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课件: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7883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PPTX 页数:113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课件: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三 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课件: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三 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课件: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三 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课件: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三 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课件: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三 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课件: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三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课件:第四章 古诗词鉴赏 专题三 核心突破三 (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心突破三 鉴赏古诗艺术技巧 妙在何处?“法”“情”合一,第四章 专题三 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理解必备知识 构建艺术技巧网络,掌握关键能力(一) 区分四组易混的艺术技巧,掌握关键能力(二) 精准判断技巧,精准分析效果,练就学科素 养鉴赏古诗艺术技巧,艺术技巧也称艺术手法,是指作者为了强化某种效果,在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情达意时所采用的各种积极手段,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四者间尤其是前三者的分界并不鲜明,部分技巧或手法有着归属上的交叉。,理解必备知识,一、修辞手法 鉴赏修辞手法,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辨认出修辞手法,二是说出表达效果

2、。古诗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双关、互文等。 1.比喻 “以彼物喻此物也。”比喻通常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类。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回答时不必分清是哪类比喻,但在判断时要用心辨别。明喻很好判断,暗喻、借喻则需要结合语意判断。 赏析时,应抓住本体与喻体间的关联,扣住相似处分析,可用“将比作”的句式。,2.比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古诗主要使用前者。 (1)拟人。拟人是指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使被描写的对象更加鲜活,意蕴更加丰富。赏析时,应注意指明事物是被拟作了人的何种特点,应结合诗歌原句尽量具体回答,可用“赋予了以人的”的句式。

3、 (2)拟物。拟物是指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使被描写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 回答比拟手法时可以不分拟人、拟物,直接答“比拟”,但我们习惯上是要分的,如是“拟人”就答成“拟人”。,3.借代 借代俗称“换名”,指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物来代替。借代的主要方式:(1)部分代整体(如用“帆”代指船)。(2)特征代本体(如用“旌旗”代指军队)。(3)具体代抽象(如用“烽烟”代指战争)。借代可以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强化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赏析时可以采用“用代指”的句式。,古诗常见的借代物 杜康酒 尺素、双鲤书信 干戈战争 汉唐 渔樵隐逸生活 汗青史书 吴钩宝刀、

4、利剑类 樯橹船 天狼入侵的异族 楼兰边疆之敌 柳营军营 山村隐居 钟鼓馔玉权贵利禄 青衫下级官吏 鸟、兔时光,4.夸张 夸张是指运用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也叫夸饰或铺张。其作用是突出、强化某种事物或感情,烘托气氛。 赏析时,应点明被作者夸张的事物本来的面目与修辞后的状态的差别,可用“作者夸大/缩小了的景象/情感,带来了的效果”的句式。 5.对偶 对偶是指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它在古诗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对偶)。其作用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

5、集中含蓄。 赏析时,应注意律诗中间两联一般不宜判断为对偶,其余场合只要是对偶,就可以答成对偶;应具体指出对偶的双方是什么,并说明其在表达作用上的好处。,6.双关 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 赏析时,应指出其两层意思,可用“一指另指”的句式。 7.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

6、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其作用是文存意省。 赏析时,应注意点明互文的两个主体各是什么,并指出其应表明的语义。,教材助解1 (1)请说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 终岁不闻丝竹声。 (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 主人下马客在船。 (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拟人,拟物、夸张,借代,比

7、喻、夸张,比喻、夸张,比喻、夸张,设问、借代,对偶、双关,互文,对比、借代,(2)杜甫登高一诗,四联全用对仗(对偶),堪称“七律第一”。试以首联、颔联为例,说说你的体会。,答案 (示例)首联、颔联都属于工对。首联每句均有三层意思,每层说一种事物的状态(包括声、色、形、动作等方面),合起来组成一幅画。颔联“无边”对“不尽”,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落叶的“萧萧”之声对长江“滚滚”而来的气势,更让人觉得气象万千。,二、表现手法 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之间有交集。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对

8、比、衬托、联想想象、用典等。 1.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是指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它往往使感情抒发得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它有三种形式。寄情(融情)于景: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情景交融:抒情与写景交互共生、相映成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触景生情(缘景明情):从景入手,借写景来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最后点明作者的思想。,判定这种手法要注意三点:一是所写景物须为实景,如果写虚景,一般叫想象;二是当情景一致时才叫“借景抒情”,当用乐景写哀情或用哀景写乐情时,一般不叫“借景抒情”,而叫“乐景写哀”或“哀景写乐”,或者干脆叫“反衬”;三是“

9、借景抒情”虽有三种形式,那是专业视角,在平时的赏析、考试中统称“借景抒情”。 赏析时应注意区分用何景抒何情,可用“借对景物(抓住特点)的描写抒发了的感情,景物与感情相交融”的句式。,教材助解2 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然后回答问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 借景抒情。词人借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 描写,抒发了登赏心亭北望而产生的无法收复失地的怅恨、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无人 理解的孤独感。,2.托物言志(托物言

10、情)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从而收到情蕴物中、物涵情志的艺术效果。也可叫作象征。 赏析时,应指出物自身的特点与作者情感之间的联系,可用“作者借(物品)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的句式。,教材助解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鉴赏 此词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的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

11、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词的上片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备受冷落、令人怜惜了。无人照看与护理,其生死荣枯全凭自己。“断桥”已失去沟通两岸的功能,唯有断烂木石,更是人迹罕至之处。由于这些原因,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无主”既指无人照管,又指梅花无人赏识,不得与人亲近交流而只能孤芳自赏,独自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而已。“已是黄昏独自愁”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身处荒僻之境的野梅,虽

12、无人栽培,无人关心,但它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也终于长成开花了。可是,由于地势使然,野梅虽历经磨难而独具清芬,却无人能会,无人领略其神韵。野梅偏在黄昏时分独自愁,是因为白,天,它尚残存着一线被人发现的幻想,而一到黄昏,这些微小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不仅如此,黄昏又是阴阳交替,气温转冷而易生风雨的时辰,所以,除了心灵的痛苦之外,还有肢体上的折磨,“更著风和雨”。这内外交困、身心俱损的情形将梅花之不幸推到了极处,野梅的遭遇也是作者已往人生的写照,倾注了作者的心血。 “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

13、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上片四句可以说是“情景双绘”,读者可以从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也可以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可能会被认为“自命清高”“别有用心”,甚至是“出洋相”。正像梅花“无意苦争春”一样,对他物的侮辱、误解也一概不予理睬,而是“一任群芳妒”,听之任之。同时,不论

14、外界舆论如何,梅花以不变应万变,只求灵魂的升华与纯洁,即使花落了,化成泥土了,轧成尘埃了,它的品格仍像它的香气一样永驻人间。这精神正是作者回首往事不知悔、奋勇向前不动摇的人格宣言。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片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

15、;结果,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梅花的命运很是悲惨,令人不忍卒读。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向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灰尘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地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做出生命的表白,悲忧中透出一种坚贞的自信。作者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了险恶仕途中坚持的高洁志行:不媚俗,不屈服,清真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这首咏梅词,通篇未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且作者以梅自喻,物我融一。对梅的赞咏中,显示出作者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该词是一首咏梅晓志之作。想一想作品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表明了怎样的君子人格。,答案 特点:独立荒野、无人赏识、争春无意、成泥作尘、香犹如故。 君子人格:不屑媚俗邀宠、性格傲岸,即便处境艰难,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坚持气节、操守。,3.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虚实结合是指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实”是指客观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