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1550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解析版】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解析版】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解析版】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解析版】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河南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阳高中2021届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24 Al-27 Si-28 S -32 Cl -35.5 K-39 Fe -56 Cu -64 Zn-65第卷(选择题 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化学反应能够制造出新的物质,但不能制造出新的元素。B. “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 只要符合限量,“食用色素”、“苯甲酸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D.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生石灰的透

2、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答案】D【解析】【详解】A化学科学具有创造性,所以化学反应能够制造出新的物质,但不能制造出新的元素,故A正确;B、透析(dialysis)是通过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技术,人体的血液属于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故B正确;C、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益,故C正确;D、硅胶具有开放的多孔结构,吸附性强,可做食品的吸水剂,生石灰能吸水,可做食品的吸水剂,铁粉具有强还原性,可作抗氧化剂,故D错误。故选D。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氧化性比Cl2更强的水处理剂,工业上常用下列反应先制高铁酸钠:2Fe

3、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然后在低温下,在Na2FeO4溶液中加KOH固体至饱和就可析出K2FeO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2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 高铁酸钾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小C. K2FeO4能消毒杀菌,其还原产物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D. 制取高铁酸钠时,每生成1molNa2FeO4反应中共有4mol电子转移【答案】D【解析】ANa2O2在反应中,没有全部生成O2,O元素的化合价分别变为-2价、0价,则Na2O2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A正确;B加入KOH固体

4、,可析出高铁酸钾,说明高铁酸钾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小,故B正确;C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来净水,故C正确;D反应中Fe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每生成lmolNa2FeO4反应中共有3mol电子转移,故D错误。3.下图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a先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 b先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 a先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 b先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答案】C【解析】【

5、分析】“侯氏制碱法”化学反应原理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原理是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而得到NaHCO3的,在这一实验过程中,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而NH3的溶解度较大,为防止倒吸,b管通CO2,a管通NH3,所以要在食盐水先通NH3然后再通CO2,否则CO2通入后会从水中逸出,等再通NH3时溶液中CO2的量就很少了,这样得到的产品也很少;在这个实验中的尾气主要是CO2和NH3,其中NH3对环境影响较大,要吸收,而NH3是碱性气体,所以在C装置中要装酸性物质。【详解】由以上分析:NH3的溶解度较大,为防止倒

6、吸,b管通CO2,a管通NH3,要在食盐水先通NH3然后再通CO2,否则CO2通入后会从水中逸出,等再通NH3时溶液中CO2的量就很少了,这样得到的产品也很少;在这个实验中的尾气主要是CO2和NH3,其中NH3对环境影响较大,要吸收,而NH3是碱性气体,所以在C装置中要装酸性物质,据此可知A错误、B错误、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要对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把握准确。解题关键:为得到饱和碳酸氢根,应先通溶解度大的氨气。4. 甲是一种常见的单质,乙、丙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甲、乙、丙均含有元素 X 。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

7、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X元素可能为Al B. X 元素不一定为非金属元素C. 反应和互为可逆反应 D. 反应和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能够与含有Al元素的单质反应的物质是金属Al,而Al与OH-发生反应产物只有AlO2-含有Al元素,不符合题意,错误;B 若X 元素为非金属元素,如Cl元素,则Cl22OH=ClClOH2O;ClClO2H+=Cl2H2O。符合题意,错误;C反应和因为反应条件不同使用不能互为可逆反应,错误;D在反应和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所以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正确。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元素集化合物的性质的知识。5.常温下,二氯化二

8、硫(S2Cl2)为橙黄色液体,遇水发生反应,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某学习小组用氯气和硫单质合成S2Cl2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时需先点燃E处的酒精灯B. 二氯化二硫(S2Cl2)与水反应的产物为:S、H2S、HClC. C、D中所盛试剂依次为饱和氯化钠溶液、浓硫酸D. G中可收集到纯净的产品【答案】C【解析】【分析】由制备实验装置可知,A中为浓盐酸,B中为二氧化锰,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发生反应生成氯气,C中饱和食盐水除去HCl,D中浓硫酸干燥氯气,E中S与氯气反应生成S2Cl2,G中可收集液态S2Cl2,且可防止倒吸,H中NaOH溶液吸收尾气,【详解】A、实验时需先点

9、燃B处的酒精灯,后点燃E处的酒精灯,防止S与氧气反应,故A错误;B、2S2Cl2+2H2O=SO2+3S+4HCl,二氯化二硫(S2Cl2)与水反应的产物为:S、SO2、HCl,故B错误;C、C中饱和食盐水除去HCl,D中浓硫酸干燥氯气,故C正确;D、G收集产品,H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蒸气易挥发,进入G中,易使S2Cl2水解,在G和H之间增加干燥装置,否则G中可不收集到纯净的产品,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把握物质的性质、制备原理、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易错点D,在G和H之间增加干燥装置,否则G中可不收集到纯净的产品,注意实验装置的作用。6.某固体混合物 X 可能是由 N

10、a2SiO3、 Fe 、 Na2CO3、 BaCl2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混合物的组成,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固体混合物一定含有 Fe、 Na2CO3、 BaCl2B. 气体A一定是混合气体C. 白色沉淀B在空气中逐渐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D. 沉淀A一定是 H2SiO3【答案】A【解析】由实验可知,A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A一定含有CO2,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有沉淀A生成,沉淀A是H2SiO3,溶液A与NaOH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B,则B是Fe(OH)2,溶液B与稀硝酸、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C是氯化银,则原混合物中一定

11、有Na2SiO3、 Fe 、 Na2CO3,可能有BaCl2。A、原混合物中一定有Na2SiO3、 Fe 、 Na2CO3,可能有BaCl2,故A错误;B、气体A是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故B正确;C、白色沉淀Fe(OH)2在空气中逐渐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故C正确;D、沉淀A一定是 H2SiO3,故D正确;故选A。7.某同学设计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生成了HIO3)。向盛有KBr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红棕色。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

12、水,振荡,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生成HIO3时发生的反应为:I2+5Cl2+6H2O=2HIO3+10HClB. 实验中当CCl4层变成红棕色时可通过分液的方法获得Br2的CCl4溶液C. 由上述实验得出Cl2、Br2、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2Br2I2D. 由上述实验得出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BrO3Cl2HIO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由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生成了HIO3)可知,氯气可氧化碘单质,发生离子反应为I2+5Cl2+6 H2O=2 HIO3+10HCl,故

13、A正确;B由盛有KBr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红棕色可知,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则可通过萃取分液的方法获得Br2的CCl4溶液,故B正确;C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中氧化性为Cl2I2,中氧化物为Cl2Br2,不能比较Br2、I2的氧化性,故C错误;D由中继续滴加氯水的现象及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BrO3Cl2HIO3,故D正确;故选C。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比较方法的相关知识。8.以下物质之间的每步转化中,都能通过一步实现的是 FeFeCl2Fe(OH)2Fe(OH)3 Na

14、Na2ONa2CO3NaHCO3NaOH MgMgCl2Mg(OH)2 AlAl2O3Al(OH)3 AlNaAlO2Na2CO3A. B. C. D. 【答案】C【解析】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每步转化都能一步反应实现,故正确;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4Na+O2=2Na2O,氧化钠和CO2反应生成Na2CO3,Na2CO3与过量的水和CO2反应生成NaHCO3,NaHCO3与足量的Ca(OH)2 反应生成NaOH,故正确;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镁,Mg+Cl2MgCl2,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MgCl2+2

15、NaOH=Mg(OH)2 +2NaCl,故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铝解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铝,故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Al与NaOH反应生成NaAlO2,NaAlO2溶液中通入适量的CO2,得Na2CO3溶液,故正确;故选C。9.根据如图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条件已略去):A. 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B. 反应说明该条件下铝的氧化性强于锰C. 生成等量的O2,反应和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2D.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答案】C【解析】【分析】A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水,为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水,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为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为铝和二氧化锰反应铝热反应生成Mn和氧化铝;B为铝热反应,Al失去电子,为还原剂;C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中O元素的化合价有-2价升高为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