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课件:第三章 文言文阅读 专题三 核心突破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7842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PPTX 页数:112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课件:第三章 文言文阅读 专题三 核心突破六 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课件:第三章 文言文阅读 专题三 核心突破六 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课件:第三章 文言文阅读 专题三 核心突破六 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课件:第三章 文言文阅读 专题三 核心突破六 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课件:第三章 文言文阅读 专题三 核心突破六 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课件:第三章 文言文阅读 专题三 核心突破六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课件:第三章 文言文阅读 专题三 核心突破六 (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心突破六 精准翻译句子(二) 符合“直”“信”“境”,落实得分点,第三章 专题三 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理解必备知识 翻译所需的八种特殊句式,掌握关键能力 落实三大得分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练就学科素养 理解并翻译句子,一、判断句 判断句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从特征入手,看是否符合判断句的要求。判断句的特征之一就是谓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天下所共传宝”是一个名词性短语,符合判断句的特征要求。 (2)看是否能翻译成“是”字句。所有的判断句都能翻译成“是”字句,如果不能翻译成这种句式,那自然就不是判断句。,理解必备知识,(

2、3)看有无外在语言标志。判断句的主要标志有“者也”“者,”“,也”,此外还有一些副词,如“则、乃、皆、诚、非”等。如果有这些标志,再结合上面的两种方法做进一步判断即可。当然有些特殊的没有标志的判断句,也可以根据前两种方法进行判断。 句子中有“是”字不一定是判断句,因为“是”不是判断句标志词。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的“是”作“这”讲,而句末的“也”才是判断标志。,教材助解 1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解析 为一般句式, 为判断句。其他三组均为判断句。,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刘备天下枭雄,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

3、作也 妪,先大母婢也,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A.,B.,C.,D.,(2)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B.且相如素贱人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解析 C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二、被动句 被动句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从标志词入手,看是否符合被动句的要求。被动句的标志词主要有以下几类: “为”“为所”或“为所”。 “于”或“受于”。 “见”或“见于”。 “被”字。 (2)从语法入手,看主语是不是受动者。因为有些被动句没有标志词,但在意义上含有被动意,

4、所以单凭标志词判断是不行的,还需要考虑一下主语是不是谓语的受动者。,(3)巧借“添”“变”二法。 在动词前或后加上“被”而未改变句子基本意义的,是被动句。 主谓结构的句子能够变成动宾主动句的,是被动句。如“函谷举”,可以将其变为“举函谷”。,教材助解 2 (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解析 “被”是“遭受”之意。,(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组是,解析 为状语后置句, 为宾语前置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吾属今为之虏矣,洎牧以谗诛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是以见放

5、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A.,B.,C.,D.,三、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在文言倒装句中最为复杂,判断方法主要是认准标志,辨清类型。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标志是:有否定词“未”“不”“莫”等;作宾语的必须是代词,如“之”“余”“尔”等。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或介词的宾语前置,标志是:疑问句式;作宾语的是疑问代词,如“何”“安”“奚”等。 (3)用“之”“是”“唯是”等作标志的宾语前置。,教材助解 3 (1)下列属于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微斯人,吾谁与

6、归,解析 A、C两项均为“之”作标志将宾语前置,B项为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2)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之二虫又何知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不然,籍何以至此,解析 B项为定语后置句。,(3)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解析 为宾语前置句,为定语后置句。,四、定语后置句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放在中心词的前面,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且有一定的语言标志,如“之”“之者”“者”。辨析时,只要抓住这些标志性词语,再加上语意理解即可。,教材助解 4 (1)下列各句中,句式

7、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解析 D项为否定判断句,其他三项均为定语后置句。,(2)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定语后置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铸以为金人十二 C.仰观宇宙之大 D.宾主尽东南之美,解析 D项为判断句。,五、介宾短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也叫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是指在文言文中,带“于”“以”的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后面的句型。其突出标志是动词后面的介词“于”“以”,“于”通常省略。,教材助解 5 下列各句中,在翻译成现

8、代汉语时介宾短语不能提前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解析 C项“于”应译为“到”。,六、谓语前置句 一般情况下,谓语是放在主语后面的,但在文言文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将它放到句首,这就是谓语前置,也叫主谓倒装。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正常语序应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谓语前置句一般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多为疑问句或感叹句,二是谓语动词后多有语助词“乎”“哉”“矣”“兮”等。,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

9、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节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改) 译文:_,我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解析 两处倒装是重点:“殓以嫁时之衣”,介宾短语后置;“甚矣吾贫可知也”,主谓倒装。,七、省略句 省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一般省略的是主语、宾语、介词。此外,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还有省略谓语。识别省略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瞻前顾后”,看有无主语省略。所谓“瞻前顾后”,是指在理解句意时要注意该句前后的语境,因为主语可能会承前省略或蒙后省略。如捕蛇者说中“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就承前省略了主语,补充出来

10、即为“(蛇)黑质而白章”。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 (2)借助成分分析,判断有无省略。在有些文言句子中,谓语动词后面直接带了宾语,尤其是处所性宾语,这时就需要我们考虑宾语前面是否省略了介词。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中,“军”为动词,而“函陵”和“氾南”均为处所名词,所以前面应该是省略了介词“于”。 省略句虽然复杂,但最常见的有三种:省略主语,省略动词或介词宾语“之”,省略介词“于”。,教材助解 6 (1)下列各句中,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B.沛公军霸上 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解析 A项承前省略主语。 B项“军”后面省略介词“于”。

11、 C项“使”后面省略“之”。,(2)补充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将军战( )河北,臣战( )河南。 于是秦王不怿,为( )一击缻。 杀人如( )不能举,刑人如恐不( )胜。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鼓,鼓,于,于,之,恐,能,为乐,八、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根据表达语气和表达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种: (1)表陈述语气:“有以”(有可以用来的办法)、“无以”(不能、没有什么用来的办法),“有所”(有用来的人、事、物)、“无所”

12、(没有用来的人、事、物)等。 (2)表疑问语气:“何如”“如(奈、若)何”,均译作“把(对)怎么办”。 (3)表反问语气:“何(奚、曷)以(用)为”“何为”,可译作“还要干什么呢”“哪里用得着呢”。 “不亦乎”(不也是吗)、“何之有”(有呢)、“庸乎”(难道吗)。 (4)表揣度语气:“无乃(得无)欤(邪)”(莫非/该不会吧)。,教材助解 7 对下列固定句式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无乃乎,译为“恐怕吧” 孰与,译为“与一起” 奚以为,译为“凭什么呢” 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呢” 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A. B. C. D.,解析 表比较,应译为“与比,谁”。 表反问,应

13、译为“哪里用得着呢”。,一、如何审出得分点 文言翻译也有个审题问题,而且特别重要。文言翻译的审题有两点:一是审句子的内外语境,二是审出得分点。 翻译评分是因点赋分,译出得分点才给分。因此要译好句子,拿到分数,必须知道该题的得分点在哪里,这样翻译才有目标,才有着力点。文言译句常见的得分点主要有关键词语(实词、虚词),重点是实词;特殊句式。审出得分点的方法有: (1)审出关键词语。在翻译题中,命题人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有两类:一类是实词,这是主要的;一类是虚词。实词从词性方面看,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重点是动词;从知识点方面看,指通假

14、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活用实词、多义实词,重点是古今异义词、活用实词、多义实词。虚词是指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虚词,重点是有多种意义、用法的虚词。,掌握关键能力,(2)审出特殊句式。寻标志。一般的特殊句式,都有其语言标志,抓住这些标志,就基本能锁定它。联语境。有一些特殊句子,无任何语言标志,如直接判断句、意念被动句、省略句等,这时就需要联系语境来判定其性质。另外,一些有标志词的句子也要联系语境,因为它不一定是特殊句式,如带“见”“于”的句子。,二、落实得分点关键实词 对于关键实词,一定要准确译出其意,不含糊,不游离。下面五类实词要特别注意: 1.古今要区分 古今异义词是十分重要的得分点,考试

15、中将其设为“分点”的频率相当高。它有两种情况:一是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谷”“金”等,翻译时要把它的古今义区别开来,并且置换成现代汉语,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二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祖父”“妻子”“其实”等,一般情况下要把它当成两个词拆分开来翻译。当然,须警惕的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词不一定是“异义”的,有时可能是“同义”的,这时叫同义复词,具体翻译时可进行同一处理,如“传之美人,以戏弄臣”中的“戏弄”就是这样。,2.多义要确定 多义实词虽然有多个义项,但在具体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义项切合。因此,要学会利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该实词的准确义项。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的义项,特别要注意一词中几个相近而又易混的义项。如“爱”,义项“爱护”“爱怜”“爱惜”较难区分;“坐”,义项“犯罪”与“判罪”易混;“治”,何时作“治理”,何时作“治理得好、天下太平”等。不管多么易混,只要真正到了语境中,就只有一个义项是最恰当的。这时,也只有细辨语境,代入检验来确定了。记住:只要把词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段(篇)中读,一切问题皆有可能解决。,3.活用要译准 翻译含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