕一件藏品“天下第一桩”展开,通过郑有樟向阮大头求取树桩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性的批判,表现了做人做事应诚心正意的主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说明他脑袋中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的说法错误,以原文来看,郑有樟是真心喜爱天下第一桩,而他的名字与树桩的联系只是他喜爱天下第一桩的其中一个原因,并不能因此说他脑袋中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B项,“采取的迂回战术”说法错误,应为表现了他的认真诚恳。D项“表达了对人性的批判”错误。5小说中写郑有樟买东阳老艺人的水浒人物根雕与阮大头作交换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