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课件:必修四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7262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课件:必修四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课件:必修四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课件:必修四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课件:必修四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课件:必修四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课件:必修四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政治总复习课件:必修四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人的意识,客观实在,物质的,客观物质性,社会,固有的根本属性,承担者,无条件,永恒,有条件,暂时,人的意志,创造,固有的规律,客观规律,利用,疑点排查 1.“量化评估”创造了新的规律,督促我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 ) (2016北京卷,27)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 (2017全国卷,22) 3.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 (2015江苏卷,24) 4.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 (2016全国卷,22),5.顺应自然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 ) (2015北京卷,24 ) 提示 1. 规律是客观的,

2、不能被创造。 2. 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利用客观条件,尊重客观规律。 3. 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4. 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说起决定性作用。 5. 人们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人的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核心考点一 物质和运动,科学精神: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考向一 世界是物质的 1.(2014全国卷,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

3、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 ) 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 B. C. D. 解析 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有条件的,错误;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表现形成具有明显差异性,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B,考向二 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 2.(2017江苏卷,26)风筝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军事,到了唐代中期逐渐转向娱乐。后来,人们

4、又将神话故事、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使风筝成为了一门艺术。现在,风筝艺术在我国仍然很受欢迎,并形成了以山东潍坊风筝、北京风筝、江苏南通风筝等为代表的风筝流派。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事物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事物变化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B. C. D.,解析 风筝作为一门艺术体现“普遍性”,山东潍坊风筝、北京风筝、江苏南通风筝等流派体现“特殊性”,故入选;风筝从用于军事、娱乐到成为一门艺术并流传至今,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入选;的“规律”与的“发展道路曲折”均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为B。 答案 B,1.理解

5、一个概念:物质概念,提示 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2.进行一种比较: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3.运动与物质的关系,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提醒 全面理解相对静止 (1)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顺利进行;新事物产生后,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巩固阶段,否则就不能向更高阶段发展。 (2)由于相对静止的存在,才能使各种事物区别开来,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3)相对静止是一种

6、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并非绝对不动。 (4)相对静止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5)相对静止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1.(科学精神)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析 题干的意思是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来,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缩小它的面积,这说明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A、B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主旨;C项错误,客观事物本身没有意志,只有

7、人才有意志。 答案 D,2.(科学精神)(2015江苏卷,2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A. B. C. D.,解析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是指世界上存在的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体现了绝对运动(变动不居)与相对静止(万物存在)的统一,故正确。“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强调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策略和行动,故正确。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此题没有涉及矛盾的对立统一,排除。 答案 A,易错点 混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

8、方式 提醒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矫正训练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 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 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 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解析 A与题意不符,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故排除;B正确且符合题意,客观实在性是指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故入选;C与题意不符,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客观实在性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排除;D与题意不符,客观实在性并不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秩序,故排除。 答案 B,核心考点二 物质

9、运动的规律,考向 按客观规律办事 (2016全国卷,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 B. C. D.,解析 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这是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遵循利用规律用兵的体现,答案为B

10、;行动的出发点是实际情况而不是认识,错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重要但非起决定性作用,错误。 答案 B,核心素养渗透:一方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1.正确理解规律的含义,提醒 (1)规律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 (2)规律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提醒 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

11、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醒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宿命论”,夸大规律的客观性,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二是“唯意志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规律的客观性。,4.通过图表法准确把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科学精神)(2015北京卷,24),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 ) 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 将节气智慧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顺应自然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 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 A. B. C. D. 解析 认识到谷雨节气,适合农作物生长,说明我国古人认

12、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在此期间进行相应的生产、生活活动,融入了节气智慧,符合题意;中“征服”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是无止境的,错误。 答案 A,2.(政治认同、科学精神)(2014重庆卷,10)过去说到雾,很诗意,中国的诗画之美,不少靠雾来表现。现在一提到雾,就想到雾霾、污染、PM2.5。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

13、成功的关键,解析 A“就能”说法错误,应该是“才能”;B“从根本上变革”一词太绝对;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C项中“消除”“斗争性”说法错误;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 D,易错点1 对规律的客观性理解有误 提醒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不能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矫正训练1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

14、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解析 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和应用,表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A项符合题意;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错误;C、D两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 A,易错点2 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割裂开来 提醒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矫正训练2 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

15、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 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 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 B. C. D. 解析 审题时抓住“地质地貌”“气候”“科学防灾减灾”等“题眼”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地质地貌等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入选;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地质气候变化反映了自然规律,正确。意识具有能动性,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以符合客观规律为前提,夸大了意识的作用;防灾减灾根本上要尊重自然规律,认识并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简单地顺从自然,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 A,

16、时效热点32 尊重保护自然 参与生态建设,我是行动者,社会各 界和公众积极参与,党的十九大报告 明确提出,尊重规律;正确意识;联系、 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生 态价值观,政府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职能,1.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二字首次被写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对此,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政府要积极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党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 人民政协参政议政,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议案 人大要认真行使审议权和质询权 A. B. C. D.,解析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党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作用,需要政府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