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80524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解析版】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解析版】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解析版】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解析版】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四川省遂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遂宁市高中2017级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生物试题1.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的不同之处是 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能形成新基因型 能形成新的基因 需要大量的选育工作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 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 。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

2、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方法:杂交自交选优。 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 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详解】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从而可以使生物的性状改变,但是多数的基因突变对生物是不利的。基因重组只能使原有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型。诱变育种实质上就是通过人工诱发生物产生基因突变,而杂交育种根据的是基因重组的原理。因此,是正确的。故B正确。A、C、D错误。【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熟记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原理、优缺点,理解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的区别便可准确做答。2.下列不能作为基因工程操作工具的是A. 限制酶 B. 噬菌体 C. DNA

3、酶 D. DNA连接酶【答案】C【解析】【分析】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详解】限制性内切酶是基因工程的“剪刀”,A正确。噬菌体可以作基因工程的运输工具,B正确。DNA酶催化DNA合成,用于DNA复制,不能作为基因工程操作工具,C错误。DNA连接酶是基因工程的“针线”,B正确。【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工程

4、的相关知识,只要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工具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基因库的全部基因B. 各种变异均可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C. 迁入和迁出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D. 捕食者的存在减缓被捕食者种群的进化【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

5、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种群的每个个体的基因只是属于该基因库的一部分,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才是该种群的基因库,故A错误。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遗传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B错误。迁入和迁出是导致基因频率变化都因素之一,C正确。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不一定是有害无益的,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老年、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在解题时要掌握知识的关键所在。如:生物进化的实质、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等。4.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A. 血糖含量的相

6、对稳定 B. 组织液中温度的相对稳定C. 淋巴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D. 肠腔内pH的相对稳定【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知识点,内环境理化性质,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渗透压、温度、酸碱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方面。【详解】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属于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之一,A正确。温度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之一,它的相对稳定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B正确。渗透压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之一,它的相对稳定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C正确。肠腔属于外界环境,其内pH

7、的相对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及成分、理化性质,明确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再判断各选项中哪些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范畴,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 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 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 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 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静息电位的相关知识。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钠离子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

8、离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详解】由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随着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阻止钾离子继续外流,故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激活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往内流,说明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据此判断,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点睛】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钠离子浓度比膜外低,要注意静息状态时,即使钾离子外流,膜内钾离子的浓度依然高于膜外。6.下列关

9、于兴奋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局部电流都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时不需消耗能量C. 肌肉细胞或某些腺体也可能有递质的受体D. 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能抑制兴奋产生【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学生要准确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在突触小体上,兴奋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在突触后膜上,兴奋由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兴奋时,膜外的钠离子进入细胞膜,使膜内兴奋部位膜内为正电荷,膜外为

10、负电荷,未兴奋部位膜内为负电荷,膜外为正电荷。所以根据电流由正到负,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A错误。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ATP,B正确。识别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可分布在神经元上,也可分布在肌肉细胞或内分泌腺细胞上,C正确。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形成知识网络结构,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7.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下列几项活动还能够正常进行的是A. 憋尿行为 B. 抑制缩手反射C. 读书看报

11、D. 针刺足部产生痛觉【答案】C【解析】【分析】1、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2、任何感觉的形成都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要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详解】脊髓在胸部段折断,兴奋不能传至大脑皮层,失去高级中枢的控制,表现大小便失禁,故无憋尿行为,A错误。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腰部的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故能发生缩手反射,但不能抑制缩手反射,B错误。脊髓在胸部段折断,会导致下部的信息不能上传导大脑皮层,大脑也不能通过脊髓控制下部的一些功能;语言中枢未受损,故能读书看

12、报,C正确。D、由于冲动不能传导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故针刺激足部不会产生痛觉,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相关的问题,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便可准确做答。8.下列关于动物体内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激素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B. 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C. 都需经过血液运输发挥作用D. 不能直接参与靶细胞的代谢【答案】C【解析】【分析】1、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在激素同受体结合后,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就叫做灭活。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神

13、经递质是由神经元释放的,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就被灭活。神经递质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类型。【详解】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A正确。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B正确。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突触间隙到突触后膜,不经过血液运输;C错误.动物体内神经递质和激素,不能直接参与靶细胞的代谢,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激素调节和神经递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能准确判断问题。9.下表是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

14、.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比较高B. 血糖浓度比正常水平的低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减弱【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重点考查了两个知识点1、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作用:促进动物个体的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详解】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A错误。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B错误。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甲状腺激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

15、的分泌,故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C正确。图表中胰岛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故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变慢,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表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分析图表根据所学知识可作出准确的判断。10.下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af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 细胞a能产生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C. HIV破坏细胞a,体液免疫不受影响D. 受相同抗原刺激细胞e直接产生抗体【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T细胞转移到胸腺中成熟,所以图中a是T细胞、b是B细胞、c是记忆T细胞、d是效应T细胞、e是记忆B细胞、f是浆细胞。【详解】f是浆细胞,浆细胞没有识别能力,其他细胞均有识别抗原的能力,A错误。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力,增强T淋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