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9178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集中反映了当时秦朝官吏职业规范的基

2、本要求: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由此看出秦朝官吏职业规范强调( )A儒家的治国理念B官吏的道德品行C严格按法律办事D官员的实际业绩2以下是有关“司隶校尉”一职的史料记载,据此可以断定,司隶校尉( )史料出处“司隶校尉,(汉)武帝初置”,“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郡国,无所不统。”北堂书钞设官部汉宣帝时,盖宽饶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不避,大小辄举,所劾奏众多,公卿贵戚及郡国吏繇使至长安者,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后汉书百官志“司隶校尉,周官也。(汉武帝)征和中乃依周置司隶。”“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荀绰晋百官表注A始设于汉武帝时期B负责监察各级官员

3、C与刺史的地位相当D其职责在不断扩张3唐初,基于地方州县两级行政设置,在州之上分设十道监察区,命监察御史等分巡各道州县。中唐以后,按察使、采访使、黜陟使、观察使等,相继成为各道的专职监察官。采访使、观察使等也有了固定的驻所和判官属僚。这反映出唐代( )A地方监察逐步网络化和制度化B有效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C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全面监察D监察官逐渐变为地方官吏4据史籍载,刘邦分封诸王时,中央管辖的十五郡主要在关中地区,而九个同姓王和长沙王辖封的四十二个郡,约相当于关东六国故地。封国自行制定度量衡,发行适合本国特点的铸币,推行适合各地传统的文化教育。由此得出汉初分封( )A利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B是

4、吸取秦朝灭亡教训的产物C使中央集权受到了巨大挑战D对各地的文化传统比较尊重5据统计,明代监察御史共209人,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有29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这表明当时( )A科举是官员的主要来源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注重考查监察官员素质D监察机构日益膨胀6密折制度在清朝不断发展。雍正时期,只有皇帝允许的官员才能上密折;后又特许下级官员可直接向皇帝弹劾上级长官。清朝的密折奏事( )A降低了行政决策的效率B反映君权与相权矛盾突出C影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D助于政令体现皇帝意志7下图中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贵

5、族特有的冠饰,而即使在宗藩内部,花翎也不得逾分滥用。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在降清后被赐籍汉军镶黄旗,平台后力辞靖海侯而恳求照前此在内大臣之列赐戴花翎,康熙特旨许之。从中可以得出当时花翎( )A赏赐的群体范围不断扩大B是区分官员品级的主要标志C是对特殊贡献及尊贵身份的奖励D是奖励有功官员的主要手段8在古代雅典,即将上任的执政官在接受资格审查时,他不仅要说出父母和祖父母的名字,还要说出他们的庭院宙斯和阿波罗的祭坛以及他们家庭墓地的地点。这种仪式有助于( )A维系公民的身份认同B维护宗教信仰的统一C保护氏族贵族的权威D预防敌对城邦的渗入9成书于2世纪的罗马史中,作者经常用“罗马人破坏合约”、“元老院撕毁和

6、约”(因此)“遭到可耻的失败”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做标题。这反映了作者( )A改革贵族政治的需要B维护城邦独立的愿望C尊重契约规则的意识D客观记述历史的史德10按照罗马法的有关规定,在转移物的所有权的过程中,当事人的意思虽然不可或缺,但当事人的意思只是形式出现的动因,它不能决定和改变形式,更不能决定所有权变动的效力。材料中罗马法的有关规定( )A忽视了交易双方当事人意志的作用B难以适应罗马商业发展的需要C限制了罗马公民范围的扩大D表明罗马法内容日臻完善、丰富112007年1月,民主党占多数的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最低工资法案。参议院许多共和党人以增加给小企业减税为条件,否则他们就不批准该法案,最终双方达

7、成妥协。这表明( )A两党政治扩大了社会基础B中小资产阶级掌控政权C分权制衡有利于合理决策D代议民主体制弊端凸显12制宪会议的大多数代表关心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既想建立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权力;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制定1787年宪法主要是为了( )A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B保障人民享有充分的人权C规范政府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D中央政府内部权力的制衡13法国1875年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既没有确定原则的前言,也没有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

8、议院。据此可知,1875年宪法( )A内容具有明显的矛盾性B无法适应工业经济发展C是各种势力妥协的产物D不能体现资产阶级利益14普鲁士时期流行针对法国的爱国歌曲莱茵河上的警惕。19世纪末,宣扬全球扩张的德国至上成了德国非正式的国歌。这一变化反映了( )A民族主义思潮席卷欧洲各国B欧洲大国间力量对比失衡C法德矛盾成为欧陆主要矛盾D德国挑战美国霸权野心151862年,清廷命曾国藩保举封疆、藩臬人材,并明确提出“有职分较卑而器识甚远,将来堪以登用者,并着一并具奏。”此后出现了督抚擅自任命下属官员的情况,而朝廷对此则是默认。上述现象( )A使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力B表明政府适时调整用人体制C反映出督

9、抚用人权有所扩大D造成中央政令无法贯彻16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编者认为,鸦片战争以后耶稣教得以输入,广东地区最先受其影响,于是“广西桂平县洪秀全,因以耶稣教炫其徒,聚合不轨,起兵金田村”。该编者( )A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B认为基督教直接引发了农民起义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D具有怀疑和排斥基督教的心态171911年10月,湖北军政府发布知照称: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但各国与清政府所结之种种条约成于此项知照之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此份知照( )A防止了列强干涉革命B孤立并推翻了清政府C促成列强承认了新政权D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181901年9月清廷颁布上谕:捐纳职官

10、,流弊滋多,即行永远停止;1906年度支部再次奏请停止买官捐输。但1910年度支部制定的次年财政预算岁入表中,捐纳一项的收入为565万两。这反映了清政府( )A吏治变革成效显著B体制流弊积重难返C抵制革命收效甚微D财政改革步履维艰191922-1923年,共产国际要求中共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在帮助国民党革命的同时,创造独立的生存空间和斗争形式。1935-1937年,共产国际再次指示中共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共产国际的做法( )A有利于革命力量发展壮大B推动了国民革命取得胜利C导致了中国革命重大挫折D超越了民主革命发展阶段20以下四幅图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符合历史发展

11、进程时序的是( )ABCD21下图为一枚铜币的正反面。据此可知( )A中央苏区实现财政统一B根据地的经济相对独立C红军顺利完成战略转移D西北红色政权普遍建立22二战后美苏(俄)核武器数量估计。据此可知( )A核武器的出现加剧了对抗B美苏(俄)核武器水平存在差距C核恐怖平衡维系世界和平D美苏(俄)关系从紧张走向缓和23北约建立时,政治协商制已成为北约成员国联合与合作的重要纽带。然而,在朝鲜战争的政治与军事中,北约并没有发挥作用。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大多数盟国只是在美国总统宣布对古巴实施封锁前45分钟被告知这一事件的进展。由此看出( )A政治协商制受制于成员国力量对比B北约成员国合作的基础丧失C美国

12、与北约盟国之间既合作又斗争D西欧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激化2420世纪50年代,发展中国家不断要求设立联合国特别发展基金,这一设想遭到美国历届政府的抵制。1960年,美国政府支持建立的国际开发协会开始运作,作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开发项目优惠贷款。由此可知( )A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发生转移B美苏争夺扩展到经济领域C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有所提升D发展经济成为时代的主题2520世纪60年代中期,对苏联斡旋下的美越和谈,中国向越南揭露了苏联出卖越南的阴谋,表示积极支持越南抗战到底。而1971年周恩来则向越南明确表态:“据我们观察,你们从外交斗争中赢得了经验”,“我们要向你们学习”。这表明中国外交( )A从“一边倒

13、”到和平共处B从中美敌对到中美建交C从区域对抗到全球合作D从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刘邦一入关中就宣布废除秦朝苛政,与民约法三章。惠帝四年,“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令。高后五年,“驰商贾之律”。文帝五年,“除盗铸钱令”,十三年,“除肉刑法”、“除田之租赋”。汉初萧何在秦律的基础上增删修订成九章律。另外汉朝的法律有律、令、科、比等各种形式,律是已经成文的东西,如九章律以及汉武帝时期的六十篇等。而令则主要是皇帝的诏令,它的法律效力高于律。汉宣帝时,廷尉杜周办案,“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别人指责他时,他理直气壮地回

14、答:“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出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之是,何古之法乎?”摘编自车佐贤从出土简牍看秦汉法律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材料二 1904年,清廷设立了修订法律馆,开始删改旧律,订定新律。其中,钦定大清刑律的修订,立法耗时最久,争议性最大。以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礼教派认为修订新律应“浑道德与法律为一体”,尤不应偏离中国数千年相传的“礼教民情”。沈家本等人主张大力引进西方近代法律理论与制度,运用西方国家的“通行法理”,主张彻底改革中国旧有的法律体系,被称为法理派。经过激烈的争论,新律引进了资产阶级法律原则、制度,建立起了近代法律体系,钦定大清刑律主张尊卑、良贱、男女在法律上平等。同时,在礼教派坚持下,礼教在新律中也得以体现。这场礼法之争总体上以法理派的胜利而告终摘编自肖明明清末“礼法之争”与法律文化认同(1)根据材料一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