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重庆市奉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2265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重庆市奉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解析版】重庆市奉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解析版】重庆市奉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解析版】重庆市奉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解析版】重庆市奉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重庆市奉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重庆市奉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2018级高一上期水平测试历史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人,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周官周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太公于齐,兼五侯地史记A. 西周的疆域极为广阔B. 西周的分封等级分明C. 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D. 西周的诸侯势力强大【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看,西周时期,在地方实行分封制,按照等级高低对诸侯分封大小不等的封地,故选B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西周的疆域如何,排除 A 项;西周时期,周天子对地方

2、控制相对松弛,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诸侯势力大小,排除 D 项。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A.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 分封制度取代郡县制度D. 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对秦汉政治的认识,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中心环节,故A项正确;古代社会不是法治社会,属于人治社会,B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郡县制意义,C错误;古代属于君主专制,不是君民共治,D错

3、误。3.有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从制度变革层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其主要依据是A. 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B. 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C. 皇帝逐渐放松对政府部门控制D. 三省体制下,可以减少决策失误【答案】D【解析】【详解】“三省六部”制度下实行皇权之下的集体决策,从决策、审核到执行,形成一整套制度,这样和“三公九卿”制度相比,可以减少决策的失误性,D正确;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不是实质变化,A错误;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是明朝时期废除宰相之后,B错误;“三省六部”是通过分散相权来加强君主权力,C错误。4.明朝万历皇帝因立太子之事

4、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六、七,史称“万历怠政”。这反映了当时A. 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B. 君主专制出现弱化趋势C. 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D. 内阁对皇权有效的制约【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古代中国官僚们人浮于事、懒政怠政现象,根据“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余年”可知,是政治体制自身存在严重弊端造成的,故答案为A项。明朝时期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朝代,而不是君主专制弱化,排除B项;明朝万历年间不存在宰相,C 项说法错误,排除;内阁是皇权加强的产物,不会对皇权构成制约,排除D项。5.北宋在科举考试中实施

5、了如别头试(将与考官有亲属关系的考生与常规考生分开考试,其阅卷、命题自成一体)糊名法(指将试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年龄等信息密封起来)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这些措施意在说明A. 政府加大对考官的管理B. 科举制的弊端日益显露C. 根本上杜绝了考试作弊D. 政府注重选拔人才的公正【答案】D【解析】【详解】A项,材料中实施的别头试、糊名法等措施,是对科举考试程序的管理,而不单是对考官的管理,故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了北宋时期政府对科举考试程序的管理,旨在说明政府注重选拔人才质量,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且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根本上杜绝”说法过于绝对,属于过度推断,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了北宋时期

6、政府对科举考试程序的管理,目的是防止官员参与考试腐败,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D项正确。6.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余年,鼎盛时有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是A. 封建君主的倡导B. 分封制的产物C. 中央集权制的影响D. 宗法制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郑氏家族家风盛传,得到明太祖的表彰,没有体现出封建君主的倡导,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在秦汉时就已经废除,历代帝王采取的都是官僚政治。而题目反映的则是宋、元、明三朝,B项时间

7、上与题目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反映出中央集权制。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及题目可知,导致郑氏家族家风盛传,颇得皇帝表彰的根本原因在于宗法制仍然是一个家族血缘关系的纽带。有了宗法制,就有了相应的等级体系的形成,有了这个重要因素,郑氏家族才会得以长传,家风盛传,得以延续。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7.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了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起居注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B. 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C. 古代皇帝的专制集

8、权意识不断强化D. 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干可知,材料中并没有对皇帝和史官的关注点做出对比。故A项错误。材料列举了汉唐宋明清皇帝,并没有重点列举唐太宗,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起居注编写的不断变化,由此看出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故C项正确。题干中明清皇帝直接指导编写,说明皇帝没有重视其中的劝戒作用,在意的是个人形象。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8.罗马帝国极盛时,一个男性自由民娶一个女奴为妻又后悔了,将妻子“体”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该男子,那么法庭将。A. 进行调解B. 宣布体蒌无效C. 要求男子赔偿D. 不予理睬【答案

9、】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此题,实际是在考查罗马帝国的婚姻制度,根据罗马法规定,公民不包括奴隶,所以女奴没有权利起诉自由男子,法院可以不理睬,答案为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点评:此题难度较大,根据教材内容无法得出答案,要求学生对罗马法深入了解和掌握。9.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A. 10岁雅典男童B. 来自波斯的20岁商人C. 30岁雅典贵妇D. 40岁雅典男性公民【答案】D【解析】【详解】在雅典的民主政治中,享有公民权的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

10、没有公民权,所以A、B、C都没有资格入选陪审团,只有作为成年男子的雅典公民才能当选,故选D。10.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任何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一原则A. 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B. 实质是要限制削弱国王权力C. 使国王丧失了国家元首地位D. 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答案】B【解析】【详解】表面上看,“国王不能为非”是为国王的行为解脱责任,实质上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A项错误。若要国王永远保持没有政治错误的形象,就不能介入国家的政治生活之中,若介入

11、国家的政治生活,就难免有错误,所以该规定的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故B项正确。国王不仅是国家元首,还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同时他也是英联邦的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因此英国国王并不会丧失国家元首地位。故C项错误。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是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国王不能为非”的原则也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二者基本精神一致。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11.英国工业家弗赖尔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就要结束了。”材料

12、说明A. 英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B. 英国的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C. 议会中议员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D. 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要求【答案】D【解析】结合“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可以得出,这时的英国处于世界工厂时期,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弗莱尔的政治要求是议会需要更多的代表工业家利益的议员,因此得出,弗莱尔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希望通过议会更多地表达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以保证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1832年英国的议会选举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应选D;A、B、C材料未反映,故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了1832年议会改革。解题的关键信

13、息是“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就要结束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在议会中取得了更多的席位,以确保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2.英国史讲义写道:“许多原来的城市虽然已变成杳无人烟的荒村但仍有权选派代表出席会议。而新兴的工业城市虽人烟稠密,却没有取得选区的地位,无权派代表参加会议。”后来这一情况发生根本性变化主要得益于A. 工业革命的开展B. 内阁制的发展完善C. 政党政治的形成D. 工人阶级的斗争【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议会代表分配不合理,新兴工业城市居民无选

14、举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上升,故A项正确;内阁制、政党制度都是在工业革命的推行下不断发展的,故BC项排除;D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13.1787年9月17日,美国实现了由“头脑听从四肢指挥”向“四肢听从头脑指挥”的转变。对此,以下正确的理解为美国由邦联制走向联邦制体现了中央集权原则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四肢”指美国的州政府,“头脑”指美国的联邦政府“四肢”指联邦政府,“头脑”指美国总统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从

15、而加强了中央集权。题中“头脑”是指联邦制政府,而“四肢”则指州政府,题干中“由到”的转变是指美国由邦联制到联邦制的转变。故符合题意,错误。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的构建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故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A,BCD组合中有不符合题意的选项。14.南北战争后,美国制定并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宣布: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这一修正案A. 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B. 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C. 消弱了联邦政府的权力D. 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权利【答案】A【解析】【详解】“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体现出国家统一的观念,这一理念利于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大。故A项正确C项错误。林肯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告了黑人奴隶的解放。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国家统一的观念,没有涉及公民的权利。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15.19世纪70年代,法国的德莫子爵就无可奈何地说:“我们是君主派,但法国不是。”这表明当时的法国A. 保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