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2451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遇见这两种人,我总不免替他们惋惜。我感到不解的是,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不妨说,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

2、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二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

3、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才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1. 下列对“精神拾荒三步曲”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文中“精神拾荒”是指通过学、思、录获取生活中的新思想。B. 作者倡导的精神拾荒三步曲中的“三

4、步曲”是指学、思、录。C. 学和思不可偏废,常学常思。“学而思,思而录”,都很重要。D. “精神拾荒三步曲”中只有“录”才是精神拾荒最重要的角色。2. 下列对第四段有关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这句话生动形象地阐释了灵感的重要性。B. “思想者懂得待之以礼”中用“待之以礼”来强调思想者十分的有礼貌,有修养。C. “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一句中,“仪式”一词强调了写作是留下灵感的好方式。D. “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中“投奔”突出了“勤于记录”的效果。3. 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容易犯

5、的毛病,其后果是糊涂、危险的。B. 作者认为新思想的产生既需要外界的激发,也需要思想者独处时的用心加工和表达。C. 席勒和托尔斯泰都认为新思想的表达和加工只需要与人交往即外界的激励或激发。D. 作者通过“精神拾荒三步曲”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做到好读,爱思,勤录。【答案】1. D 2. B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与“登高”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D项,“只有录才是精神拾荒最重要的角色”,文中没有依据。原文说“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录也是助兴行列中

6、的一个重要角色”,可见作者的意思是说“录”是重要角色,但不能说“只有录”最重要。故选D。【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用待之以礼来强调思想者十分地有礼貌,有修养”曲解文意。第四段讲的是对待灵感的态度与方法,原文说的是“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强调的是要尊重灵感,有了灵感要勤于动笔,与“有礼貌、有修养”无关。故选B。【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

7、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C项,“都认为新思想的表达和加工只需要与人交往即外界的激励或激发”与文意不符,由原文“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可知。故选C。【点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马兰花李德霞

8、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

9、主动过来帮个忙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

10、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

11、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信里都说了些啥?”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

12、,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4. 下列对文中马兰花形象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听说麻婶生病

13、之后,马兰花整整一上午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发呆,并及时去医院探视,表现出马兰花的朴实善良。B. 马兰花相信麻婶能挺过来,麻婶母女不会赖她的钱,所以安慰了麻婶的女儿后,没提欠款的事,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C. 男人因为马兰花没有要回欠款,一怒之下踢翻了菜篓子,面对男人的怒火,马兰花没有与他争辩,而是默默流泪。D. 面对男人的耿耿于怀,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表达了自己的气愤与不满,体现了她的良知。5.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善于运用插叙,文章开篇部分,在正常叙述中插入马兰花的回忆,寥寥几语,麻婶与人为善,热心待人的形象跃然纸上。B. 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

14、人,虽然作者没有浓墨重彩地描写麻婶的女儿,但是从上海的来信中,我们能够读出她的精神品质。C. 小说以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为主要线索,虽没有正面展开叙述,但这条线索贯穿始终,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D. 小说通过三孬的话和麻婶女儿的来信间接叙述了麻婶母女欠款、还款的过程,虽然着墨不多,但这一过程丰富了小说的主题。6. 小说的最后“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马兰花的泪水的理解和认识。【答案】4. B 5. C 6. 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麻婶的女儿不仅多给了400,甚至将房子给自己住,麻婶女儿的知恩图报,让她感激,也给了她安慰和鼓励。对丈夫不再埋怨自己的释然。麻婶

15、女儿来信后,丈夫有了很大转变,也不会再有事没事数落自己,马兰花对此感到如释重负。对麻婶去世的惋惜。马兰花与麻婶感情深厚,接到麻婶女儿的来信,自然会想到麻婶,她的突然去世,令人惋惜。【解析】【分析】试题分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作答时首先通读全篇,整体把握作品的人物形象,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B项,马兰花是因为看到麻婶女儿痛哭而不说欠款的事情,表现了她的善解人意,不是因为相信麻婶能挺过来,麻婶母女不会赖她的钱。故选B。【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内容、表现手法的能力。作答时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内容、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C项,小说情节围绕着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展开,“没有正面展开叙述”是错误的。故选C。【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文章的情节分析“泪水”的内涵,“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满眼的泪水”,是因为“信”,麻婶女儿的来信里,不仅还了马兰花的六百块钱,还多出来四百块来,更重要的是还让马兰花一家搬到麻婶原来的房子里住,所以这“泪水”主要表现包含了“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同时“马兰花与麻婶感情深厚,接到麻婶女儿的来信,自然会想到麻婶,她的突然去世,令人惋惜”,这泪里还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