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湖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1827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湖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解析版】湖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解析版】湖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解析版】湖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解析版】湖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湖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湖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上学期2018级期末考试政治试卷一、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总分60分)1.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 生产资料公有制B. 按劳分配制度C. 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符合题意,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A不符合,B是我国的分配制度,不符合题意,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说法是不科学的,所以选择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基本经济制度。2.根据所学知识,关于公有制主体地位表述不正确的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

2、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审题注意本题是逆向选择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不是“国有资产”,可见,该项错误,符合题意;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3、,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而不是“公有制经济”,可见,该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3.数字音乐播放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问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娱乐方式。这表明A.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B.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决定环节C.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D.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电子产品的问世,使人们可以用这些新电子产品消费和娱乐,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A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没有体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C、D两项不合题意;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决定环节,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B项观点错误。答案选A。4.“移动支付”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

4、明之一。过去人们出门通常带一个手提包或挎包,里面放着钱包,钱包里塞着银行卡、钞票。随着科技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现在出门购物通过手机移动支付就能搞定,出门不带钱包成为许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常态。这一变化说明A.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B. 消费心理影响人的消费行为C. 生产对消费方式起决定作用D. 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人们从过去的银行卡、钞票等消费方式,转变为更加便利的移动支付消费方式。这种变化是由于科技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体现了生产对消费方式起决定作用,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收入和消费心理影响消费,A、B两项不合题意;材料主旨是生产决定消费,没有体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

5、用,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C。【点睛】准确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其中,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动力。(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当消费的增长和变化与生产的增长和变化相适应时,消费对生产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对生产发展起阻碍作用。(3)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如下图:(4)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重生产、轻消费,也要反对盲目的超前消费,更要反对铺张浪费。5.今天,人民越来越关注生活的品质,家居需求更加注重智能化,不少家居企业纷纷加大智能家居的研发投入,我国智能家居业前景广阔。这说明A. 生

6、产决定消费对象B. 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C. 生产决定消费方式D. 消费必然拉动经济增长并促进生产发展【答案】B【解析】人们对职能家居的需求引导家居企业投入研发,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B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没有体现生产决定消费,A、C两项不合题意;消费对生产具有双重反作用,当消费的增长和变化与生产的增长和变化相适应时,消费对生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消费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就会对生产发展起阻碍作用,D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点睛】消费对生产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当消费的增长和变化与生产的增长和变化相适应时,消费对生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

7、用;如果消费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就会对生产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我们既要反对重生产、轻消费,也要反对盲目的超前消费,更要反对铺张浪费。6.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合理确定人们对于知识及其他信息的权利,调整人们在创造.运用知识和信息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关系,激励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通过知识产权获得的收益属于( )A. 按资本要素分配 B. 按管理要素分配C. 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D. 按劳分配【答案】C【解析】我国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题文中的“知识产权”属于按按技术信息要素参与分配,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合题意。答案选C。【点睛】判断分配方式的标准。(1)依据范围:按劳

8、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属于其他分配方式。(2)依据分配尺度: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凭借管理、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3)依据形式判断:工资、奖金等是劳动收入;利息、股息、红利等是资本要素收入。7.第一年,三弟多分了钱,导致哥哥们不干活,收益变差;第二年,三兄弟平均分了钱,没人干活,收益更差。这启示我们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时应A.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B.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C.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D.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答案】A【解析】“三弟多分了钱,导致哥哥

9、们不干活,收益变差”,说明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三兄弟平均分了钱,没人干活,收益更差”,说明要反对平均主义,所以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时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A项符合题意;“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属于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的措施,但与材料主旨不符,B、D两项不合题意;“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属于促进社会公平的举措,C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得到国家保护和社会认可。下列选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 国家公务人员

10、获得的工资收入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股票持有人获得的股息、红利、股票交易收入A. B. C. D. 【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合法”“非劳动收入”这两个条件。凭借劳动所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国家公务人员获得的工资收入和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属于劳动所得,两项不合题意;凭借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是非劳动收入所得,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属于俺徒弟生产要素所得,股票持有人获得的股息、红利、股票交易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所得,两项符合题意,答案选C。【点睛】1.正确认识各种收入。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

11、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受到国家保护。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个体劳动收入或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非劳动收入不一定是剥削收入,只有在雇佣劳动的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企业主凭借资本获得的收入才是剥削收入。2判断分配方式的标准。(1)依据范围: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属于其他分配方式。(2)依据分配尺度: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凭

12、借管理、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3)依据形式判断:工资、奖金等是劳动收入;利息、股息、红利等是资本要素收入。9.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A. 着重保护劳动所得B. 通过税收调节过高收入C. 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D. 保持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考生能否准确理解“再分配”的含义。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

13、分配过程。初次分配的主体是企业,再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政府)。由此可见,B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C、D均属于初次分配,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10.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对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的投入。这一改革举措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有有利于改善民生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有利于惠及中低收入者有利于持续扩大内需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对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的投入,都属于改善民生的措施。提高个税起征点可以惠及中低收入者,缩小收入差距,两项符合题意;材料改革措施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但不能消除贫富差距,项观点错误

14、;政府此项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民生,与持续扩大内需无直接关系,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11.2017年某外贸企业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获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百万元,受到执法机关的查处。该企业的行为属于( )A. 偷税 B. 抗税 C. 骗税 D. 欠税【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考生准确区分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材

15、料中“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获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属于骗税行为,故C选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12.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提出,坚持税收法定原则,除依据专门税收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税收征管权限外,各地区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这体现了税收具有强制性税收具有固定性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税务机关必须依法纳税A. B. C. D. 【答案】B【解析】“除依据专门税收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税收征管权限外,各地区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表明税收优惠政策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改变,即税收具有固定性,项符合题意;“坚持税收法定原则”表明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税收的强制性,项不合题意;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项观点错误。答案选B。13.某国外手机企业为抢占市场,匆匆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