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1140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析版】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析版】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解析版】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解析版】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吕叔湘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试卷2018、11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诸侯,诸伯,诸子”以及贵族朝会的信息可以推断出与西周分封制度有关,故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郡县,且与“诸侯”

2、不符,故C项错误;虽有“诸侯”,但材料未涉及郡,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政治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2.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 嫡长子继承制 B. 礼乐丧葬制 C. 婚娶联姻制 D. 功臣分封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可以看出宗法制的典型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A。从材料中还可以看出,B、D两项是A项衍生而出,材料未涉及C项内容。考点:宗法制点评: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

3、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3. 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A. 秦朝郡县制 B. 西汉郡国并行制C. 元朝行省制 D. 清朝军机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汉初戒于“亡秦孤立之败”,分封一些同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但“有心裁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这些诸侯国的势力膨胀,严重威胁到中央集权。A、C、D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均可排除

4、。故选B。考点: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点评: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其结果导致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削弱,无力与中央相抗衡,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从而完成了汉代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过渡。4.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 朝议裁决B. 集权独断C. 世袭传承D. 政务繁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秦朝开始,史书中写到皇帝时用“上”代称。材料中“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等同于“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皇帝”,全国的军政事务,无论大小都由

5、皇帝一人裁决,反映了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皇帝独裁,故选B。考点:皇帝制度。点评: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之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用“皇帝”作为空前统一的秦王朝最高政治首脑的专用称号,并建立起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帝制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5.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佑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佑的意见,皇甫镈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A. 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B. 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C. 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D. 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

6、宪制特征【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央的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材料中描述的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具体行政过程,进一步印证了三省之间的相互制衡,最终达到分散相权的目的,故选B。6.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A. 内阁地位逐渐提高B. 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C. 废丞相后政治腐败D.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B不对,明成祖时期初设

7、内阁;C不对,废丞相后明朝政治腐败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不对,内阁始终没有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A符合题意,“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说明内阁地位和权力有所提高。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明清时期时期政治制度内阁制7.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A. 赔款2100万银元B.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 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 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答案】C【解析】【详解】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为通商口岸。鸦片

8、战争前清政府只开放广州对外通商,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逐步上升并超过广州。故C项正确;赔款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是马关条约中的内容,故排除BD两项。8.用口诀记忆历史内容效率高而且印象深刻,如:“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军舰长江行,赔款且不论,搜刮老百姓,天津事没完,接着占北京。”该口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条约内容是A.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B.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C.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D.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给出的是某一条约的主要内容,从“公使

9、进京”以及“内河通航”我们就能得出这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条约。至于是北京条约还是天津条约我们主要看最后一句话“天津事没完,接着占北京。”说明这是天津条约的内容,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9.1896年,英国商人在杭州开设工厂也是合法的。其设厂的依据有“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领事裁判权的规定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1896年杭州”可知,这一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

10、本在中国设立工厂。而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英国也可以在中国设立工厂,因为“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而领事裁判权的产生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开辟东方市场,掠夺生产资料的过程中,在利用武力击败清政府后,强加给中国的一项严重侵害中国司法主权的制度。辛丑条约并无此规定。排除了,所以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马关条约10.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

11、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A. 第二次鸦片战争B. 中法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从材料中的“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失败”“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等信息可知,这次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镇压反帝运动,因此这个转折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11.日记是记录历史事件的有力证据。一位日本兵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不清楚为什么杀掉这么多的俘虏。但是总觉得太不人道,太残酷了。七千人的生命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12、这位当事人的回忆最可能指证的历史是A. 日军攻陷上海B. 日军实施细菌战C. 日军屠城南京D. 日军占领台儿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七千人的生命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最可能指证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从程度上判断,可知,上述日本兵的日记最可能指证的历史就是日军1937年12月制造的屠杀中国同胞的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12.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

13、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A. 百团大战B. 平型关战役C. 太原会战D. 台儿庄战役【答案】A【解析】根据“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说明是敌后战场的抗战,故正确答案为A。13.“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硝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辛亥革命C. 北伐战争D. 挺进大别山【答案】B【解析】材料“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说明这一历史事件胜利后建都南京,废帝王,宣扬民

14、主精神,由此判断出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C正确,排除CD;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建都南京,但等级秩序森严,不符合“寻民主”,排除A。14. 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A. 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不满B. 对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漠不关心C. 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失望D. 对日本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的愤怒【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图片内容,日本把山东玩弄于股掌之中,可知是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而中国要求收回山东权益的合理要求遭到了拒绝,所以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背景

15、15.连环画曾伴随着一代代人度过童年,是当年人们了解历史,汲取文化的重要途径。下图为某连环画中的一页,它向我们展现的历史是 (中国工农红军)A. 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B. 十年对峙时期的国共斗争C.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D. 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反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土地革命。解题时注意图片中的提示“红军战士”“中国工农红军”等,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领导的军队的名称。所以应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土地革命认识16.1935年1月,红军占领莱重镇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会址位于下图中A. 处B. 处C. 处D. 处【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会议是指遵义会议,而遵义的地点在处,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其他几个选项均是不合题意的,例如,处是瑞金,是长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